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卷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语文试卷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一、填空。

(1)《沁园春·雪》,作者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名,“雪”是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这种体裁也叫________。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_______”。

(3)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4)填写出《卜算子·咏梅》的小序“________________”。

(5)高尔基是前__________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______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飞翔??飞舞??飞窜)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__________!b海鸥在大海上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________图。

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动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

(2)“望”字在这段文字中的作用是() A.总起B.总括C.统领下文(3)“望”的领起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有()A.记叙B.抒情C.议论D.描写E.说明(5)属于虚写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长城内外”一句的朗读节奏是()A.望长城/内外 B.望/长城内外 C.望/长城/内外(7)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四个不正确,请你找出并改正。

(2分)泥泞.(nìng)猝.然(zú)檄.文(xí)愠.怒(wèn)憎恶.(wù)蠢.笨(chǔn)轶.事(yì)谗.言(chán)号.叫(hào)坠.落(duò)亢.奋(kàng)孱.弱(chán)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词语中有两处书写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2分)魄力咆哮勋章翡翠遗憾鸭雀无声眉梢悼念严竣倒戈怠慢风狂雨骤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堤岸上几百名战士又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形容声音特别大)....,并世无第二人。

(隐藏胆怯之B.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心)C.犹.有花枝俏。

(还),迟迟不敢下手。

(坏名声传下去,永远被人唾骂)D.袁世凯早就想杀章太炎,但是害怕遗臭万年....4. 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A.任弼时在空洞门口憋一口气,一弓身冲入风雨中;一会又水淋淋地跑回来:“主席,骑兵报告,刘戡出去了,目标是我们曹庄!”B.只是,再不曾有一兵一马敢追下山,追到河堤上。

C.章太炎绝过食,决心以死来和袁世凯对抗,他终日用大幅纸,或干脆就在墙上大书“死”字。

D.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

5.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毛泽东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B、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揭示其精神品格。

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练习题

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第五单元练习题一、基础积累(20分)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4分)幸运固然令人羡.( )慕,但战胜n ì( )境则令人惊佩,逆境充满荆棘.( )但也y ùn( )藏着成才成功的机遇。

逆境,使强者变得坚韧.( )聪慧,因之而磨l ì( )意志;逆境使庸者变得卑琐乖戾.( ),因之而委m ǐ( )沉沦。

朋友请相信:“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2、结合文句,理解加点词含义。

(4分)⑴李银桥猝不及防....,眉梢一灼,便闻到燎毛的气味。

⑵警卫排长和卫士不再催促毛泽东走。

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⑷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找出句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⑴主席眉头微蹙,鼻翼到嘴角间有两道严历的斜纹。

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⑶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脑,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⑷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源里。

4、诗文背写(3分)⑴ 《卜算子·咏梅》里,描写梅花傲寒盛开的句子是: , 。

⑵《沁园春·雪》中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⑶同写雪景,各有特色。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 , 。

” 化静为动,气势非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

”以花喻雪,新颖别致。

5、小明写一篇本校篮球比赛的报道稿,连用5个“战胜”,行文显得单调。

你能根据不同的比分,用4个“战胜”的同义词分别替代加点的“战胜”,使行文用词准确又富有变化吗?(4分)在我校今天进行的男篮预选赛中,七·一班以45∶38战胜七·三班,七·八班以56∶45战胜..( )七·五班,八·三班以68∶30战胜..( )八·一班,八·四班以56∶50战胜..( )八·五班,八·二班以48∶47战胜..( )八·六班。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五单元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要如何准备训练题练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4分)(1)刷,汗水立刻从他额头qìn出来。

( )(2)终于,那纸烟燃出圆圆的深红的火头,火头上niǎo niǎo地升起颤抖的青烟。

( )(3)从这图像中去jí取启示吧。

( )(4)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fěi 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 )2.将下列诗句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2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原文默写。

(4分)(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3)《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4) ,。

生活正应像你这样充满音响,波——浪——啊!(蔡其矫《波浪》)4.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毛泽东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B.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揭示其精神品格。

全词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C.《沁园春雪》一词,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D.《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散文名篇,作者还有小说《童年》《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5.用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 )(3分)①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每个人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北师大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4分)(1)刷,汗水立刻从他额头qn出来。

( )(2)终于,那纸烟燃出圆圆的深红的火头,火头上niǎoniǎo地升起颤抖的青烟。

( )(3)从这图像中去j取启示吧。

( )(4)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fěi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 )2.将下列诗句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2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原文默写。

(4分)(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3)《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正应像你这样充满音响,波浪啊!(蔡其矫《波浪》)4.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毛泽东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照料,家里十分困难,她的父亲多次要求她辍学回家帮助操持家务。

假如你是王玲的班长兼好友,打算前去做说服工作。

临行前你将做些什么准备?届时你如何对王玲的父亲说?(5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10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这首词中,词牌是,题目是。

(2分)9.原文填写。

(2分)(1)《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胆怯.(qiè)妖娆.(ráo)稍逊.风骚(xùn)钦.佩(qīng)B.孱.弱(chán)恩眷.(juàn)成吉思汗.(hàn)镶嵌.(qiàn)C.火焰.(yàn)蜿.蜒(wān)轶.事(yì)猝.病(cù)D.悬崖.(yá)横.渡(hénɡ)飞窜.(cuān)深渊.(yuān)2.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2分)(1)刷,汗水立刻从他额头qìn____出来。

(2)终于,那纸烟燃出圆圆的深红的火头,火头上niǎo niǎo________地升起颤抖的青烟。

(3)从这图像中去jí______取启示吧。

(4)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fěi____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3.按原文填写。

(4分)(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正应像你这样充满音响,波—浪—啊!4.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毛泽东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B.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揭示其精神品格。

全词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C.《沁园春雪》一词,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1]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自测题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1)泥泞.()(2)拧.干()(3)喧嚣.()(4)咄.咄逼人()(5)滞.留()(6)踱.步()(7)蠕.动()(8)踉.踉跄.跄((9)蹙.眉()(10)蓦.地()(11)挟.着()(12)屏.住呼吸()(13)堤.岸()(14)猝.然()(15)孱.弱()(16)袅.袅青烟()(17)洗劫.()(18)烟瘾.()(19)亢.奋()(20)溃.逃()(21)愠.怒()(22)妖娆.()(23)稍逊.()(24)风骚.()(25)成吉思汗.()(26)污诟.()(27)蝥.贼()(28)轶.事()(29)太炎殁.()(30)倒戈.()(31)汲.取()(32)飞窜.()(33)憎.恨()(34)水藻.()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划出,并依次订正在下面横线上。

置之死地雅雀无声前俯后仰猝不及防恍若梦中意气用事原弛蜡象略输文彩稍逊风骚分外妖娆穿流不息堂而皇之威武不屈遗臭万年意犹未尽据案大嚼直冲云霄包藏祸心向隅而泣侨装打扮一愁莫展3、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⑴兵不厌诈....⑵蹙.眉⑶更著.风和雨⑷无意苦.争春⑸顿.失滔滔⑹须.晴日⑺略输.文采⑻引.无数黄雄况折腰..⑼稍逊风骚...⑽俱.往矣⑾大诟.袁世凯⑿并世..无第二人4、文学常识填空。

⑴《黄河化险》选自《》,作者是当代作家。

⑵《闲话章太炎》的作者是当代作家。

章太炎,即,中国民主家、家、著名。

⑶《论逆境》选自《》,作者是国家。

⑷《海燕》的作者是国作家。

5、默写。

⑴根据下面的语境,在所给横线上填入《沁园春·雪》中的名句。

欣闻母校的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后,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的说:“,。

”⑵《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天晴的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⑶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两处运用了对比。

一处是消极与乐观情绪的对比,暗示人们所期望的生机勃勃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这两句诗是:,;一处是压迫与顽强态度的对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坚定信念,这两句诗是:,。

北师大版七上语文第五单元

北师大版七上语文第五单元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训练一、基础训练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朱自清、老舍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理想。

B.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

日期要写在署名的下面,靠右写。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答案:C解析:分析:C初次见面用“您好”,好久不见用“久违”。

故选C。

点评: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

①这瘟神简直(横行霸道横行无忌横冲直撞),害起人来一动手就几十个,但走到长着青苔、迷宫似的“胡同区”,他放慢了脚步。

②乔安西躺在油漆铁床上没有力气(动弹活动移动),两眼呆望着荷兰式小窗对面的砖墙。

答案:横行无忌|动弹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

点评: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

本题要求填的有形容词有动词,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天上午,那位忙录的医生皱皱灰色浓眉,把休易叫到过道里。

B.要是她能问起今年冬天大衣的衣袖时行什么式样,那么我对你说吧,她的希望就不是一成,而是两成。

C.但听到这般白痴似的胡想,他连鄙薄带挖苦地叫了一阵。

D.后来,夜幕降临,北风又紧,雨敲打着窗户,也从矮矮的荷兰式屋檐上倾泄而下。

答案:C解析:分析:A”录”应是“碌”,B“行”应是“兴”,D“泄”应是“泻”。

故选C。

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练习检测题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练习检测题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练习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2分)梦幻般的童年时代总有许多可爱的动物相伴随。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跳踉liáng 白痴chī趔趄lièqie 嫉妒dǜB、窗棂líng 自诩yǚ遐想xiá挑剔tīC、缓颊jiá瘟神wēn踹到chuài 高亢kàngD、嗥叫háo 一栋dòng湍急tuān 翘起qiào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分别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4分)足智多谋昂手阔步筋疲力尽如诟如詈旁门左道横行无忌惊心动魄殚智竭力无计可实不屑一顾无以附加苦中作乐自告奋勇凶神恶熬万籁俱寂不速之客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

不速之客:行动不够迅速而迟到的客人。

未被邀请突然到来的客人。

C、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D、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

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组是()(2分)A、《猫的故事》——梁实秋——现代散文家B、《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美国小说家C、《小地主》——周晓枫——当代女作家D、《“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英国作家6、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猫的故事》行文简洁,看似漫不经心,东拉西扯,却字字句句都经细心推敲。

文中大量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

B、《最后一片叶子》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蕴含在故事背后,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感受。

C、《满腔热血已经沸腾》的主人公们目标在不遗漏任何的人员,争取每一个人都获救,发现无端死人时气得失去了理智,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4分)A.硬面饽饽.(bō)值更.(gēng)梆.子(bāng)跳踉.(liáng)B.万籁.俱寂(lài)入垢入詈.(lì)殚.智竭力(dān)嚎.叫(háo)C.自诩.(yú)坍.(tān)塌肇(zhào)祸须臾.(yú)D.窗棂.(líng)缓颊.(jiá)猱.(náo)升霰.(xiàn)弹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4分)A.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B.左道旁门:指非正统的宗教、会道派别。

C.无以复加:形容已到了极致。

D.不俗之客:不受欢迎的人。

3.对本单元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A.《“诺曼底”号遇难记》突出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冷静、指挥有力的崇高形象。

B.在《最后一片叶子》中,我们初见到的贝尔曼是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C .梁实秋的《猫的故事》表现的对动物生命的珍视。

D.《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对周久义和田立业这两个不同个性的英雄牺牲的描写手法是一样的。

4.(2010·四川绵阳)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以前小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自从建了化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污水横流,早已今.非昔比...了。

B.好读书,也要注意选择。

在各种书籍唾手可得....的今天,一些人由于不辨优劣而败坏了读书的胃口。

C.中国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国外产品也同样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我们必须用好世贸组织这根杠杆。

D.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母亲并没有灰心,她对身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加强烈了。

5.(2010·四川绵阳)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筏子》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筏子》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筏子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领悟课文的主题。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学习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明确、拓展练习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相关链接(助读资料,是我们理解课文的前提,所以我们必须细看)1、黄河(Yellow River)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发展。

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另有音乐家、教授、演员等人以此为名。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黄河那汹涌澎湃的气势更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不屈向上的人格。

2.作者简介:袁鹰,原名田复春,又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

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后,曾在中学任教。

1945年底到上海《世界晨报》任记者,1947年初编辑上海《联合晚报》文艺副刊。

其间写了很多反映青年学生生活的小说、散文和诗。

上海解放后,任《解放日报》记者,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工作,曾任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散文世界》主编等。

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秋水》等。

袁鹰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

3.关于羊皮筏子: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

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

远远望去,就像一叶扁舟。

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

三、夯实基础(通过朗读明确字音,词义,为理解课文打下好的基础)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复习题一、填空。

(1)《沁园春·雪》,作者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名,“雪”是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这种体裁也叫________。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_______”。

(3)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4)填写出《卜算子·咏梅》的小序“________________”。

(5)高尔基是前__________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______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6).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飞翔飞舞飞窜)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__________!b海鸥在大海上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a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________图。

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动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

b“望”字在这段文字中的作用是()A.总起 B.总括 C.统领下文(3)“望”的领起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有()A.记叙 B.抒情 C.议论 D.描写E.说明(5)属于虚写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长城内外”一句的朗读节奏是()A.望长城/内外 B.望/长城内外 C.望/长城/内外(7)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 北师大版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 北师大版

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1、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2分)2、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

要求:①句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基本相同;③语意通顺。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理解是什么,理解是。

理解是。

3、某班级举行了一次“走进文学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能帮助他们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①—③题。

①.活动中,有同学犯了一些读音和书写的错误,请你帮助改正。

(4分)(1)某同学的开场白是《致文学》,他读错了两个字:(2分)你(指文学)是广袤(máo)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bó)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

……“袤”应该读成“泊”应该读成(2)某同学摘抄了一段名言,他写错了两个字:(2分)人最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亏……(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字应该改成字字应该改成字②.某同学被名著中的人物感动,写了一副对联。

请你写出对联涉及的人物名字。

(2分)上联:搏命运风浪,巨人谱写英雄乐曲。

(人名:)下联:斗邪恶妖魔,大圣取回西天真经。

(人名:)③.某同学阅读一首古词,出了两道习题,请你完成。

(4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北师大版七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2.2

北师大版七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2.2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2015.2.2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骸.骨(hái)弱肉强.食(qiáng )点缀恣态万千B、哀号.(háo)窸窣.作响(sū)喑哑更胜一筹C、喧嚣.(xiāo)断肢.残腿(zhī)劫掠惊慌失错D、篡.夺(chuàn)隐隐..约约(yǐn )畅谈连续不断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妥当的一项是( ) (2分)(1)场面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的神话。

(2)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到这微弱的声音。

(3)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顿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

休斯顿地面中心也高兴地他们的成功。

A、奇异捕捉庆贺B、奇异捕猎祝贺C、奇幻捕捉祝贺D、奇幻捕猎庆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C、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4、请指出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4分)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高积云……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C、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D、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5、七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 3 分)闯红灯原因有急事看到没有车看到别人闯习惯了闯红灯人数12 86 369 84(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

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帮助他修改。

(3分)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

第五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标准、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2分〕梦幻般的童年时代总有许多得意的动物相伴随。

2.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跳踉liáng 白痴chī趔趄lièqie 嫉妒dǜB、窗棂líng 自诩yǚ遐想xiá挑剔tīC、缓颊jiá瘟神wēn踹到chuài 高亢kàngD、嗥叫háo 一栋dòng湍急tuān 翘起qiào3.以下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分别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4分〕足智多谋昂手阔步筋疲力尽如诟如詈旁门左道横行无忌惊心动魄殚智竭力无计可实不屑一顾无以附加苦中作乐自告奋勇凶神恶熬万籁俱寂不速之客4.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方法来做。

B、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

不速之客:行动不够迅速而迟到的客人。

未被邀请突然到来的客人。

C、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对待。

D、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

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5.以下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组是〔〕〔2分〕A、?猫的故事?——梁实秋——现代散文家B、?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美国小说家C、?小地主?——周晓枫——当代女作家D、?“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英国作家6.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猫的故事?行文简洁,看似漫不经心,东拉西扯,却字字句句都经细心推敲。

文中大量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

B、?最后一片叶子?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蕴含在故事背后,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感受。

C、?满腔热血已经沸腾?的主人公们目标在不遗漏任何的人员,争取每一个人都获救,发现无端死人时气得失去了理智,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北师大版).doc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北师大版).doc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北师大版)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A.趔趄..(liè qiè)夤.夜(yín)殚.智竭力(dān)B.坍塌..(tān tā)霰.弹(xiàn)万籁.俱寂(lài)C.莴苣..(wō jù)窗棂.(línɡ)如诟.如詈.(ɡòu lì)D.邋遢..(lā tà)猱.升(ráo)凶神恶煞.(shà)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A.呐闷颤抖苔藓错综复杂 B.穿梭须臾数落转弯抹角C.船桅剖开窗槛唠唠叨叨 D.猝然酣睡肇祸声色俱厉3.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乔安西在胡思乱想,把自己比做一片弱不禁风....的藤叶。

B.医生称这位客人为“肺炎”,这瘟神简直横冲直撞....,害起人来一动手就是几十个。

C.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

D.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一声一声地叫起来。

4.填入下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_____________。

A.尊严就是勇猛 B.尊严就是盘旋C.尊严就是飞翔 D.尊严就是羽毛5.下面对“最后一片叶子”的含义,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琼珊而言:表层义:叶子的飘落。

B.对琼珊而言: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

C.对琼珊而言: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D.对贝尔曼而言: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绝笔”6.选出对本单元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A.《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又名《最后的常春藤叶》。

B.欧·亨利、莫泊桑、马克吐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沁园春·雪》,作者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名,“雪”是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这种体裁也叫________。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_______”。

(3)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4)填写出《卜算子·咏梅》的小序“________________”。

(5)高尔基是俄国__________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_____童年_____》《_____在人间_____》《___我的大学_______》。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____春__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6).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飞舞)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___飞翔_______!
b海鸥在大海上____飞窜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a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____冬雪____图。

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有____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____________,属于动态描写的有________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_______。

b“望”字在这段文字中的作用是()A.总起 B.总括 C.统领下文
(3)“望”的领起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有()
A.记叙B.抒情 C.议论 D.描写E.说明
(5)属于虚写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长城内外”一句的朗读节奏是()
A.望长城/内外B.望/长城内外C.望/长城/内外
(7)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夸张对偶)
②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对偶)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比喻)
④欲与天公试比高。

(拟人)
(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词中起了______承上启下的过度__________的作用。

(9)“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的,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的感受怎样?
三、下面各句中的破折号各属哪种用法?将选中的答案的字母填入各句后的括号内。

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
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
E.表示强调;
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
2.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3.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C.表示声音的延长;)
4.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5.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6.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
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7.——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四、比喻与象征有联系又有区别。

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象征,象征体(或象征义)和本体之间也有相似点。

说它们有区别,是因为:比喻和象征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象征则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从具体运用上来说,比喻主要表现在造句上,它往往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而象征主要表现在篇章上,它往往是一段、几段乃至全篇。

二者的作用也不一样:比喻的目的是把事物说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便于人们理解和感受;象征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表现人的品质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目的是激发人们的感情,使人们深刻地认识这些本质特征。

我们学过的《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井冈翠竹》都用了象征手法。

(一)《海燕》也用了象征手法,分别指出下列形象(或情景)各象征什么。

1.海燕——
2.海鸥、海鸭、企鹅——
3.乌云、雷鸣、闪电——
4.大海、波浪——
5.暴风雨——
6.整个海上景象——
(二)本文不少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看下列比喻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并用“ ”标出本体,用“——”标出喻体,在比喻词下加“·”。

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2.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
3.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
4.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
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