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片段阅读之故事材料解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片段阅读之故事材料解题技巧
【答题妙招】
在片段阅读题目中,有一类题目的材料是在讲一个故事,题干要求针对这则故事回答其说明的道理,在作答这一类题目时,要注意几点:1、就事论事的选项不能选,选项只是对故事的简单概括,这不是说明的道理所在;2、过度引申、无中生有选项不能选,选项所指超出了故事涵盖内容,也是不可以选的。
【例1】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笔下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北风呼呼地刮,想让凛冽的狂风刮走人们身上的衣服,结果行人为抵御寒冷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
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人觉得很暖和,便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徐徐吹动”的南风战胜了“呼呼猛刮”的北风,传达的是以柔克刚、柔可胜刚的道理,即选A。
B、C、D
项所说材料均未涉及,虽是道理,但与材料不符,属于过度引申,所以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
【例2】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因为在所有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总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
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他没有问题了。
”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怀疑和提问总是成功的秘诀
B.好奇心是研究的内在动力
C.得到赏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D.发现问题是不断进步的前提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发现问题是维特根斯坦进步的原因,罗素被超越是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主要讲的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发现问题与进步之间的关系,这与D项说法相符。
A项中的“怀疑”是过度引申;B项中的“好奇心”和“提问题”并不是同一概念,属于偷换概念;C项中的“得到赏识”在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故正确答案为D。
【例3】蜗牛参加了很多次动物运动会,成绩如下:跳高,零;跳远,不到一厘米;短跑,一小时一米;马拉松,到了下一届运动会开幕还没跑完,结果每次都没有得奖,今年,蜗牛参加了攀岩比赛,它速度不快,但却登上了顶峰,获得了冠军。
与这个故事寓意最相符的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答案】A。
解析:本段文字讲述了蜗牛参加跳高、跳远、短跑、马拉松等项目无一成功,且成绩很差,而在攀岩比赛中却以其耐力获得了冠军。
表达了蜗牛是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的,A项“天生我材必有用”表达了这一含义。
因此应该选择A项。
B项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材料中没有这层含义。
C项表示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原文是强调蜗牛攀岩的天分,而非刻苦努力的韧劲。
D项侧重的是缺点,与原文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链接】
【练习1】有一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文学这条路。
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
用功,但做事过于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这个特点后,就建议他改学化学,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
改学化学后,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
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A.父母不应过早代替孩子选择人生道路
B.教师对孩子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人在本质上只有特点而没有优缺点之分
D.善于利用“缺点”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答案】D。
解析:文段用奥托・瓦拉赫的例子说明,孩子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来的“缺点”,只要善加利用,在其他领域可能就会变成优点并获得成功。
A、B、C三项的表达与此无关。
因此本题答案为D。
【练习2】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鼠们在一起开会,商讨怎样才能不被猫抓住。
其中一只老鼠提议,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
全体老鼠欢声雷动:“这个主意太好了!”但当有鼠问,怎样才能将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时,刹那间全体老鼠鸦雀无声。
这个故事所包含的道理不包括()
A.有时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
B.敢想敢做,梦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C.没有方法对应的想法,是没有价值的
D.想法要切合实际,否则就是空想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文段用奥托・瓦拉赫的例子说明,孩子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来的“缺点”,只要善加利用,在其他领域可能就会变成优点并获得成功。
A、B、C三项的表达与此无关。
因此本题答案为D。
2.【答案】B。
解析:这段文字讲述了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老鼠们一起开会商讨怎样不被猫捉住,其中一个老鼠提出了一个似乎不错的想法――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然而在涉及到“究竟怎样才能将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这个具体的操作问题时,大家便全体傻眼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法要切合实际,很多时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因为没有对应的操作方法的所谓想法,注定只是空想。
A、C、D的表述均可从这个寓言中得出,B 项强调要“敢想敢做”,显然与故事意思相悖。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