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e077b70b4e767f5bcfce4a.png)
(2)如果小孙得到它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
三、展示点评
自主学习6题参考答案:⑴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⑵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当然,我们是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C、助长了非正义行为的扩散
D、最终损害的将不是一个人的利益
3、正义,让我们拥有神圣而博大的情怀。具有正义感,要求我们 ( )
A.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赢得他人的赞赏
B.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公正的对待他人和自己
C.永远把个人利益作为人生追求的首要选择
D.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力争在考试中名列前茅
④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在公车上,市民马某发现有小偷正在偷乘客的东西,大声喊“抓小偷”,并和其他乘客一起制服小偷。
材料二:在放学路上,中学生陈某发现有几个社会青年在敲诈小同学,心想,和自己无关,悄悄走开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自觉维护正义
课题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明确地了解“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及“自觉维护正义”的内涵,了解正义、正直与人格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6d1f2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e.png)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正义的概念和体现;2.学习正义与个人的关系,并能以身作则,维护正义;3.能够通过分析案例和引导提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正义的概念和核心意义;2.学习如何通过正确情况分析与判断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正义与个人关系;2.辅助学生分析案例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示范或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是正义,什么情况下需要维护正义,并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课堂讲解(35分钟)步骤:1.讲解正义概念和形成的原因(10分钟)老师先让学生看一幅图片,图片中是一个卡车司机在路上打了一位行人,并且他停留了一会儿后开车逃走了。
这时,老师问学生这种事件应该怎样处理,是不是非常不公正的。
从这里引出正义的主题。
老师将正义进行定义和讲解,在此期间将正义与公正对比讲解,并举例说明正义和公正是不同的。
2.讲解如何维护正义的方法(10分钟)老师通过多个案例讲解学生如何维护正义,分析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下需要如何行动。
例如:在上课时,你看到有同学在作弊,这个时候,你应该怎样做?3.分析案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5分钟)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正义案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个分组进行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提出方法,以最终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习(25分钟)老师表明,目的是帮助学生练习并巩固所学,此部分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完成。
步骤:1.提出问题(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提出几个问题,例如:只要自己过得好,就算不关心别人也无所谓吗?要不要扶老奶奶过马路?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情况并提出判断;2.分组讨论(10分钟):加强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比较好的方法是把学生随机分几个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
在这部分,个人和团队的思维都在应用;3.总结评估(10分钟):总结小组讨论得出的解决方法并简单评估,向学生展示案例展开讨论的时候,每个小组的各自分析情况和提出解决有什么不同,老师再给予补充和引导。
八年级政治下册 10.2 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10.2 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e70f5dfc4ffe473368abca.png)
1、维护正义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面对非正义行为应采取的态度
四、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有正义感的人?
1、明辨是非积极践行
2、面对非正义 1)当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2)当看到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时: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敢于又善于)
自觉维护正义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自觉维护正义、伸张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习惯;培养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和见义巧为的践行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正义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是学生理解,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规则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活动二:忍气吞声还是讨个说法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是学生明白,以消极态度对待非正义行为,会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
学生阅读“相关链接” 德国新教牧师的短诗(略)
思考: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2、做有正义感的人
活动三:做富有正义感的人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 什么是正义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正义感。
1、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区分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
3、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二、为什么社会的发展需要正义?
1、正义能够保证公民的… …(意义)P110
2、离开正义的制度就不可能有公平。(反面)
3、国家政策体现了对正义的追求(调节分化造福每个人)P111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2框 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2框 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d524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1.png)
2、组内交流、完善,达成本组共识。
3、展示任务
4、同学认真倾听,及时纠错、补充进一步完善并对展示的同学作出相应的评价
学生可能由于知识面的局限说得不够准确教师引导、完善。
研习
二、
1、怎样自觉维护正义
2、怎样做有正义感的人
阅读教材113页,分析情境:
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怎样做有正义感的人
2、维护正义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入手,用生活中自己的或他人的经历探究。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必要时精讲。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念,做法
1、学生在发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组内讨论。
2、学生认真倾听。
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去讨论,寻找办法。
现实生活中的正义感的表现要适应现实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学生对出示的情境感受是多层面的,教师要顺势引导。
研习
一、1、怎样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表现
3、做人的优良品德是什么
发现非正义的行为,但又怕打击报复怎么办?如何维护正义?
指导学生根据教材提示,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去探究指导学生展现任务。
3、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点拨、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点评。
课 题
自觉维护正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维护正义的办法。
2、知道自己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点
如何维护正义。
教学难点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课 型
拓展型新授课
课 时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十课第二节《自觉维护正义》教案(3)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十课第二节《自觉维护正义》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869bd8575acfa1c7aa00ccfb.png)
自觉维护正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正义感的定义、表现及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
【学生分析】由于世俗的原因,人们见到为非作歹的现象时有很多人选择不闻不问、消极逃避的态度,也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的原因,使得一些见义勇为者的最后遭遇让人感到遗憾、可惜。
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在这里,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权衡利弊、更要让学生选择冷静对待,既不要动不动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要见义巧为、见义智为。
这是法制社会对对文明人的一种要求,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这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综合设计思路】第一步、以《信用不良,高材生求职屡屡碰壁》的故事导入;第二步、出示马丁神父的《忏悔诗》来帮助学生理解纵容非正义行为的危害性;第三步、设置两难情景让学生从中得到体验;第四步、播放一些古今中外追求正义的仁人智士的事迹,让学生感受正义的力量,从而引导学生做一个正义的人。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诚信与正义的关系(诚信,也就是不欺诈、不妄语,信守诺言。
现代社会的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人和企业的伦理原则和发展战略。
然而诚信必须以正义作为价值指导、判断标准。
这个问题也是教师把握教科书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师:搜集几个与本课时内容相吻合的故事。
学生:回忆自己在团体生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
●○板书设计(二)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1、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2、在合作中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教学设计附录1.感慨与公平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者》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2.别让委屈继续下去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有作文课。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bc6ab20b1c59eef9c7b466.png)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做有正义感的人》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二部分《自觉维护正义》中的第二目。
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已经学习了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涵,对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第四单元重在树立学生公平意识、培养学生正义感。
也就是说本单元内容是对前几单元内容的自然提升,使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良好的素质,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维护公平和正义,履行自己的义务。
因此,这节课不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而且对巩固和提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成果也非常重要,更是本册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明确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掌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
2、能力目标:分清生活中的正义与非正义行为,能够依据正义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社会正义感,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即怎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难点:1.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即怎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激发学生的正义感,自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设置依据:现在多数中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观念,不清楚如何践行社会正义。
有必要明确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
培养学生按正义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因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所以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引导和点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映和表现。
二、说教法1.案例导入法。
通过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引起学生思考和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情景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分析、激励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小组讨论法。
第十课《自觉维护正义 》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2)doc
![第十课《自觉维护正义 》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2)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7d03e3ad51f01dc281f153.png)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教案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1、知识目标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⑶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⑷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
2、能力目标⑴理解正义要求处于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⑵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
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教学时数:2课时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设计理念1.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学习、升华的过程,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2.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八年级教学内容要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来安排相关教学内容。
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但受年龄的限制,是非观念还处于学习和培养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很少知道回报,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如何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
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内容。
二、对应课标内容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政治下册 10.2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 10.2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f8cc0580216fc710afd8c.png)
自觉维护正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要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能力目标:具有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
知识目标: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 1、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做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难点】落实正义行动
【教学方法】情感升华法、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教学法
【教学准备】
(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收集正义的事例和身边的非正义行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自觉维护正义
——如何自觉维护?
为什么说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做有正义感的人
【课后作业】见《练习册》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很多事例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但课堂讲的还是有点多,应给学生更多机会才能更好调动学生参与和感悟。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3130902cc58bd63186bda8.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增强品德课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是通过教学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来体现的。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实现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转化。
3、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居主导地位;以人性养育为主线;着力引导和教育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学生现实思想认知和知识水平为基础,注重学生成长特点与现实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的言行实践。
【教材分析】《自觉维护正义》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内容。
是在学习了第一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了解了 "正义"的内涵、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后,让学生进一步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感悟到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有的优良品质,以升华道德境界,践行伸张正义,激发学生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而努力,为集体的正义而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的情感。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还处于逐步认识并付诸行动阶段,尤其对"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至关重要的问题也不甚清楚,所以这节课通过学生合作、探讨、体验、感悟等活动学会做正直的人、做自觉维护正义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具有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要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八年级下册政治我们维护正义教案
![八年级下册政治我们维护正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2c7c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4.png)
八年级下册政治《我们维护正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区别,提高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维护正义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学会运用正义观念分析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区别,培养维护正义的观念。
2.难点:如何运用正义观念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2.新课教学知识讲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定义、特点及表现形式。
案例分析:讲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正义行为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正义与非正义行为,以及如何维护正义。
3.情境体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场景,让学生体验正义行为的力量。
学生分享体验感受,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正义。
4.拓展延伸讲解正义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公平竞争、关爱他人等。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学会运用正义观念分析问题。
5.课堂小结强调正义观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正义。
6.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维护正义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情境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区别,培养了学生维护正义的道德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会运用正义观念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如正义的警察抓捕小偷、非正义的小偷偷东西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正义的理解。
2.新课教学讲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定义、特点及表现形式,如正义行为是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非正义行为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分析案例,如小明看到小偷偷东西,勇敢地告诉警察;小刚看到同学作弊,却选择沉默。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我们维护正义》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我们维护正义》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2127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8.png)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深入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正义行为,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撰写一篇关于“我身边的正义”的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维护正义的宣传海报,要求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美观。学生可以运用绘画、剪贴、电脑制作等多种方式完成,以激发更多人关注和维护正义。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使他们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弱者,传递正能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我们维护正义”为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正义的含义,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3.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组织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维护正义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
-出示一组关于正义的判断题,要求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设计情景模拟题,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问答,检验他们对维护正义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合作探究,提高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我们维护正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我们维护正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65e5a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9.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我们维护正义》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我们维护正义》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我们维护正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白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知道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i到的具体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
能力目标: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行动和情感上认识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难点:激发当代独生子女维护正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国式过马路战歌》【师】你怎样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生】【师总】这是不珍爱生命、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也是不正义的行为。
【新课教学】一、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师】哪些人需要遵守交通规则?【生】所有人【师总】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
作为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师】你是一个遵守交通规则和校纪校规的人吗?【生】【师总】我们要从小树立以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师】当你看到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时,你会怎样做?【生】播放视频《各地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师总】对待非正义不应采取消极态度!“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e30250c850ad02de804159.png)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武安市第九中学冀晓霞【教材分析:】《自觉维护正义》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内容。
是在学习了第一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了解了“正义”的内涵、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后,让学生进一步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感悟到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有的优良品质,以升华道德境界,践行伸张正义,激发学生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而努力,为集体的正义而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的情感。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还处于逐步认识并付诸行动阶段,尤其对“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至关重要的问题也不甚清楚,所以这节课通过学生合作、探讨、体验、感悟等活动学会做正直的人、做自觉维护正义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设计理念】1、增强品德课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是通过教学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来体现的。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实现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转化。
3、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居主导地位;以人性养育为主线;着力引导和教育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对应课标】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较明确地了解“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及“自觉维护正义”的内涵,了解正义、正直与人格的关系;2、通过对活动的参与,在活动中探讨、思考、体悟,使学生分析、判断、辨别能力、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3、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做个正直人的强烈愿望。
【教法与学法】1 .教法:问题教学法、活动探究法2 .学法:探究合作,在情景中感受、在体验中认同、在交流中提升。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社会公平需要有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需要富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4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10课 我们维护正义 第2框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4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10课 我们维护正义 第2框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c39fc2cc22bcd126ff0c73.png)
第2课时自觉维护正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懂得正义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义感;了解正义感的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习惯;培养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和见义巧为的践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自觉维护正义、伸张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重点难点】重点:正义感的定义、表现及具体要求。
难点: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正义,作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点拨: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维护正义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非正义行为,会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以学生学习过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教材。
说出你生活中正义的事和人,他们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学习一、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2.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3.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当你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__非正义行为__的扩散,最终损害的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二、做有正义感的人4.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__赞赏和崇敬__之情,对正义充满__向往之情__,乐于把对正义的崇敬之情付诸行动。
5.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__见义勇为__、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6.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__见义勇为__的精神,又要做到__见义巧为__,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a9ca12f5335a8102d220ff.png)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自觉维护正义》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内容。
是在学习了第一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了解了“正义”的内涵、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后,让学生进一步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感悟到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有的优良品质,以升华道德境界,践行伸张正义,激发学生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而努力,为集体的正义而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的情感。
(二)学生分析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还处于逐步认识并付诸行动阶段,尤其对“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至关重要的问题也不甚清楚,所以这节课通过学生合作、探讨、体验、感悟等活动学会做正直的人、做自觉维护正义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三)设计理念1、增强品德课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是通过教学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来体现的。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实现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转化。
3、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居主导地位;以人性养育为主线;着力引导和教育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四)对应课标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五)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较明确地了解“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及“自觉维护正义”的内涵,了解正义、正直与人格的关系;通过对活动的参与,在活动中探讨、思考、体悟,使学生分析、判断、辨别能力、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做个正直人的强烈愿望。
点击下载也许您也喜欢下面的内容:自觉维护正义教案人教版思想品德自觉维护正义教案之三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我们维护正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我们维护正义](https://img.taocdn.com/s3/m/34a826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6.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我们维护正义初二政治新课改使教育工作者们对原有的教学进行反思,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案编写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我们维护正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案【课题】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
(2)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质,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
(3)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2.能力目标(1)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2)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
(3)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
3.知识目标(1)理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涵义,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3)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学情分析】针对学生对正义没有明确认识的实际情况。
由于正义问题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正义有所耳闻,但对正义、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针对总分学生存在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的行为,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现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突破方法:【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素材、事例,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P107-111,预做课本问题。
【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课题“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的故事及图片,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一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思考问题:毒胶囊事件。
(1)新昌生产毒胶囊企业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吗?(2)国家严厉打击毒胶囊的行为是正义的吗?教师归纳: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简要分析一下,他们二人行为的影响?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
3、教材第112页:(1)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2)如果小孙得到它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
三、展示点评
自主学习6题参考答案:⑴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⑵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正义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当然,我们是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2)如果你看到上述情景会有什么感受?
6、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二、合作探究
1、教材第112页:(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试的方式来确定人选?(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
2、辨别分析(辨别以下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遵守社会规则和制度是个人道德素质问题,与维护正义无关。
C、助长了非正义行为的扩散
D、最终损害的将不是一个人的利益
3、正义,让我们拥有神圣而博大的情怀。具有正义感,要求我们()
A.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赢得他人的赞赏
B.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公正的对待他人和自己
C.永远把个人利益作为人生追求的首要选择
D.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力争在考试中名列前茅
4.“正义感是维系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是一个公民必备的条件。”这句话告诉我们()
合作探究3题参考答案:
(1)小赵对待非正义行为的态度是消极的。消极的态度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危害整个社会,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利益。
(2)小孙的行为是积极的,即使没有得到它想要的,其行为仍有意义。积极的态度会遏制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保护自身或他人的利益,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①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争议,正义的行为能促进社会的进步②实施正义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③只要具有正义感,人们就不会遇到挫折④具有正义感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重点
正义感的定义,表现及具体要求。
难点
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通案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
2、正义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p111)
4、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有哪些?(p113)
5、教材第113页:(1)分析上述情境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①制定正义的社会制度,反对歧视②运用刑罚严厉打击③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④树立特权意识,谋求最大利益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我们做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①对非正义的事情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②对非正义行为要以死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③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合作探究1题参考答案:
(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定、规则和程序,以此来维护正义。
(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是不遵守制定、规则和撤销的非正义行为,是可耻行为;会使自觉今后在群体中的威信大大降低,损害了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使公正的制定得到拷问。
合作探究2题参考答案: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就是在维护正义。遵守制度规则,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也体现出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能否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④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在公车上,市民马某发现有小偷正在偷乘客的东西,大声喊“抓小偷”,并和其他乘客一起制服小偷。
材料二:在放学路上,中学生陈某发现有几个社会青年在敲诈小同学,心想,和自己无关,悄悄走开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自觉维护正义
课题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明确地了解“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及“自觉维护正义”的内涵,了解正义、正直与人格的关系;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探讨、思考、体悟,使学生分析、判断、辨别能力、归纳、总结的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做个正直人的强烈愿望。
四、拓展提升
1、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
A、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B、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C、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D、只要学习好就行,不管其他
2、面对非正义的行为,有些人会选择消极的态度,其结果是()
A、能够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到非正义行为的侵害
B、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