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万象更(gēng)新娴熟(shú) 汤匙(chǐ)
B.嫉(jì)恶如仇弓缴(zhuó) 吞噬(shì)
C.翻箱倒(dǎo)柜潸(shān)潸耽(dān)搁(gē)
D.奄(yān)奄一息收敛(liǎn) 急遽 (jù)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饶有趣味惊惶塘瓷鸿鹄
B.精兵减政张皇脱缰涔涔
C.一拥而入书籍通霄颧骨
D.青面獠牙缥缈支吾惆怅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B.藏戏中,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为所欲为、优哉游哉。

C.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D.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说是枣子同饭豆隔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的多了。

B.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能做什么呢?
C.泪水模糊了眼睛,我听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的沉寂。

D.全连数他岁数大,对于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B.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面演绎着各种故事。

C.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D.“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

”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湘行散记》,散文《长河》等。

B.《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孟子,名轲,邹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中国古代对年龄有着特殊的称谓:如少女13-14岁称“豆蔻年华”;女孩子15岁为及筓之年;男子20岁成年,是弱冠之年;70-90岁为耄耋之年。

D.“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是鲁迅为蔡元培写的挽联。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7.以下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C.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D.梦想是春天的绿,娇嫩脆弱充满新意;梦想是生命的水,给人希望润物无声;梦想是天边的风,来去匆匆追之不及;梦想是凋零的叶,滋养大树迎来新生。

8.以下作品当中与本文不是同一作者的是()
A.《背影》
B.《荷塘月色》
C.《欧游杂记》
D.《边城》
9.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借助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觉,潜在的意识化为具体的形象,细细描摹,把抽象且难以描绘的时间流逝刻画的生动可感。

B.文章结构精巧,层次清楚,首尾呼应。

开篇提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文末发问,与开头呼应,突出主旨,引发读者思考。

C.作者在文章中,以自己的生活为叙事内容,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时间的匆匆流逝,表现作者沉浸于因“匆匆”而产生的焦灼和遗憾中,不再追求人生的价值。

D.文章发问和叙述自然融合,情感推进流畅自然,全文11个问句,看似分散,却相互呼应。

10.下列诗句中主旨与本文不同的一句是()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1.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为是/其智弗若/与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通国:全国
B.思援弓缴而射之援:援助
C.其一人专心致志其:其中
D.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弗若:不如
13.下列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战于长勺 D.帝感其诚
14.下列“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一人虽听之之:弈秋的教导
B.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
C.虽与之俱学之:的
D.惟弈秋之为听之:……的教导
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诗,完成15~16题。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15.对这首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为七言绝句,抒发了自己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情感。

B.一、二句意为:石灰石从深山中被人们用多少次的锤敲凿挖才取出来,经过烈火焚烧后好像很清闲。

C.三、四句意为:面对粉骨碎身石灰石完全不怕,只求得为人们留取青白,高度赞扬了石灰的品格。

D.全诗以“石灰”为意象,写了石灰的品格,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1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明朝大臣于谦所做的一首诗。

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骨碎身”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B.石灰看似寻常,却蕴藏着高尚的品格。

它要经过“千锤万击”才能自深山采出,经过“烈火焚烧”变成石灰后,虽已“粉骨碎身”,却仍然以自己的清白,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C.“粉骨碎身浑不怕”,是指石灰石煅烧后就会粉碎,暗喻要做重大牺牲。

“浑不怕”是比喻的写法,表现出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可用来抹墙涂壁,给人留下洁白的颜色,这里是象征。

),此句道出中心题旨。

D.诗言志,大概只有自身高洁的人,才能独具慧眼,在寻常之物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

于谦的一生,他确实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实践了自己的志向。

他御强敌,扶社稷,严操守,淡名利,有大功于国。

被害后,他的家也随之被抄,但抄出来的只有书和生活日用品,此外就别无长物了。

堂堂的一品大员竟是这样廉洁,连抄家的人也不敢相信。

第II卷(表述题共102分)
五、(17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7分)
(1)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建《十五夜望月》)
(4)从今克己应犹及,____________________。

(卢仝《人日立春》)
(5)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6)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7)_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18.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5分)
请从“干涸春雨震撼谅解尘埃和煦”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
话,并且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

(不超过50个字)
19.阅读下列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5分)
目前,新冠疫情在我国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


新冠疫情表现的危害性看,疫情的全球蔓延以至进一步恶化将造成严重的经济冲击和社会影
响。

全球疫情蔓延无疑增加了我国防疫难度和恢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更多风
险;但另一方面,疫情蔓延带来的国际防疫需求和国际产业调整也为我国带来了一些新的机
遇,产生了许多新的服务需求。

面对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同有
关国家分享经验,为全世界范围内战胜疫情贡献智慧和方案。

中国为抗击疫情、控制疫情蔓
延作出了____________的努力,显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作、_____________的民族形象。

(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四字短语(或成语)。

(2分)
(2)上面的文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段话。

(3分)
身在疫情和考学的双重压力下,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
超过50个字)
六、(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2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①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旨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②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①徐令彪:徐令,徐县的县令。

彪,班彪。

班超的父亲。

②研:通“砚”。

20.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8分)
(1)不耻劳辱:(2)尝辍业投笔:
(3)犹当效傅介子:(4)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21.翻译句子。

(7分)
(1)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3分)
(2)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分)
22.文中写“左右皆笑之。

”采用了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七、(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行者
⑴他总是深夜来访。

⑵我打量着这个行者――现在叫探险家。

我打量着这个从外貌到内心都与众不同的能人,这个异人。

我甚至心里有一种怀疑,是不是行者武松乘夜从蜈蚣岭突然来到了我的面前?
⑶他的长发是武松式的长发,而不是现代派艺术家的长发。

他的这种长发,是一绺一绺的,不卷曲,无光泽,没有修饰美化的痕迹,披散在胸前、肩头,似乎没有梳开,像一股股粘住的绳子,蒙着汗尘。

他有一副经常垂下的眼皮和一个苍老的、多皱的、会做出各种表情反应的额头。

他说话的声音很小。

更多的时候,他是用额头上的反应来回答你。

⑷他是一个极古怪的人,貌古而神怪。

你无法看清他有多少岁,皱纹和活力、奇异的装束和强健的体魄在他身上交织着。

⑸他把自己从城市的人群中放逐出去,整整九年了。

⑹在两年多的岁月里,他用他的脚掌和心灵抚摸了一遍长城,从头至尾。

最后他留下这样一句真实感受,他说:“从我踏上寻找长城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再也不会找到家门了。


⑺他还用76天时间牵了十几峰骆驼,独自纵穿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那是怎样的76天,他没有详细去说,他仅仅讲了一个细节。

当他最终走出沙漠时,他在沙丘上发现了一个
烟头,他捡起来,放在鼻子上嗅着。

“我终于又闻到了人味儿!”他说,然后他划了一根火柴,点着这半支香烟,他吸到了另一个不知名姓的生命留在这上面的气味。

⑻行者为自己设计了18次行动,准备了43个目标。

他的这些目标任选几个刻在下面,都会令人感到强大的挑战性――
长城丝绸之路黄土高原神农架罗布泊喜马拉雅山墨脱各拉丹东雪山
玉珠峰
⑼还有五大沙漠:巴丹吉林、毛乌素、腾格里、塔克拉玛、千古尔班通古特。

⑽一个人,在今天这样追求享乐、艳羡豪华的人世间,却给自己的生命摆出这样一系列豪迈、阔大的目标,他追求这样的“享乐”,艳羡这样的一类大自然的“豪华”,应该算得上是一位行者了。

⑾行者说:“给我十次生命,一百次生命,我做过的都不算什么。

对于宇宙来说,我们不算什么。


⑿行者又说:“物质精神之外,还应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第三级阶梯,或更多的阶梯。


⒀行者还说:“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人的遗传序列之上的来源。


⒁他总是深夜来访。

⒂我打量着他,他处处与周围的习见的人群不同,怪异而令人生疑。

我想,如果不是他失常了,就是浸泡在世俗生活中的我们麻木了。

⒃难道探险家与诗人之间有什么相通的东西的吗?或者探险家在本质上都是诗人?总之都是不安于平庸生活的人,都渴望去掀开那神秘的一角。

最后的结局也一样,因为走得太远了,他们被好奇心引领得远远离开了众人。

读万卷书――读者;行万里路――行者。

⒄求知者啊,你何等固执,何等褴褛,何等艰辛饥渴而又神色庄严啊……
⒅夜很深时,他告辞走了。

⒆行者行在很深的、如墨的夜里了。

谁也听不见他的脚步声。

⒇他走路是很轻、很轻的。

23.作者着重叙述了这位探险家的两次经历,请简要概括。

(4分)
24.第(6) 画线句中的“抚摸”一词,表现了行者怎样的内心情感?(4分)
25.作者为什么称这位探险家为“行者”?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4分)
26. 第(15)段作者发出了疑问,那么你认为是他失常了还是我们麻木了?结合全文和自身的生活,谈谈感悟。

(4分)
八、写作(5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时光,太匆匆,它仿佛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拼搏过、哀伤过、快乐过、感动过的片段,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的亮色。

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②不得抄袭,要真实,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答案】
一、1.C 2.D 4.A 5.B 6.C
二、7.C 8.D 9.C 10.A
三、11.B 12.B 13.A 14.C
四、15.B 16.C
【评分】每小题3分,共48分。

第Ⅱ卷(表述题共102分)
五、(17分)
17. 【答案】(1)子欲养而亲不待(2)日暮汉宫传蜡烛(3)不知秋思落谁家(4)颜与梅花俱自新(5)千磨万击还坚劲(6)泣涕零如雨(7)大漠沙如雪
【评分】每句1分,共7分。

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8. 【答案】例: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谅解是一场绵绵的春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谅解是一滴晶莹的甘露,能滋润人们心中干涸的土地。

【评分】5分,三个词语各1分,比喻或排比2分。

字数超出扣1分。

19. 【答案】(1)例:艰苦卓绝,共克时艰(2)例: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4.提高身体素质,5.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评分]5分。

(1)题每空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2)题3分。

意思对即可。

六、(19分)
20. 【答案】(1)以……为耻(2)停止(3)学习,仿效(4)哪里,怎么
【评分】每个2分,共8分。

21. 【答案】(1)他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

(2)周围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评分】7分。

(1)句3分,(2)句4分,意思对即可。

22. 【答案】对比;用别人的愚钝反衬班超志向远大。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七、(16分)
23. 【答案】寻找长城沙漠探险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24. 【答案】“抚摸”一词,表现出行者热爱长城,对它的考察细致,对它的体验深入,对野外探险痴迷。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25. 【答案】第10段:“一个人,在今天这样追求享乐、艳羡豪华的人世间,却给自己的生命摆出这样一系列豪迈、阔大的目标,他追求这样的“享乐”,艳羡这样的一类大自然的“豪华”,应该算得上是一位行者了。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26. 【答案】结合全文来看,行者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有过人的志气、勇气和豪气。

他对大自然和生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对他来说,物质生活反而是无关紧要的。

这与我们这些世俗中浸淫的人不同,我们在世俗中待久了,为物质的牢笼所羁绊,反而丢失了精神世界和人生的目标,丧失了探索人生、自然和宇宙的勇气和决心。

【评分】4分,可以举自己的例子加以分析,意思对即可。

八、(50分)
27. 【评分】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

可分为四类卷。

综合评分表:
项目
类别表达
(25分)内容
(20分)书面
(5分)总分
一类21~25分17~20分4~5分42~50分二类16~21分12~16分3~4分31~41分三类11~16分7~11分2~3分20~30分
四类11分以下6分以下2分以下19分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