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说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9
板书设计
变花——乘法的初步认识 花: 2+2+2=6(朵) 灯笼:3+3+3+3+3=15(个) 鱼: 4+4+4+4=16(条)
谢谢聆听
说课展示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目录
01
说课标
02
说教材
03
说课时
说课标
(一)学段目标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能准确进行运算; 建立数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发展形象思维与 抽象思维;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0 4
(二)内容标准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 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 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
(2)分类标准合理
⑤ 10+10+10=
⑥ 7+8+9=
2.分一分,并说明理由
分类:
知道相同加数连加 1.填一填:
评一评:在对应的评 学生互评和师评
2
是几个几相加
① 2+2+2+2+2=( ) 价标准的序号下打√ ( )个( )相加等于 评价标准:
()
(1)能正确进行相同
② 5+5+5+5=( )
加数的计算。
0 4
(三)课程标准理解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 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 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数与算的 过程,发展数感,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和加法之 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洁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
0 6
(三)理解目标
1.相同加数的连加,可以概括成是几个 几相加,第一个“几”和第二个“几” 意义是不同的。 2.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 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 3.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才可以改写成 乘法算式。 4.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分别是加法算式中 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积是加 法算式中的和。 5. 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6.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解决办法:创设形象直观,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学习活动 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 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归纳能力。
0 9
说课时
《相同加数连加计算》
一
学习目标
二
评价设计
三
教学活动
相同加数连加计算 1.知道加法算式分为相
评价任务
同加数的加法和不同加
(四)品格目标 1.善于发现,善于总结 2.大胆创新,勇于探索 3.严谨精确、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 4.数学、生活紧密相连,要热爱数学。
0 6
说教材
目录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一 教材分析
一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的数的运算方面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加减法 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初始单 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 重要基础。因此,本单元对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 8
(六)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 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 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通过对 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教学,培养学生认识 到加法与乘法关系,使学生经历数与算 的过程,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加深 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进而产生简化算 式的愿望, 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情感 基础。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 习的兴趣。
学生互评和师评导入新课22分钟探究新知12分钟达标反馈10分钟出示目标22分钟应用新知12分钟课堂总结22分钟三教学活动设计12345613创设情境以观看魔术导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演示刘谦变魔术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今天的学习找信息提出问题开始问题的探索研究为乘法教学埋下伏笔
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
二、评价任务
序号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知道加法算式分为 1.算一算
评一评:在对应的评价 学生互评和师评
相同加数的加法和 ① 2+2+2+2+2+2+2+2=
标准的序号下打√。
1
不同加数的加法。
② 5+5+5+5+5= ③ 1+3+4+6+7=
评价标准: (1)计算正确
④ 3+5+6+1=
1 6
(四)应用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 重、难点,选取了一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 习——课后题第1、2题。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1 7
(五)达标反馈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的题目是课后第 3题数一数,算一算和第6题找规律。由看 图,理图意,理解相同的数连加的特点, 能够用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的算式来解决问 题,并认识“同数连加就是求几个几是多 少”,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做好铺垫。
1 4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给学生准确的学习目标, 这节课需要理解、掌握、知道的内 容,会运用知识解决哪些问题。有 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保证学习效果。
1 5
(三)探究新知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 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表演 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 道一共有多少? 2、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课标
知识 目标
数的加法。 2.知道相同加数连加是 几个几相加。
评价任务1:知道加法算 式分为相同加数的加法 和不同加数的加法。
放
学
教材
习 目
标
学情
3.能用连加算式解决问 评价任务2:知道相同加
技能目 标
题。 4.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几
数连加是几个几相加
扶
个相同加数的和。
评价任务3:能用连加算
理解目 标
式解决问题。
( )个( )相加等于 (2)能说出是几个几
()
相加。
③ 3+3+3=( )
( )个( )相加等于
()
三、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2分钟)
探究新知 (12分钟)
达标反馈 (10分钟)
123456
出示目标 (2分钟)
应用新知 (12分钟)来自课堂总结 (2分钟)1 3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以观看魔术导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 演示刘谦变魔术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今天的学习,找 信息,提出问题,开始问题的探索研究, 为乘法教学埋下伏笔。
5.相同加数的连加,可
放
以概括成是几个几相
加,第一个“几”和第二 个“几”意义是不同的。
评价任务4:知道加数是
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 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 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 少的数学问题
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教学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重难点
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
习态度。
0 6
一
本单元重点让学生体会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简便,从而体会乘法 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其意义。在信息窗1通过“变出了多少朵花”的问题,引出 对同数连加计算的学习,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知识基础。在信息窗2,让学生感 受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繁琐性,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进而引入乘法概念的学 习,并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信息窗3 学习了有关1的乘法和0的乘法,进一 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0 5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加法算式分为相同加数的加法 和不同加数的加法。 2.知道相同加数连加是几个几相加。 3.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是求几 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以及乘法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理解有关1和0的乘法算式的意义。
(二)技能目标
1.能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 2.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3.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4.能将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相互转化。 5.能正确计算有关1和0的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
(一)认知基础
在一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 内的加减法。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学 生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同的数相加,对于 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
0 9
(二)学生认知理解障碍点及解决办法
障碍点: (1)学生初开始接触乘法,对加法和乘法的关系比较陌生, 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2)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受已 有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学生习惯用加减法来理解计算事物,对 于抽象的乘法概念有一定的困难。
板书设计
变花——乘法的初步认识 花: 2+2+2=6(朵) 灯笼:3+3+3+3+3=15(个) 鱼: 4+4+4+4=16(条)
谢谢聆听
说课展示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目录
01
说课标
02
说教材
03
说课时
说课标
(一)学段目标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能准确进行运算; 建立数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发展形象思维与 抽象思维;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0 4
(二)内容标准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 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 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
(2)分类标准合理
⑤ 10+10+10=
⑥ 7+8+9=
2.分一分,并说明理由
分类:
知道相同加数连加 1.填一填:
评一评:在对应的评 学生互评和师评
2
是几个几相加
① 2+2+2+2+2=( ) 价标准的序号下打√ ( )个( )相加等于 评价标准:
()
(1)能正确进行相同
② 5+5+5+5=( )
加数的计算。
0 4
(三)课程标准理解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 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 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数与算的 过程,发展数感,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和加法之 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洁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
0 6
(三)理解目标
1.相同加数的连加,可以概括成是几个 几相加,第一个“几”和第二个“几” 意义是不同的。 2.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 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 3.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才可以改写成 乘法算式。 4.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分别是加法算式中 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积是加 法算式中的和。 5. 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6.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解决办法:创设形象直观,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学习活动 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 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归纳能力。
0 9
说课时
《相同加数连加计算》
一
学习目标
二
评价设计
三
教学活动
相同加数连加计算 1.知道加法算式分为相
评价任务
同加数的加法和不同加
(四)品格目标 1.善于发现,善于总结 2.大胆创新,勇于探索 3.严谨精确、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 4.数学、生活紧密相连,要热爱数学。
0 6
说教材
目录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一 教材分析
一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的数的运算方面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加减法 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初始单 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 重要基础。因此,本单元对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 8
(六)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 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 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通过对 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教学,培养学生认识 到加法与乘法关系,使学生经历数与算 的过程,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加深 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进而产生简化算 式的愿望, 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情感 基础。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 习的兴趣。
学生互评和师评导入新课22分钟探究新知12分钟达标反馈10分钟出示目标22分钟应用新知12分钟课堂总结22分钟三教学活动设计12345613创设情境以观看魔术导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演示刘谦变魔术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今天的学习找信息提出问题开始问题的探索研究为乘法教学埋下伏笔
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
二、评价任务
序号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知道加法算式分为 1.算一算
评一评:在对应的评价 学生互评和师评
相同加数的加法和 ① 2+2+2+2+2+2+2+2=
标准的序号下打√。
1
不同加数的加法。
② 5+5+5+5+5= ③ 1+3+4+6+7=
评价标准: (1)计算正确
④ 3+5+6+1=
1 6
(四)应用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 重、难点,选取了一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 习——课后题第1、2题。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1 7
(五)达标反馈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的题目是课后第 3题数一数,算一算和第6题找规律。由看 图,理图意,理解相同的数连加的特点, 能够用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的算式来解决问 题,并认识“同数连加就是求几个几是多 少”,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做好铺垫。
1 4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给学生准确的学习目标, 这节课需要理解、掌握、知道的内 容,会运用知识解决哪些问题。有 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保证学习效果。
1 5
(三)探究新知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 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表演 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 道一共有多少? 2、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课标
知识 目标
数的加法。 2.知道相同加数连加是 几个几相加。
评价任务1:知道加法算 式分为相同加数的加法 和不同加数的加法。
放
学
教材
习 目
标
学情
3.能用连加算式解决问 评价任务2:知道相同加
技能目 标
题。 4.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几
数连加是几个几相加
扶
个相同加数的和。
评价任务3:能用连加算
理解目 标
式解决问题。
( )个( )相加等于 (2)能说出是几个几
()
相加。
③ 3+3+3=( )
( )个( )相加等于
()
三、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2分钟)
探究新知 (12分钟)
达标反馈 (10分钟)
123456
出示目标 (2分钟)
应用新知 (12分钟)来自课堂总结 (2分钟)1 3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以观看魔术导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 演示刘谦变魔术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今天的学习,找 信息,提出问题,开始问题的探索研究, 为乘法教学埋下伏笔。
5.相同加数的连加,可
放
以概括成是几个几相
加,第一个“几”和第二 个“几”意义是不同的。
评价任务4:知道加数是
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 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 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 少的数学问题
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教学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重难点
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
习态度。
0 6
一
本单元重点让学生体会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简便,从而体会乘法 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其意义。在信息窗1通过“变出了多少朵花”的问题,引出 对同数连加计算的学习,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知识基础。在信息窗2,让学生感 受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繁琐性,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进而引入乘法概念的学 习,并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信息窗3 学习了有关1的乘法和0的乘法,进一 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0 5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加法算式分为相同加数的加法 和不同加数的加法。 2.知道相同加数连加是几个几相加。 3.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是求几 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以及乘法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理解有关1和0的乘法算式的意义。
(二)技能目标
1.能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 2.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3.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4.能将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相互转化。 5.能正确计算有关1和0的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
(一)认知基础
在一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 内的加减法。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学 生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同的数相加,对于 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
0 9
(二)学生认知理解障碍点及解决办法
障碍点: (1)学生初开始接触乘法,对加法和乘法的关系比较陌生, 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2)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受已 有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学生习惯用加减法来理解计算事物,对 于抽象的乘法概念有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