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策
略
摘要:符号意识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符号意识的策略,包括引导学生理
解符号的意义、注重符号的运用和训练、创设情境促进符号意识的发展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符号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符号意识是指个体对符号的理解、运用和创造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
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
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符号的认识和应
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培养。
[1]
一、引导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
(一)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
直观教学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像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
象概念和符号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多种
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
例如,在教授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
过摆弄实物或观察图片,理解加号“+”表示的是两个数相加的意思。
(二)通过比较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
比较和联系是指通过将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事物进行比较和联系,帮助学生
理解符号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符号的异同,帮助
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
[2]例如,在教授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减号“-”和加号“+”,理解减号表示的是两个数相减的意思。
二、注重符号的运用和训练
(一)通过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符号运用能力
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小
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符号运用能力。
例如,
在教授除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除法运算解
决问题,从而训练学生对除号“/”的运用能力。
在这个实际问题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信息,然后
要求学生计算购买这些商品所需的总金额。
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苹果每斤
5元,你有10元钱,你想买2斤苹果,你能买几斤?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使用除
法运算来计算购买苹果的数量。
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符
号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符号运用能力。
(二)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符号运用兴趣
游戏和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
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符号运用
兴趣。
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乘法口诀的游戏,要求学生
通过记忆乘法口诀,快速完成乘法运算,从而训练学生对乘号“×”的运用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乘法口诀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乘法
算式的结果。
然后,教师可以将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依次翻开两张卡片,如果
两张卡片上的乘法算式结果相同,学生就可以得到这两张卡片。
通过这个游戏,
学生不仅能够记忆乘法口诀,还能够将乘法算式与乘号“×”进行联系,提高他
们的符号运用能力。
[3]
三、创设情境促进符号意识的发展
(一)通过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生活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小
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例如,在教
授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测量身高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自己和同学的身高,从而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的符号意识。
在这个生活情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教室前的身高尺上,用直尺测量自
己的身高,并记录下结果。
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同学们进行比较,看谁的
身高最高或最矮。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长度单位“厘米”与实际
的身高测量相联系,提高他们的符号意识。
(二)通过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数学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小
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例如,在教
授时间单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计算时间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用小时作为单位,计算自己和同学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从而培养学生对时间单位“小时”的符
号意识。
在这个数学情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家和学校的信息,比如家
离学校的距离等。
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小时作为单位,计算自己和同学从
家到学校所需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时间单位“小时”与
实际的行程时间相联系,提高他们的符号意识。
结论:
符号意识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首先,教师应
引导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通过直观教学和比较联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
的意义。
其次,教师应注重符号的运用和训练,通过实际问题、游戏和竞赛等方式,训练学生的符号运用能力。
[4]最后,教师应创设情境促进符号意识的发展,
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符号
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进敏[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华辞赋, 2019(4):1.
[2] 曾小莲.立足数学课堂培养符号意识——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培养的策略[J].亚太教育, 2022(21):165-168.
[3] 凌朝阳.符号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版), 2018, 000(002):37.
[4] 董翠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