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2、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教学准备】
让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1、我们知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前面学过的课文曾把书比作朋友、家、故地。

书又好比是源泉,好比是船只,好比是顾问……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的对话。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学习生字的办法,并互相检查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⑵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那几件事?
4、汇报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习作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把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划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四、品读课文,积累词句
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五、读写结合,练习片段
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文章过程中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找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写一遍谈体会或心得的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5、《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有一种果子叫长生果,你们见过吗?(板书:长生果)
2、说实话,老师也没有见过,不过在神话中听说这种果子吃了让人长生不老呢,你们想吃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完成课题板书)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课题中“长生果”指的
(2)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和的几件事。

2、遇到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交流(板书:读书作文)
二、自读自悟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边读边画,把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板书:饱览“香烟人”画片《秋天来了》
看图书
阅读文艺书籍《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读中外名著
3、从作者所读的书籍中你看出了什么?(读书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从中得到的知识越来越多)
4、作者是怎样读书的呢,他对书倾注了哪些情感?仔细阅读写他读书的段落,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完成如下表格:
书的类型我对书的情感
“香烟人”画片
看图书
阅读文艺书籍
读中外名著
三、交流,教师点拨
1、读自己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例如:如醉如痴津津有味牵肠挂肚囫囵吞枣等(贴出小黑板条)
3、点击多媒体,填表
4、从表上所填的这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作者很爱读书,争分夺秒地读书)
5、像他这样读如醉如痴,废寝忘食地读书,简直就是一个(书迷,书虫,书痴,书狂)
四、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作者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一大乐事。

正如文中所写:(点击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这段话写得多美呀,他把读书当作人生中的一件美事,所以描绘小时候读书的情景才能写得这么美,让我们自己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吧。

3、指读、评议
4、师范读
5、全班齐读
小结:作者爱读书,他从书中得到了报偿和馈赠。

五、交流
1、作者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多媒体出示道理
3、学生结合文中事例和自己平时写作谈谈感受,理解词语:呕心沥血
4、欣赏作者写秋天的作文,理解:别出心裁
5、作者的作文得了“甲优”和“赞誉”都归功于(读书)这就是读书给他的报偿和馈赠(板书:报偿馈赠)
六、总结、升华
1、读书使作者一生受益,他成功了,成了一位响当当的作家,有着精彩的人生,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阅读,生命因你而精彩。


2、我们再来看看课题,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是因为(作者喜欢读书,它使人一生受益)正如沙士比亚所说(出示:齐读)所以课文一开篇就说(出示课文第一句话,齐读)
3、分享一首小诗:神奇的书
4、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它就像长生果,带给我们一辈子的营养,让我们一生受用!
6、《我的“长生果”》的教学反思
《我的“长生果”》的教学反思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同时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一个是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一个是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力血的创造,才能够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出想象来。

然后让学生说说作者的读书经历,以及通过读书而悟出的道理。

本节课,我没有讲得太多,词语没用我去解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板书也少而精。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

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他们的课堂上,热烈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他们主动的学习,自觉地学习,才不甘落后,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就成了他们的需要,成了他们体验成功的活动,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延伸阅读:
《我的“长生果”》教案5
课题《我的长生果》
课型新授
课时2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再研读本学案。

2.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3.在充分预习的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梳理内容,疑难处红笔做好标记。

(A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总结规律方法,并自主进行拓展;B层完成规定任务,做好方法规律的总结及基础落实;C层完成规定任务,力争落实好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学习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自学导航
作者叶文玲,1942年生于浙江省玉环县楚门镇,1958年(16岁)发表处女作《我和雪梅》,从此走上文坛,后以短篇小说《心香》闻名遐迩。

她恪守“美是文学的生命”的宗旨,孜孜于真善美的追求,致力于散文创作,收获颇丰。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无梦谷》,长篇历史小说《秋谨》,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散文集《不了情》等多部。

她是中国当代极为勤奋很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一)、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悦()凄惨()千人一面()烦恼()孤单()独树一帜()
(二)、能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解释含义。

流光()彩()囵吞枣()然神伤()肠挂肚
浮想联()()()有味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这时我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记
(2)作文首先构思要,落笔点也要;作文要写,开始离不开,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说书是“长生果”?
2、作者叙述了两次作文的经历与感受,依据课文内容,说说作文的“创造”之源是什么?
3、作者在读书中有哪些收获?对你写作有启发吗?
拓展训练阅读欣赏
画家说:书里有许多美妙的图画,看着它,可以看到很多五彩缤纷的图像。

作家说:书里有一个又一个优美的故事,读着它,可以明白做人的道理。

科学家说:书里有令人心动的奥秘,研究它,可以创造惊天动地的奇迹。

我说:书是知识的海洋,它丰富了我的头脑,让我茁壮成长……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 书到用时方恨少——陆游
?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王安石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仿写练习
1、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书是________,能___________。

2、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读书,,;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1.A
2.B
3.C
4.②⑤⑦①⑥④③
5.(像文中的“嵌”字,表现得有质感,有工艺性,使人感到月亮轮廓的清晰、月光的皎洁、天幕的碧蓝。


选字依次是:泻、浮、洗、笼
6.“到、过、入”等字,只表明时令的变化,只是想说春风吹来,江南又到了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满”字能给人以春风浩荡、春意正浓的感觉,意境有所扩大,但形象仍不够鲜明;用“绿”字让人感受到了景物的变化,眼前呈现出一派“江南草长”的美好图景,这不只限于色彩本身还有“使……变绿”的意思。

江南岸为什么会变绿?原来是春风使然,把春风写活了,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交流研讨
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1、文中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边读边画,把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作者是怎样读书的呢,他对书倾注了哪些情感?仔细阅读写他读书的段落,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课堂检测.1、选出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A.流光溢彩鱼米之乡别出新裁B.囫囵吞枣如痴如醉不言而喻
C.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呕心沥血D.黯然伤神天高气爽馈赠
2.选出下列各组中释义有误的一项()
A、不求甚解:本文指不刻意寻求深奥的解释。

B.问津:本文是“探询渡口”的意思。

C.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D.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3.判断下列各句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②学校图书馆那显然丰富得多的图书又像磁石般吸引着我。

③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④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A.比喻对比排比引用B.明喻比喻拟人引用
C.比喻比喻排比引用D.暗喻对比排比比喻
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连贯的文字,按序号重新排列()
①一部好书,不但给人以知识,②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因此读书必须有选择。

④然而,也无庸讳言,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受到损害。

⑤历史的文明要靠书籍来传播。

⑥而且能帮助养成优美的品德和情操,引导人们健康成长。

⑦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

6、选词填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照、泻、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升、浮、飘)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泡、浸)过一样,又像(笼、盖、罩)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荷塘月色》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绿”字改为“到、入、过、满”好不好?为什么?
例如:如醉如痴、津津有味、牵肠挂肚、囫囵吞枣等。

饱览“香烟人”画片《秋天来了》、看图书、阅读文艺书籍《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读中外名著。

书的类型:我对书的情感、“香烟人”画片、看图书、阅读文艺书籍、读中外名著。

5、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作者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一大乐事。

正如文中所写:
欣赏作者写秋天的作文,
5、作者的作文得了“甲优”和“赞誉”都归功于(读书)这就是读书给他的报偿和馈赠。

(板书:报偿馈赠)
读书使作者一生受益,他成功了,成了一位响当当的'作家,有着精彩的人生,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阅读,生命因你而精彩。


我们再来看看课题,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是因为(作者喜欢读书,它使人一生受益)正如沙士比亚所说(出示:齐读)
小学:1 扩展了想象能力
2《秋天来了》获“甲优”
3 悟出:构思,要别出心裁
初中1 做笔记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2《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受到老师赞誉
3 悟出: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习作可以借鉴和模仿,
但要想真正打动人心,就要自己创造。

4 试着创作《夫妻间的小风波》并变为铅字。

《我的“长生果”》学案及答案3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2.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情感态度。

3.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4.形成质疑性阅读的意识。

学法指导:
1、对于文章的思路的理解,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的词语;
2、同样也要善于从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以利于理解作者的情感;
3、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要做到边读边思考,培养自己对书中的疑问要敢于质疑的精神。

学习步骤:
一、一读理荒秽:(积累下列生字词)
流光溢彩痴迷问津囫囵吞枣不言而喻驳杂黯然神伤馈赠酵母呕心沥血别出心裁皎洁
【你认为还有哪些字词需要积累,请补充在下面。


二、二读通脉络:(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长生果”在文中指什么?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作者截取了读书生活的哪几个片断?你怎么看出来的?
三、三品百媚生:(研读课文,回答问题)
1. 请把“读书”对“我”的作用的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2.找出我”对“读书”情感态度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这些词句表现了“我”什么情感。

3.这篇文章对你阅读与写作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4.据例仿写:
①例: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人们都爱____,爱她的_______ _,爱她的____ ___,爱她的____ ___。

②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书是___ _____,能________ ___。

四、四疑辟蹊径(认真阅读文章并大胆质疑)
【名家也可能有误笔。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向我们传授了极为宝贵的读书经验。

不过,这篇文章也有瑕疵。

我们试挑几根刺吧。


根据示例,再找出文章中你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示例:
关于作文《秋天来了》材料:
“感悟”与“经历”脱节,或者说“经历”并不能证明“感悟”。

因为从第9一ll自然段看,我悟出“独创”意思并不是课外读物的馈赠,而是我因为“不安分”——大家都都这样写多没意思。

所谓“独创是课外读物的馈赠”这一观点缺乏相应材料做支撑,是一个空观点。

五、五写牢巩固
根据课堂讨论,结合自己进一步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可以维护作者的写法,可以质疑作者的写法;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

参考题目(也可自拟):1.名家也会有误笔。

2.第一次质疑。

3.我对《我的“长生果”=》一文的质疑。

4.《我的“长生果”》指瑕。

5.为名家辩护。

6.给叶文玲的信。

学完本课后你有何收获,写下来与老师分享。

附:达标测评: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囫囵吞枣( ) 馈赠( ) 冗繁( ) 抄誊( ) 羞赧( )2.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人括号内。

①问津( ) A.唾液B.汗C、润泽D.渡口②津津有味( ) A.唾液B.汗C.润泽D.渡口③不言而喻( ) A.比喻B.明白、了解C、说明D.理喻④美差( ) A.派遣B.差役C、被派遣D.公务、职务3.完成下列词语的填写:()然失神如()如醉()心沥血天高气()香飘四()()肠挂肚如饥似()流光()彩4.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的“长生果”。

②像
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③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④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一一小镇上兴办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⑤莎土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晶”。

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二、类文阅读:
忆读书(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
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

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4分)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的长生果》学案答案
达标测评:
一、基础知识(略)
二、类文阅读
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突出表现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3、①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

②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4、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5、喜欢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逸事》、《红楼梦》;不喜欢的作用:国文教科书、《荡寇志》、《精忠说岳》。

喜欢的理由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没有人物个性。

《我的“长生果”》教案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弄清记叙的要素。

2.分析过渡和照应方面的特点。

知识点精讲
作者简介
作家简介:叶文玲,女,1942年11月4日生于浙江省玉环县楚门镇。

1958年发表处女作《我和雪梅》,从此走上文坛,后以短篇小说《心香》名闻遐迩。

她恪守“美是文学的生命”的宗旨,孜孜于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致力于散文创作,收获颇丰。

至今已有600多万字36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本文集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坛极为勤奋很有影响的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无梦谷》、长篇历史小说《秋瑾》、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散文集有《不了情》、《枕上诗篇》、《叶文玲品味文集》等多种。

其作品曾获海内外多种奖项——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浙江省所颁的“鲁迅文艺奖——突出成就奖”及数十种省部级奖项等等。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__团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__,浙江省文联副__,曾为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9年被聘为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为扶植大学生中的文学新人,叶文玲捐赠十万元稿费,并获广发银行的支持,在浙江大学设立“新叶广发文学奖”。

题解
“古今伟大思想均永载于书籍之中。

”人们把书比喻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作者以《我的长生果》为题,突出记叙了书在作者成长中的作用。

字词
形近字
1.誊:téng誊写誉:yù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