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7
区域治理
WISDOM EXCHANGE
作者简介:李 玉,生于1990年,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关于优化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绩效
管理体系的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 李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越发凸显,而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数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新课题。
由于中等职业院校存在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建设好一支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下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良好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虽然引入了教师队伍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但从实施效果来看,仍然存在认证资格、考核指标设置和评价有效性等诸多问题,与其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是实现现阶段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优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247-0001
一、健全双师资格认定机制
中职院校经在获得教育部的审批和通过之后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中等职业院校可以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参考我国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设定相关的课程,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准则。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基于双证,不拘于双证”的基本原则,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从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层面进行认定,充分考虑到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
学校在“双师型”教师评定方面需要采取灵活的认定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低职高聘、以考代评”等不同的方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认定。
二、完善双师薪酬分配机制
薪酬激励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激励方式。
从目前“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制度及激励现状来看,在激励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激励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就需要制定完善的薪酬分配机制。
目前所实行的薪酬分配制度主要以学历和职称进行划分,部分中职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规定,但是差别并不明显。
因此学校需要结合中职院校的发展情况及发展目标建立合理薪酬分配体系。
需要结合“双师型”教师工作工作能力以及教师的贡献在工资等级内对工资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档次,在薪资分配中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贡献,在薪酬分配以及相关的福利制度方面逐渐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倾斜。
在“双师型”教师工资体系中提高变动
工资,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防止出现一刀切的情况,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通过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与其价值和付出相对等的薪酬水平,能够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对中职院校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职院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理顺教师企业的实践机制胜任素质理论提出,教师需要具备多元化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来讲,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对其最为主要的要求之一,同时这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点。
中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型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全方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四、优化双师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评估是薪酬体系的基础,在绩效评估方面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在绩效考核中建立多维度的绩效考核机制,结合对合“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从教师的素质、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工作态度、理论研究、时间水平等多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
以绩效考核为导向建立薪酬体系和薪酬制度,使得“双师型”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以绩效考核为基础对工资比例进行调整,通过对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平衡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五、注重综合评价,加强师德师风和公共服务评价
(一)加强教师道德评价的力度
中职院校应始终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把对师德的评价放在第一位,建立起针
对师德评价的长效机制,将其渗透到教师教学教研工作的方方面面,与教师的职业发展、晋升选聘联系在一起,在教师的道德评价中,采用“一票否决”制,一旦出现教师道德问题,教师将没有选择和晋升的资格。
(二)重视社会服务评价
随着中职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参与科研创新、学科建设和专家咨询等公共服务领域,对促进文化交流、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助作用。
在此基础上,在中职教师评价体系建设中引入社会服务指标,认识中职教师在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以激发科技创新的生命力。
六、结束语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各领域发展培育高素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符合教育发展方向,紧随时代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举措。
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中的认识较为统一,是中等职业学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
关于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能够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唐亮,刘冬芳,王鹏.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绩效考核若干问题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2):233.
[2]秦春雷,马川.构建新型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