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025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025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6.02
•【字号】渝商务函〔2022〕272
•【施行日期】2022.06.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农副产品购销
正文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
025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致公党市委会:
《以发展少数民族网红经济为抓手,推动渝东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建议》(第0257号)收悉。
感谢您们对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旅游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近年来,以数字经济、网红经济为代表的线上新业态迅猛发展,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成为助推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产品销售、创新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回补的重要手段。
市委、市政府对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作出了系列安排部署,市商务委牵头组织实施“加快发展直播带货行动计划”,推进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取得了较好成效。
2021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627.96亿元,同比增长20.54%。
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317.72亿元,同比增长30.58%;农产品网络零
售额101.51亿元,同比增长29.19%。
(一)立足自身职能,切实为民为企办实事。
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惠民惠企活动,实施“京东乡村振兴产业带扶持专项活动”“淘宝重庆C2M电商新模式打造”等活动50余场。
收集汇总区县电子商务招商项目意向20个、重点电商平台招商合作项目19个,以及供应链、数字营销等服务资源供给商110家、需求方69家,编发《重庆市电子商务资源对接手册》,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服务和后续跟踪帮扶。
推动电商企业、品牌企业、服务商以及政府部门等深入沟通,促成武陵山区韵达智慧物流产业园、叮咚买菜重庆运营中心、鲁渝电商资源对接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等合作项目15个,签约金额近30亿元。
(二)突出示范创建,优化升级农村电商基础。
扎实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指导武隆、开州、万州、巫山4个区县成功申报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县(升级版)。
切实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验收复核和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物流配送等运营成效。
持续深化与抖音、顺丰、盒马、淘宝特价等合作,加速推进实施美好乡村计划、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等项目。
加大农村网商培育力度,鼓励网商集聚发展,新增梁平区虎城镇集中村等4个淘宝村、大足区龙水镇等7个淘宝镇,全市淘宝村、淘宝镇分别达13个、10个。
(三)融合线上线下,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推动阿里巴巴重庆直播基地(江津)等项目陆续落地,先后举办“直播+优秀主播供应链游学活动”“掘金抖音直播电商培训营”等系列培训,累计建成直播电商基地34个。
积极打造新消费场景,鼓励京东围绕长江索道观景平台,利用裸眼3D屏幕和全息投影屏幕技术打造沉漫式消费体验。
支持重庆百货等全面推进商品、会员、运营、管理数字化建设,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预计全市限额以上企业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7%左右。
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会同市邮政管理局开展“春节不打烊热
爱送到家”等活动,探索“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等发展模式,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85%。
(四)加强活动组织,增强重庆产品网销能力。
先后举办“2021重庆6.18电商节”“2021爱尚重庆·网上年货节”“快乐嗨翻天重庆站”等系列大型活动,联动38个区县、10余家电商和直播平台、上千家企业实施100多场线上促销和直播带货活动,切实推动“重庆产”“重庆造”触网营销,着力打造重庆网上品牌,激发消费活力、繁荣消费市场。
其中,“快乐嗨翻天重庆站”活动带货金额超5500万元(重庆产品占比达20%),“2021爱尚重庆·网上年货节”期间全市网络零售额92.75亿元、同比增长47.49%,“2021重庆6.18电商节”期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185亿元、同比增长43%。
2021年,全市实物型商品网络零售额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18%左右。
(五)坚持政策引领,营造电商发展良好氛围。
一是制定完善政策措施。
市商务委印发《加快发展线上业态促进线上消费实施方案》和《重庆市加快发展直播带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实施“2111”工程,提出打造20个以上产地直播基地、发展100家具有影响力的直播电商服务机构等工作目标,明确壮大直播电商产业集群、完善直播电商供应链等工作任务。
二是推动行业抱团发展。
指导100多家电商直播平台企业、MCN机构、直播电商培训企业、品牌企业、物流企业等联合发起成立重庆直播电商行业联盟,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促进行业抱团发展。
(六)突出活力激发,培育壮大网商产业集群。
一是孵化培育MCN机构。
鼓励创业团队、知名MCN机构落户发展,支持本土MCN机构加快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MCN机构近100家,渝万传媒、毛毛虫、麦芽传媒、入微传媒等龙头企业年销售额上亿元。
二是打造发展直播电商基地。
坚持市区(县)协同、政企联动,全市已打造阿里巴巴九龙坡直播基地、博拉5G视频基地、天下大足直播基地、快手武陵山视频电商直播基地、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超级供应链+直播孵化
基地等电商直播基地30余家,初步实现“人、货、场”产业链要素聚合发展。
三是培训培养直播电商带货主播。
推动建设淘宝大学电商直播西南分校等培训基地,夯实人才培训培养基础。
组织开展直播电商专家下乡与资源对接活动,推进直播电商普及培训。
支持黔江、酉阳等区县开展“直播电商训练营”等创业培训,培育一批初具带货能力的新主播。
据第三方统计,全市具有一定带货能力的主播达814人,其中具有一定粉丝和带货金额较大的达人主播116人。
(七)织密物流网络,推动电商物流协同发展。
会同市邮政管理局深入实施“快递进村”活动,积极推进中通快递渝东(万州区)智能科技产业链园、韵达重庆涪陵快递物流基地、武陵山区(秀山县)韵达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商贸、快递、交通运输等各类市场主体加强末端服务站点资源整合,引导顺丰速运、中国邮政等与云阳县、忠县等区县深化合作,全市乡镇快递服务覆盖率100%、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近86%,有力支撑农产品上行。
(八)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市场质量安全监管。
结合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好食品安全法律规范培训和政策解读,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升农产品产品品质,不断强化农村地区食品销售市场质量安全监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力度,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引导和推动直播电商、“网红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促消费、活流通、畅循环的积极作用。
一是着力培育本土电子商务平台,推动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电商企业规模化发展。
积极发展直播电商、文旅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中小微电商市场主体转型升级。
加大网货产业培育力度,结合6.18电商节“渝派新消费品”品牌培育行动发展农产品品牌,进一步解决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化问题。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
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标准,推出一批有影响力和销售规模的消费品、农产品网货品牌。
利用“惠邮农品”物流支持计划,整合小规模农户,推动地区农产品规模化生产,节约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促进快递物流降本增效。
二是切实发挥电子商务“接二连三”作用,推动电子商务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
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商贸流通行业的赋能效应,促进传统商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生活消费新场景,丰富线上服务新供给,探索推进数字商务发展。
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和“数商兴农”行动,促进农村电商与地方民俗、旅游等资源创新融合,助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三是大力开展电商宣传活动,加强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商活动宣传。
通过“热土梦想”超能团队计划和“寻找西部带货王”电商主播大赛等活动,培养一批高素质少数民族电商人才。
组织实地考察电商发展示范地区,体验先进的购物和销售模式,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推动观念转变,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四是充分发挥全市电子商务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形成电商工作联动的合力。
努力提升电商服务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强化产业服务支撑。
完善统计监测体系,更好服务科学决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深化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引导直播行业主体践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和《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大力宣传行为规范、销售评价佳的直播商家,倡导诚实守信的直播营销环境,维护网络直播营销市场秩序。
五是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全市“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大力开展重庆品牌农产品网销行动,持续推动电商销售帮扶计划,创新电商发展模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为契机,坚持以点带面,突出问题导向,落实精准要求,强化产业带动,提升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运营能力。
围绕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农业农村供给侧改革、强化益贫带贫利益联结机制等重点打造农村电商“升级版”,加快
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六是优化“渝溯源”系统重点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平台,提升网销农产品质量。
出台《重庆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和一品一码追溯管理衔接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提升农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深入推进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销售食品线上线下—体化监管力度,依法查处网络食品经营违法行为,坚决守好食品质量安全底线。
此答复函已经章勇武主任审签。
对以上答复您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委。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2022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