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提升练习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提升练习语文
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miǎn huái() jì niàn( )
dàn shēng() shì shì( )
yí hàn( ) fǔ jīn zhuī xī()
yǐn shuǐ sī yuán()
2.词语积累。
1.表示回忆、纪念的两字词语
2.表示回忆、纪念的四字词语
3.根据意思写出与其相对应的词语或传统节日。
1.为纪念有功绩的人或重大事件而立的石碑。
()
2.表示纪念的徽章。
()
3.有纪念性质的册子,多请人在上面题写文字。
()
4.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房屋。
()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4.按要求写节日。
植树节(3月12日) 劳动节( )
( ) ( )
( ) ( )
二、句型转换
5.按要求写句子。
1.请珍贵每一张纸。
(修改病句)
2.老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一定被这些可爱的翅膀带走了。
(改成“把”字句)
3.花生的味道美,营养丰富,大家都爱吃。
(在句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3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
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
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①……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看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
娘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
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3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②……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6.按短文内容填空。
“我”在那天,把学校发的三个馒头,母亲用事先应付了二丫娘,使“我”。
7.文中两个省略号,①表示( ),②表示( )。
A.说话断断续续B.列举省略C.语意未尽D.行文省略
8.“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从这“一星”,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明明没有拿回馒头,为什么娘对二丫娘说“我”拿回了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缅怀纪念诞生逝世遗憾抚今追昔饮水思源
【解析】略
2.1.回首缅怀感念追思 2.刻骨铭心饮水思源记忆犹新
【解析】略
3.1.纪念碑 2.纪念章 3.纪念册 4.纪念馆 5.重阳节 6.春节
【解析】略
4.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国庆节10月1日
【解析】
略
5.1.请珍惜每一张纸。
2.这些可爱的翅膀一定把老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带走了。
3.因为花生的味道美,营养丰富,所以大家都爱吃。
【解析】略
1.“六一”都吃了蒸好的5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突然长大了
2. C C
3.感受到小作者平时生活的艰难困苦,饿得吃光三个大馒头,连屑也没浪费。
4.娘了解自己家生活的艰难,自然也理解自己孩子的嘴馋,也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
5.在这件小事中,“我”悟出了母亲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爱,感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所以说自己的童年也结束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