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问题和环境》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7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2.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知识点二体温调节
3.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4.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A.增加、增加、减少B.减少、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增加D.增加、增加、增加
5.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①为25 ℃条件,则②可能为0 ℃环境
B.在时间②内人体耗氧量增加
C.在时间②内酶的活性比时间①、③低
D.在时间②内体温的恒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知识点三水盐平衡的调节
6.某人因轻度食物中毒,引起呕吐、腹泻,但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对此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此人因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所以没造成脱水
D.失水几乎等于失盐的程度
7.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8.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去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能力提升
9.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成热能散失,造成能量的浪费
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11.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上图中激素X的含量增加
C.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12.一般而言,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相对较大的动物较易散热。
现有四种动物,图Ⅰ表示它们的体重,图Ⅱ表示不同环境温度下它们体温的变化。
据图判断,其中最适宜在沙漠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是()
A.甲B.乙
C.丙D.丁
13.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
D.丁图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14.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科学考察。
在南极,科考队员的体温始终维持在37 ℃左右。
请回答:
(1)体温恒定对于人体至关重要,因为体温的异常会直接影响________的活性,进而影
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2)在南极寒冷气候下,人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体温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体温调
节中枢____________,进行分析综合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发送信息,使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____________,从而减少散热;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产热增多,使体温回升。
在这一调节过程中,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激素浓度升高。
15.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当健康人体处于温度为38℃的环境时,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
此时,调节体内温度的主要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A的调节效应是________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
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拓展
16.恒温动物保持体温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内的部分同学认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位于脊髓。
假设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实验。
准备: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若干、体温计、手术针。
步骤:(1)将小白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标号甲、乙、丙、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四组小白鼠同时放在寒冷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四组小白鼠的体温。
结论:(请写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作分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2.C3.D4.A5.C6.D7.D8.C9.C10.C11.D12.C13.C 14.(1)酶(2)下丘脑收缩肌肉、肝脏(写出一种即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写出一种即可)
15.(1)下丘脑垂体(2)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此时出汗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3)抑制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或系统或机体的相对稳定)
16.步骤:(2)甲组小白鼠不作任何处理,乙组只破坏下丘脑,丙组只破坏脊髓,丁组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
结论:(1)甲、乙两组小白鼠体温恒定,丙、丁两组小白鼠体温不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脊髓
(2)甲、丙两组小白鼠体温恒定,乙、丁两组小白鼠体温不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位
于下丘脑
(3)甲、乙、丙、丁四组小白鼠体温均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既不位于脊髓也不位于
下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