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实验仪器使用与读数类问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Pt 1kW 10 h 1 kW h 60 6
则电能表的圆盘转过的圈数
N 1 kW h 3600r / (kW h) 600r 6
故 D 正确。故选 D。
10. 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cm,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 _____s,停表读数是 _____s。
【答案】 2.50 0.1 338.5 【解析】如图甲,为刻度尺,分度值为 0.1cm,读数为 2.50cm。 如图乙,为秒表,秒针盘每 1s 平均分成了 10 等分,故分度值为 0.1s。 如图所示,5min 过半,说明秒表盘读第二圈,读 30s 开外,故读数为 5min38.5s,合 338.5s。 11. 小杰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平衡 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在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与游码 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 分度值是 0.1cm,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长度为 2.00cm,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C。
3. 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5℃
B. 体温计 分度值是 1℃
C.温度计 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故 C 错误。
D.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故 D 错误。
的 2. 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
图所示,其长度 l 为( )
A. 2cm
B. 2.0cm
C. 2.00cm
D. 2.000cm
【答案】34 【解析】由图可知,0℃在液柱的下方,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柱所在位置的示数为 34℃。 19.图甲中物块的质量是 _______g;图乙中物体 A 重 _______N.
【答案】 26.6 1.2
C. 某同学的体温是 36.6℃,该同学体温正常 D. 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答案】C 【解析】AB.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分度值为 0.1℃,故 AB 错误; C.某同学体温为 36.6℃,低于 37℃,体温正常,故 C 正确; D.如果液体的温度高于 42℃或低于 35℃,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故 D 错误。 4. 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 1 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小明想用天平称出 20g 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 1 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 20g 砝
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 2 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左移动游码
C. 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 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答案】C
【解析】A.在测量物质的质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 A 不符合题意;
【答案】 1 3.80 【解析】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木块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0.00cm; 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3.80cm,木块长度为 3.80cm。 【点睛】刻度尺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物体端点与 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物体另一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是物体的长度。 16.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_(选填“能”或“不 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___℃。
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左移动 B.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右移动 C.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左移动 D.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右移动 【答案】A 【解析】图甲中,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说明杠杆右端偏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左端 调节。 图乙中,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G,杠杆一个小格的长度为 L,杠杆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4G×2L=8GL 杠杆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3G×3L=9GL
B.由表盘上的“ 50Hz ”可知,该电能表应接在 50Hz 交流电路中使用,故 B 错误; C.由表盘上的“ 3000r/ kW h ”可知,小明家每消耗 1 度电,铝盘转动 3000 转,故 C 正确; D.小明家半年内的用电量是 633.5kW h ,故 D 错误。故选 C。
8. 一种家用电能表上的参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 760mm B. 若将玻璃管向上提 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 780mm C. 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 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答案】A 【解析】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玻璃 管水银上方是真空,所以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由大气压决定。 A.当把玻璃管倾斜时,大气压不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所以管内 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发生变化,仍为 760mm,故 A 正确; B.向上提起一段距离,管口未离开水银面,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产生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管内封闭水 银柱长度不变, 仍为 760mm,故 B 错误; C.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空气也会产生压强,所以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会降低,测出的大气压值 偏小,故 C 错误; D.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将该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银柱的液面将下降,即玻 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故 D 错误。
2023 年物理中考 30 个特色与重点专题再巩固(三轮复习查缺补漏全国通用) 专题 04 实验仪器使用与读数类问题
1. 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温度计
D. 秒表
【答案】B
【解析】A.刻度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仪器,故 A 错误。
B.量筒是实验室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容器,故 B 正确。
【答案】 左 61.2 【解析】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右侧偏重, 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移。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示数为 1.2g,物体的
质量 m 50g10g1.2g 61.2g
【答案】 热胀冷缩 不能 36.5
【解析】体温计属于液体温度计,玻璃泡内装有液态的水银,工作时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人
的体温。
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弯管,在温度下降时水银在细弯管处断开而不能自动流
回到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35~42℃,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 1℃,里面有 10 个小格,分度值为 0.1℃,则图中体
B.先通过增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增加 20g 的砝码,是为了称量 20g 水的质量,此
时不能够移动游码,故 B 不符合题意;
CD.如图 2,指针右偏,砝码盘偏重,说明左边水的质量不够 20g,故需要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故 C 符
合题意;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6. 小敏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后出现杠杆右端下降的现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下列操作
【答案】天平;32.6。 【解析】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m=20g+10g+2.6g=32.6g。
14.如图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并确定是否从零刻度线量起;读数时 视线与刻线相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该物体的长度为 8.50cm。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读数,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 15.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9.小明家上次查看电能表示数为
本次查看时电能表读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 )
A.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B. 这个电能表的额定功率为 2200W C. 他家在这段时间内消耗 电能为 903kW•h D. 若只让一个标有“220V 1000W”电热水器正常工作 10min,则该表圆盘转了 600 转
温计的示数为 36.5℃。
17.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36.5 【解析】掌握体温计的基本结构,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等,读数的时候要看液柱与哪个刻度对齐, 然后根据刻度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图中体温计的量程为 35℃~42℃,一个大格表示 1℃,里面有 10 个小格,它的分度值是 0.1℃,因此它的 读数为 36℃+0.5℃=36.5℃。 【点评】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仪表,掌握使用体温计的结构及规则是考查重点。 18.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C。
A. 该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B. 该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为 20A C. 电能表是计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
D. 该电能表此时的读数是 31.6J 【答案】D 【解析】A.电能表表盘上 220V 表示这个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10A(20)表示标定电流为 10A,额定最大电流为 20A,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电能表此时的读数是 31.6kW·h,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的 【答案】D
【解析】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不是测量电功率的,故 A 错误; B.电路允许接的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P 最大=UI 最大=220V×10A=2200W 这个功率不是电能表的额定功率,故 B 错误; C.他家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W=8633.5kW•h-8543.2kW•h=90.3kW•h 故 C 错误; D.3600r/(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 3600r,只让一个标有“220V 1000W” 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 10min,其消耗的电能为
12.(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cm。 N。
【答案】3.10;2.4。 【解析】(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 1mm;物体左侧与 0.00cm 刻度线对齐,物体右侧与 3.1cm 刻度线对齐,读作 3.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 为:L=3.10cm;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其示数为:F=2N+2×0.2N=2.4N。 13.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 处,这时 平衡。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 g。
8GL<9GL 杠杆不平衡,为了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可以将右侧钩码向左移动减小力臂或者左 侧钩码向左移动增大力臂,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7. 小明家半年前新装了一只电能表,现在表盘的示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 20A B. 该电能表应接在 50Hz 的直流电路中使用 C. 小明家每消耗 1 度电,铝盘转动 3000 转 D. 小明家半年内的用电量是 6335kW·h 【答案】C 【解析】A.由电能表的表盘可知, 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 10A,最大工作电流为 20A,故 A 错误;
则电能表的圆盘转过的圈数
N 1 kW h 3600r / (kW h) 600r 6
故 D 正确。故选 D。
10. 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cm,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 _____s,停表读数是 _____s。
【答案】 2.50 0.1 338.5 【解析】如图甲,为刻度尺,分度值为 0.1cm,读数为 2.50cm。 如图乙,为秒表,秒针盘每 1s 平均分成了 10 等分,故分度值为 0.1s。 如图所示,5min 过半,说明秒表盘读第二圈,读 30s 开外,故读数为 5min38.5s,合 338.5s。 11. 小杰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平衡 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在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与游码 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 分度值是 0.1cm,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长度为 2.00cm,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C。
3. 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5℃
B. 体温计 分度值是 1℃
C.温度计 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故 C 错误。
D.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故 D 错误。
的 2. 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
图所示,其长度 l 为( )
A. 2cm
B. 2.0cm
C. 2.00cm
D. 2.000cm
【答案】34 【解析】由图可知,0℃在液柱的下方,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柱所在位置的示数为 34℃。 19.图甲中物块的质量是 _______g;图乙中物体 A 重 _______N.
【答案】 26.6 1.2
C. 某同学的体温是 36.6℃,该同学体温正常 D. 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答案】C 【解析】AB.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分度值为 0.1℃,故 AB 错误; C.某同学体温为 36.6℃,低于 37℃,体温正常,故 C 正确; D.如果液体的温度高于 42℃或低于 35℃,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故 D 错误。 4. 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 1 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小明想用天平称出 20g 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 1 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 20g 砝
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 2 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左移动游码
C. 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 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答案】C
【解析】A.在测量物质的质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 A 不符合题意;
【答案】 1 3.80 【解析】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木块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0.00cm; 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3.80cm,木块长度为 3.80cm。 【点睛】刻度尺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物体端点与 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物体另一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是物体的长度。 16.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_(选填“能”或“不 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___℃。
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左移动 B.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右移动 C.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左移动 D.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右移动 【答案】A 【解析】图甲中,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说明杠杆右端偏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左端 调节。 图乙中,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G,杠杆一个小格的长度为 L,杠杆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4G×2L=8GL 杠杆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3G×3L=9GL
B.由表盘上的“ 50Hz ”可知,该电能表应接在 50Hz 交流电路中使用,故 B 错误; C.由表盘上的“ 3000r/ kW h ”可知,小明家每消耗 1 度电,铝盘转动 3000 转,故 C 正确; D.小明家半年内的用电量是 633.5kW h ,故 D 错误。故选 C。
8. 一种家用电能表上的参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 760mm B. 若将玻璃管向上提 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 780mm C. 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 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答案】A 【解析】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玻璃 管水银上方是真空,所以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由大气压决定。 A.当把玻璃管倾斜时,大气压不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所以管内 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发生变化,仍为 760mm,故 A 正确; B.向上提起一段距离,管口未离开水银面,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产生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管内封闭水 银柱长度不变, 仍为 760mm,故 B 错误; C.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空气也会产生压强,所以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会降低,测出的大气压值 偏小,故 C 错误; D.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将该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银柱的液面将下降,即玻 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故 D 错误。
2023 年物理中考 30 个特色与重点专题再巩固(三轮复习查缺补漏全国通用) 专题 04 实验仪器使用与读数类问题
1. 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温度计
D. 秒表
【答案】B
【解析】A.刻度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仪器,故 A 错误。
B.量筒是实验室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容器,故 B 正确。
【答案】 左 61.2 【解析】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右侧偏重, 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移。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示数为 1.2g,物体的
质量 m 50g10g1.2g 61.2g
【答案】 热胀冷缩 不能 36.5
【解析】体温计属于液体温度计,玻璃泡内装有液态的水银,工作时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人
的体温。
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弯管,在温度下降时水银在细弯管处断开而不能自动流
回到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35~42℃,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 1℃,里面有 10 个小格,分度值为 0.1℃,则图中体
B.先通过增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增加 20g 的砝码,是为了称量 20g 水的质量,此
时不能够移动游码,故 B 不符合题意;
CD.如图 2,指针右偏,砝码盘偏重,说明左边水的质量不够 20g,故需要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故 C 符
合题意;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6. 小敏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后出现杠杆右端下降的现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下列操作
【答案】天平;32.6。 【解析】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m=20g+10g+2.6g=32.6g。
14.如图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并确定是否从零刻度线量起;读数时 视线与刻线相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该物体的长度为 8.50cm。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读数,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 15.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9.小明家上次查看电能表示数为
本次查看时电能表读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 )
A.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B. 这个电能表的额定功率为 2200W C. 他家在这段时间内消耗 电能为 903kW•h D. 若只让一个标有“220V 1000W”电热水器正常工作 10min,则该表圆盘转了 600 转
温计的示数为 36.5℃。
17.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36.5 【解析】掌握体温计的基本结构,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等,读数的时候要看液柱与哪个刻度对齐, 然后根据刻度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图中体温计的量程为 35℃~42℃,一个大格表示 1℃,里面有 10 个小格,它的分度值是 0.1℃,因此它的 读数为 36℃+0.5℃=36.5℃。 【点评】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仪表,掌握使用体温计的结构及规则是考查重点。 18.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C。
A. 该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B. 该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为 20A C. 电能表是计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
D. 该电能表此时的读数是 31.6J 【答案】D 【解析】A.电能表表盘上 220V 表示这个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10A(20)表示标定电流为 10A,额定最大电流为 20A,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电能表此时的读数是 31.6kW·h,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的 【答案】D
【解析】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不是测量电功率的,故 A 错误; B.电路允许接的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P 最大=UI 最大=220V×10A=2200W 这个功率不是电能表的额定功率,故 B 错误; C.他家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W=8633.5kW•h-8543.2kW•h=90.3kW•h 故 C 错误; D.3600r/(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 3600r,只让一个标有“220V 1000W” 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 10min,其消耗的电能为
12.(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cm。 N。
【答案】3.10;2.4。 【解析】(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 1mm;物体左侧与 0.00cm 刻度线对齐,物体右侧与 3.1cm 刻度线对齐,读作 3.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 为:L=3.10cm;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其示数为:F=2N+2×0.2N=2.4N。 13.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 处,这时 平衡。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 g。
8GL<9GL 杠杆不平衡,为了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可以将右侧钩码向左移动减小力臂或者左 侧钩码向左移动增大力臂,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7. 小明家半年前新装了一只电能表,现在表盘的示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 20A B. 该电能表应接在 50Hz 的直流电路中使用 C. 小明家每消耗 1 度电,铝盘转动 3000 转 D. 小明家半年内的用电量是 6335kW·h 【答案】C 【解析】A.由电能表的表盘可知, 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 10A,最大工作电流为 20A,故 A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