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平面—住宅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居室2.4×3.3m
2.4×3.6m
2.7×3.3m
2.7×3.6m
设计要点
为了充分发挥卧室面积的使用效能,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床 位沿内墙布置的可能性。 卧室面积小,不宜设置阳台,朝向好的大、中卧室可设阳 台。
主卧室布置示例
次卧室布置示例
2、起居室 起居室是家庭成员交流、团聚、活动的场所。我国经历了卧室 兼起居室,小方厅起居到独立设置起居室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居民 生活方式的不断进步。 “大厅小卧”的设计仍然是主流。 起居室的设计要点 有足够的面积,留有宽松的活动空间 起居室的开间:不低于3.6米(净尺寸),轴线宽度不低于3.9米
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公私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
公私分区
动静分区
合理分室 将不同功能空间分别独立出来,避免空间功能的合用与重叠。 功能空间的逐步分离过程,也就是功能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保证私密性——避免“对视”,保证隔声; 提高安全性——保证安全设施; 居住健康性——保证居住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布局灵活性——住宅内部空间组合和设备设施要考虑功能 变化的灵活性。
· 选择合理的朝向 ——是保证住宅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 日照与风向是主要因素 提高居室的南向率,除南方地区。 起居室、主卧室——日照充分
利用平面凹凸组织对角通风
控制户内噪声——环境噪声控制,提高围护结构隔声能 力,避免不良组合。 厨、卫——邻近噪声源 除注意房间的组合来控制噪声干扰外,也可以在户的 设计中适当布置一些能起到“声闸”作用的小空间,如走 道、门斗等,“不宜开门见山”。
常用的开间尺寸:轴线尺寸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
起居室的面积:12-40 平方米 单独设置的面积较小
起居室
书房
餐厅
3、书房
在有条件的住宅套型中,可将工作学习空间从卧室分离出来,形 成半独立或独立的房间。 面积参照小居室考虑,开间不低于2100mm
4、餐室
面积不宜小于5平方米,开间不宜小于2100mm
常为开间宽度。
· 排水问题: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地面低于室内地面30-150mm。 · 拦板高度:低、多层≥1.05m,高层≥1.1m,安全性问题。 · 绿化:阳台的绿化,丰富立面造型。
露台:
· 洗衣房的设计: 卫生间兼做洗衣房、厨房兼做洗衣房,设置服务阳台上,单独做家务 室的时候,应与厨房等服务性空间联系紧密。
娱乐室的设计: 家庭进行游戏、娱乐、休闲的空间。家具设施一般有棋类、牌类用的桌 椅,电子游戏类用的电脑及配套设施和相应的桌椅等。面积6-9m2 健身房的设计:
健身空间的大小应结合健身活动的内容来确定,小到5m2、6m2,大到 20m2,可结合住宅的起居室、阳台等空间设计。
层高与室内净高
1 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0m。 2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 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厕所单独设置时,其净空也要符合要求,当门外开 时为900*1200,当门内开时为900*1400。
交通部分的布置与分析 户内交通与户外交通
户内交通——门斗或前室、走道、过厅、户内楼梯 ▲室内楼梯:800~900mm宽 220~240mm×190~200mm ▲套内入口前室(玄关) 起到缓冲与过渡的作用,对于隔声、防寒有利,净宽不宜小于1.20m; 最窄净宽不低于 750mm
创造多种多样的居住组合形式
1、台阶式住宅 自然台阶、人工台阶
注意:
不能光考虑外型,而要与各套型空间相协调。 ●结构要合理 ● 对于北方地区来讲,每一个局部屋顶都要做好保温防水 构造处理。 ●层层收退,易造成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设计时要作好 遮蔽处理。 ●注意垂直交通的位置设置要合理。 ●每户露台的尺寸要综合结构和经济的合理性来确定。 ●注意露台与住宅单元的不同组合,创造防尘、遮阳、视线 干扰小的户外活动空间。
2.8m层高——260×175mm 3m层高——260mm×166.7mm
其它部分的布置与分析
一、贮藏设施 套内吊柜净高不应小于0.40m; 壁柜净深不宜小于0.50m; 设于底层或靠外墙、靠卫生间的壁柜内部应采取防潮措施; 壁柜内应平整、光洁。 可进入式储藏间
二、阳台 底层的设计很重要,设阳台,或设小院。 底层的跃层式很受欢迎,有别墅的感觉。 院门——小院——起居室——其它房间 同时也强调了空间的序列 阳台:其它层住户与大自然的联系媒介点——阳台 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阳台应开敞,立面形态丰富,虚实对比 强烈,各种栏杆的造型应讲究一些,注意高度安全性要素。
3、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4、阳台面积应按结构底板投影面积单独计算,不计入每套使用面积 或建筑面积内。
户(套型)的组合设计
我国城市住宅设计采用较多的是户——单元——住栋的设计。多层、 高层住宅一般围绕楼梯和走廊来布置户型,形成单元,再以单元为标准 段进行组合,形成居住组团或小区。 影响户的设计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的生活要求,二是住宅所在的 自然环境。 一、住宅户型设计要求 合理性——适当组织不同的套型,满足不同居住者的需求;
●
北京台阶式住宅 3.6m×3.6m
住宅的功能与组成
居住部分 行为单元 辅助部分
交通部分 “套”是指家庭独用的空间范围,是家庭生活所依托的基本物质 单位,在这个范围内,应具备为满足家庭生活所必须的活动空间。 “套型”(户型)则是为了满足不同人口规模、结构及生活需要 的这个基本物质单位(室)的组合类型。 居住水平高——每一个行为单元的功能要尽可能的单独,功能 划分也越细——房间也越多。
分为
生活阳台——居住部分使用——起居室、居室、接受阳光、 凉晒、养植、小憩、眺望、乘凉 辅助阳台——存放物品、炊事,现在辅助阳台的功能减 弱有的甚至不设阳台,北立面的设计要考虑好。
· 种类:挑阳台、凹阳台、半凹半凸阳台、转角阳台、封闭式阳台 · 出挑长度:1000~1800,放躺椅或折叠床≥1200,晚餐1500,出挑宽度通
· 帷幕 · 家俱 · 玻璃
辅助部分的布置与分析
一、厨房 功能:炊事(兼有进餐或洗涤)是家务劳动的中心所在,家庭主妇在厨 房内的时间占家务劳动的2/3。
厨房设计的基本要求:
1.有适当的面积——满足设备及操作要求 设备
空间尺度
操作方便
贮藏
2.设备的布置及尺度要适宜于操作 3.有良好的室内环境,有利于排除有害气体及保持清洁 4.有利于住宅户内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 分为:餐室厨房 炊事 使用面积:≥5~6m2
把储藏室与走道合并设计,增加走道的空间利用率。
套间式
餐厅和起居室穿套、书房和 主卧室穿套、餐厅和厨房穿 套。 以前“居住过厅”——起居与 进餐相结合,在面积较小的情 况下采用。现多数采用的是餐 厅-起居室南北向贯通的手法。
户的设计中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是影响户的设计的重要因素,恰当地选择朝 向、组织自然通风、调整日照、选择围护结构,才能创造 良好的户内微小气候。 自然通风 户内气流——居住部分气流和辅助部分气流(厨房、 卫生间)南方地区要求明厨、明卫,外墙面凸凹变化剧烈, 但在北方地区较为不适应,北方地区要求节能,故墙面一 般都取直,很少做大的凹凸变化。 对通风来讲:门窗相对应通风畅,要注意气流途经的 空间层次以及空间的大小变化。 进深较大的住宅——内天井(在南方地区) 天井 → 热压原理 穿堂风→风压 一般来讲:风压 > 热压
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 高不应低于2.10m。
4 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应低于1.90 m,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1、住宅标准总建筑面积,按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邻界墙轴 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按保温层外表 面计算; 2、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住宅的空间构成模型与住宅功能组合关系
居住部分的布置与分析
居住部分是住宅的核心:起居、休息、学习(饮食、家务)
居住部分的组合不仅要研究其组合方式使家庭生活的相互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 同时也要研究房间的面积、形状、门窗与墙面的位置及尺寸、行为单元的布置等, 使有限的面积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
1、 卧室(主卧室、次卧室、客房以及保姆室)
▲通往卧室、起居室(厅)的过道
户内房间的联系枢纽,避免房间穿套,并相对集中开门位置,减少起居室 墙上开门数量
通往起居室、卧室,净宽不应小于1m;
通往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0.90m,过道在拐弯处的尺 寸应便于搬运家俱。
公共交通——门厅、公共楼梯、公共走道、电梯
楼梯——2.4m×4.8m 2.7m×4.8m
形状的重要性: 面积相同,平面尺寸不同,布置同样内容的家俱效果是不同的。尺 寸紧凑的小居室,尽可能横向布置,使用方便。 *长宽比在1:1.5以内为宜。
层高要求:≤2.8M
门窗家俱布置原则: 房间的门窗及墙面尺寸对室内家俱布置也有很大影响,门窗位置 不仅影响靠墙布置家俱的灵活性,而且也决定了室内的交通线。
进餐
工作厨房:仅安排炊事活动 ≥3m2 厨房设备按操作流程的布置有四种 一字形 二字形 L形 U形 当今厨房设备现代化、综合化趋势,紧凑、简洁、方便、卫生,“L” 形布局有利于减少人的体能消耗。 二、厕所、卫生间 三件卫生设施的卫生间 卫生间为避免使用矛盾采用大便器一间,脸盆、浴盆一间或脸盆一间, 大便器、浴盆合用一间。 设计原则: 1.布置紧凑,尽可能减少人的体力消耗。 2.注意防水、排水,并便于清洁,地面的材料、水流的方向、坡度和高差。 3.通风,最好外窗直接通风与采光(南方地区,墙面的凸凹变化),暗卫生 间、通风道与排气扇、靠门进风设百叶与门缝,排气口设在贴近顶棚的位置。
大、中、小三种面积的居室、家俱系数:大——≤0.5,中、小≤0.55,大居室 为12.5~15m2 ,中居室为8.5~10m2 。小居室为6.5~8m2 ,大、中居室净宽3.0是适应 性较强的尺寸,小、中居室净宽2.4(2.1)是适应性较强的尺寸。 大居室净尺寸3.0×4.2m 中居室净尺寸3.0×2.7m 小居室净尺寸2.1×3.0m 对应的轴线尺寸为: 大居室3.3×4.5m 中居室3.3×3.0m 3.6×4.5m 3.3×3.3m 3.3×4.8m 3.3×3.6m 3.3×5.1m 3.0×4.5m 3.0×3.0m 2.1×3.3m 3.0×4.8m 3.0×3.3m 2.4×3.0m 2.4×3.3m 3.3×4.8m
· 房间门洞口宽度≥900 mm,高度≥2000mm, 靠墙角,留出适合放床的 墙面宽度
· 壁柜门设在房间门后
· 阳台门洞口宽度≥700 mm,靠一边或开在开间中部 · 套间门宜靠近外间门,减少室内交通面积
· 起居室的墙面减少开洞的数量,并注意洞口安排相对集中
· 床不宜对门布置,也不宜布置在靠窗处
居室空间划分也可采用比较灵活的空间组合
二、户内空间组合 用交通空间将居住空间与辅助空间组合成有机的整体,提高平 均每户居住空间数量指标的方法: 化交通空间为居住空间 走道式或套间式两种组织方式 走道式 将走道放宽而成“小方厅”。
在严寒地区和居住水平较高的地区的住宅在进户处组织衣帽厅、 “玄关”,避免“开门见山”,形成一过渡性空间,增加了空间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