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要点苏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知识点(八上)
第15章
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2、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血流速度最快。
“把脉”一“脉”指的是桡动脉。
4、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脏。
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
5、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
的场所。
6、心脏是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上面两个分别叫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分别叫左心室、
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控制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瓣——即瓣膜。
7、与心脏相通的血管:左心房——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8、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9、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0、血细胞的类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11、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熟无细胞核。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是红色
的,因为含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12、白细胞: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13、血小板: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14、输血的原则:同种血型相互输。
血型不和,会引起红细胞凝集。
一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
响健康。
15、人的血型一般可分为:A型、B型、AB型、0型。
16、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
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7、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从动脉血转变为静
脉血。
18、肺循环的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推荐学习K12资料
19、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初几天里,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血红蛋
白与氧结合,以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
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人体的泌尿系统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最重要的。
3、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包两部分,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
成。
4、人体血浆中部分物质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全部的葡
萄糖、部分无机盐和大部分水,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送回血液。
5、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再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6、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
黑色素细胞位于表皮深处,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此外还有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第16章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为轴突和
树突。
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到兴奋。
轴突或树突以及外面套着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2、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
3、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做灰质。
脑和脊髓里神经纤维密集的部位色泽白
亮,叫做白质。
大脑的表面是灰质,又叫大脑皮层,具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
大脑内
部是白质,脊髓的表面是白质,起传导作用,中间是蝶形的灰质,脊髓的灰质中有低级的神经中枢。
4、小脑的作用在于协调全身肌肉活动,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
动的调节中枢在脑干里,所以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有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叫做非条件反射。
有些反射是后天的学习
形成的,叫做条性反射。
人类建立对语言、文字所发生的条件反射,这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
6、反射弧是反射发生的神经结构,也就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
它包含五个基本环节: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7、膝眺反射的感受器是膝盖下方的韧带,效应器是大腿肌,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1、眼由眼球和眼球的附属结构组成。
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肌等。
眼球推荐学习K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