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概念。
2.能够通过给定的条件列出方程式求解问题。
3.能够将列出的方程式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教学重点
1.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概念。
2.能够通过给定的条件列出方程式求解问题。
教学难点
1.如何将列出的方程式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2.如何分析问题,找到有效的方程式。
教学步骤
1.导入新知识
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整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2.如何通过列式求解问题?
3.如何将列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引入本节新课“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并向学生解释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
2. 讲解新知识
1.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概念
列方程,即把问题转换成一个方程式,用未知数标明结果,由方程式解答求解结果。
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生产、科研、经济等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方程问题。
2.如何列方程求解问题?
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列方程求解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思考和运用。
示例题目:小明有1元钱,他去菜市场买书签,他发现一本书签售价为x先令,而他现在想给他的妹妹买3本书签,但他的钱刚好只够买2本,请问这本书签售价是多少先令?
分析问题,将其转换成方程式。
方程式: 2x=3;解答:x=1.50先令。
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通过列方程求解问题。
3.练习与巩固
安排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独自思考并尝试列出方程式求解问题。
示例题目:A、B、C三个数互不相等,它们的和是10,它们的积是16,请问
这三个数是什么?
分析问题,将其转换成方程式。
方程式: A+B+C=10,ABC=16;解答:A=1,B=4,C=5。
通过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通过列方程式求解问题。
4.扩展拓展
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将列出的方程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何分析问题,找到有效的方程式。
5. 总结回顾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列方程求解问题的理解。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程中,通过示范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通过列方程求解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将列出的方程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新知识的概念,他们的思路较为固定,无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为此,我会采取更多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列方程求解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