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报
告
【内容导航】第1页: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第2页:《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学生调查问卷第3页:《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家长调查问卷第4页:《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材料
一、调查目的
新教材低年级识字量比以前增加很多,每篇课文要求识字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且字形复杂,难记易忘,常常是学着后面的,忘掉前面的,师生都感到很累,很难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而“汉字难认,汉字难学”,低年级孩子年龄又小,见识也少,思维也差,这又是一个事实。
那么,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就成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急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为了了解班级学生的识字情况,我
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资料并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以指导班级学生正确高效的识字方法,更有效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调查内容
以课堂教学情况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1)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效果;(2)学生识字的兴趣;(3)学生的识字的态度和习惯;(4)学生识字能力和方法。
三、调查对象
以自己所任教的一(2)班为实验班展开调查。
全班学生人数58人,发放调查表58份,收回调查表58份,回收调查表全部有效。
四、调查方法
1.问卷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选择题为主,辅以问答题。
采取不记名答卷的方法,这样使本次调查获得比较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效度。
2、访谈法
随机抽取10名左右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创设谈话情境,如实准确地记录访谈资料,不曲解受访人的回答。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调查,涉及识字的兴趣、习惯、方法、效果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下面根据调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呈现和分析:
(一)识字愿望
识字愿望
有强烈愿望
有愿望
无愿望
人数
35人
20人
3人
比率
%
%
%
二年级识字量加大,有的课文一类字12个左右,二类字也达到10多个,识字量大是学生不爱识字的原因之一。
(二)识字方法
有多种识字方法的55人,方法单一的3人,在问卷中,孩子们在回答原因时这样说:识字有时挺好玩,还能让自己看懂书,读懂报,读许多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许多有趣的事,增长不少知识。
也有孩子这样说:有时识字占用了许多时间,感到挺枯燥,所以不太愿意去学,可爸爸妈妈却逼着自己学,感到很反感。
(三)识字习惯
调查显示,学生在遇到了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少数同学只是做到想办法认识它。
有%的学生能想办法记住生字,说明学生有良好的识字方法,识字效果较为理想。
(四)家长对孩子识字程度的关注
识字的关注程度
顺其自然
少量识字
越多越好
人数
24人
3人
21人
比率
%
%
%
从上表可以看出,家长认为识字顺其自然的是24人,占总人数的%;认为可以进行少量识字的是3人,占总人数的%;认为认识的字越多越好的仅有21人,占总人数的%。
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孩子识字的关注重视较高。
虽然调查的结果较为乐观,但实际上孩子们的识字情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课程标准》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
读中积累词语”的教学要求,没有引起部分教师的足够重视,脱离了课文的识字教学,学生学习生字时显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生识字的效果。
2、阶段特点不明
调查中发现教师一味强调“笔画分析”,对那些学生所熟悉部件的生字,还在作笔画分析,这样就把学生禁锢在较低水平的阶段,学生也就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生字得不到很好地学习,而熟部件、熟字也得不到及时巩固。
3、学生负担过重
为了让学生能记忆生字,进行着机械重复的抄写。
少则一行,多则十遍几十遍,学生在重复抄写中变成了抄写机器,精神麻木了,思维停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练习实效。
4、家校配合力度不够
部分家长不了解在学校的真实情况以及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也就无法指导孩子学习,这两方面的原因,从而又导致了学生在学校学,
回到家中就遗忘的现象。
六、建议与措施
这次调查为我课题的研究明确了方向,坚定了我研究的决心。
1、渗透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
这就是说,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对人的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识字才是高质量的识字,只有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识字的能力。
课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处于良好状态时,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会提高,我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
实,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无论哪种教学方法,如果能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孩子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识字,一定能获得较好的识字效果。
3、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识字能力,从而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不应把学生的识字范围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课堂和一本书里,而要树立“大课堂”意识,积极挖掘有效的识字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时间、空间上拓宽学生识字渠道,让我们的识字教学走向多元,让我们的学生在多元化的识字环境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从而使识字教学由单一的教材走向开放的现实生活。
采用多元化的识字方法教学,发展不同智能结构类型的学生的识字能力。
总之,识字教学如何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这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还需要更好的尝试。
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
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七、结束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识字聪明始”。
做为一名引领学生多元化识字的教师,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关于识字教学的新理念、新特征,继续继承、改革和创新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攻克识字教学难关,大面积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使语文识字教学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