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石瓢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 瓢 之款 式 非 一 致 , 各 种款式 又各 有讲 究 , 虽 绿肥 红瘦 , 但
形 由上而下 , 即 口沿 至 下 部 之 过 渡 尤 其 关 键 。 自 口沿 到 下 部 的 三分之二处为直线 , 忌太鼓 、 虚肥 , 愈挺愈佳 , 此 为 石 瓢 之 骨 力 所 在, 应 显 硬 骨 凌 霄 之 意 。底 部 到 壶 墙 的 线 条 应 自底 部 中 心 往 外
整 体 要 求 盖 面 平 而 挺 。最 忌 中 间 显 隆 起 状 。盖 之 关 键 还 在 于 盖面到盖沿的线条过渡 , 必须 呈 自上 而 下 之 缓 缓 走 势 , 如 此 则
能 显 出 一个 压 字 。 三 、身 筒
身筒外观整体形 制为 一几何 三角 形 ( 亦有 人字称 谓者 ) , 此
漫 谈 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壶
李 文君
摘要: 石瓢造 型简练, 古 朴 大方 , 端庄 稳 重 , 刚 中有 劲 , 敦 实调 和 , 它 以 多个 三 角 形 构 图 , 边 角 转折 锋 芒 毕 露 , 予人 犀 利 畅 快 之 感 。 壶 的
体形, 以 两条 抛 物 线 结合 而 成 , 一 条 从 口到 底 的转 角 处 , 一 条 是 底 中心 到 底 的转 角 处 。
关键词 : 石瓢 壶; 造 型
中 图分 类 号 : J 5 2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4 1 1 5 ( 2 o 1 4 ) 0 8 ~2 l O 一1
紫 砂 石 瓢 壶 是 紫 砂 壶 传 统 造 型 中 具 有 经 典 意 义 的 壶 式 。所 谓 紫砂“ 石瓢 壶 ” , 顾 名思 义 当是 坚硬 如 石 的葫芦 瓢 形 紫砂 壶 。
不 可 能 发 生 这 种 情 况 的 。 因此 , 陶 质 壶 器 的 发 明 与 其 归 结 到 物
质 生 活 中某 种 偶 然 机 遇 的 启 发 , 毋 宁 说 是 对 葫 芦 器 的 一 种 有 意
识 的模 仿 。

当代壶艺界 , 许 多人喜欢仿制“ 子冶石 瓢” , 这种将 “ 瓢” 做 成 概念性的壶形 , 足 以 让 人 浮 想 联 翩 。“ 子冶石 瓢” 壶体 , 巧 妙 地 运 用了三角形 的对 照变 化 ; 身 筒与 盖合 为 一个 大 三 角 , 把 圈 为 三 角, 壶钮 为三角 , 三足也为三角 , 甚至壶 嘴与身筒 , 把 圈 与 身 筒 也 构 成 了虚 的三 角 。 这 些 三 角 形 巧 妙 而 和 谐 地 组 合 在 一 起 , 增 加 了视 觉 的 灵 动 感 , 符合美学对立 、 统一 、 变 化 的法 则 。 在千姿百态 、 形 状 迥 异 的紫 砂 壶 大 家 族 中 , “ 石瓢壶” 的 造 型
如 果 我 们 注 意 到 早 期 陶壶 的基 本 造 型 , 绝 大 多 数 接 近 于 绕 中轴
体形 , 确定壶把的硬和软 , 关 键 地 方 就 是 把 的三 角 处 理 。把 应 依 身筒而 生 , 非强接 于壶 , 不欠 不赘 , 不 张扬 , 不委 顿 , 且 与 流 把 呼 应, 如此壶便现筋 。
石瓢” “ 汉棠石瓢” 。各 家 的“ 石瓢” 似乎都 与“ 瓢 形” 不相吻合 , 尽
管作品 的面貌稍 有差别 , 但其 身筒 呈梯形 , 底 部置 三足 , 桥 形 作 盖钮 , 都是构成“ 石瓢” 的基 本 要 素 , 也是给砂 壶命名 为“ 石 瓢” 的 主要依据 。
之前 , 便 已 具 有 对 于 球 型 器 的源 远 流 长 、 约 定 俗 成 的 特 殊 信 仰 是
历经几 百年 长盛不 衰 , 一 直被 紫砂艺人 们推 崇备至 , 反 复临摹 、


流 嘴 面 应 当平 而 挺 。 从 嘴 面 到 流 体 的边 缘 线 的 角 度 要 清 晰 明朗、 干净利落 , 如有 楞 角 、 菱 角 的处 理 皆不 可 取 也 。
由 嘴平 面 到 流 的 暗 接 根 部 之 前 端 三 分 之 一 处 应 成 直 线 , 如
线旋转的球体葫芦状或半球体瓢 状 , 就 能 理 解 这 一 壶 名 的含 义 。
早期制 陶还没有 发 明轮制 , 只能靠 手工 盘筑 、 捏塑成 形 , 这 种 成 形 手 法 具 有 相 当 的 随 意性 , 容 易 造 成 各 种 丰 富 而 不 规 则 的器 型 。 但事实恰恰 相反 , 几 乎所 有 的 陶壶都 选 择 了单 一 的、 难 度 更 大 的、 严 格 绕 中 轴 线 旋 转 的 成 形 样 式 。显 然 , 如 果 不 是 在 陶器 发 明
此则 能显 秀, 随后 应 渐 渐 舒 展 放 开 , 与壶 身的连接 , 其 意 非 流 接 壶, 其 势 应 由壶 身 引 出相 接 , 若树之新枝 , 浑然 天生 。



、 Ⅱ
制作 、 创新, 并 深 受 紫 砂 壶 迷 们 的 喜 爱 。这 是 由于 “ 石瓢壶 ” 的 壶
式形体饱满 , 盖钮轻巧如江南水 乡的石拱桥 , 直 流 延 壶 腹 弧 度 斜 向上 伸 , 把 则 顺 壶 肩 平 伸 向下 弯 起 , 形状 非圆非方 , 前 后 相 应 大 气有 神 , 造 型 虽 简 却 更 能 在 质 朴 中见 浑 厚 、 无华 中显神 奇 , 实 在 令 人 爱 不 释 手 。如 果 从 美 学 欣 赏 的 角 度 去 观 察 , “ 石 瓢壶 ” 从 形
体看 非圆非方 , 侧 看呈金 字塔 状 , 是锥形 体科学 的截取 , 这 种 形 体视觉最稳定 、 最 憨 厚 。再 用 现 代 美 学 的观 点 欣 赏 “ 石瓢 壶” , 其 整 体 形 态 收放 恰 当 、 线 条流 畅 、 动静结 合 , 简 约 而 不 简 单 。 观 气 韵, 均衡平稳 、 端庄 大方 、 泰 然 自若 、 大智若愚 。
清 代伊 始 , 以“ 石瓢” 命 名 的 紫砂 壶 相 当 多 , 可 以 说 所 有 制 壶 艺人都 做过 , 并 作 为 紫 砂 入 门 的 必 修 课 。其 中 出 类 拔 萃 的 有 “ 曼 生 石瓢 ” “ 子 冶石瓢” “ 石梅石瓢” 以及 极 具 现 代 审 美 价 值 的 “ 景 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