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网投资经济效益管理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网投资经济效益管理及措施
摘要:认真抓好电网工程的经管理方面的工作,是控制电网投资,同时也是提
高公司收益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它贯穿于电网建设的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
方方面面之中,需要从建设的全寿命、全周期来实现对投资的合理控制。
在今后
的工作中,应按照科学的标准,合理评价工程技经指标,有效的控制工程投资,
努力降低电网工程建设成本,建设“一强三优”的坚强电网,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电网投资;经济效益
一、加强工程技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输变电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工作涉及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涉及
到工程建设外部环境,是实现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工作。
如何降低工程成本、运营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是影响投资效益和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增强控制电
网工程造价的责任感、紧迫感,提高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加
强造价管理,是企业发展自身的需要和内在的要求。
所以无论从社会公众、社会
企业责任要求还是公司自身的发展的需要来看,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都具有重
要的意义。
二、强化电网投资管控能力
1、重视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控制投资规模
可行性研究在基建项目前期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项目投资决策及
编制任务书的基本依据,可有效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等浪费,实现项目经济效
益最优化。
因此,高度重视可行性研究,控制投资规模对企业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要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准则,按照实际情况分析和比较各种方案,并做出真实评价,然后确定最佳方案。
在研究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行性研究
应达到和遵循质量和深度的标准要求,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产业和技术政策,规
范电力部门的规章制度,做到内容完整、文件齐全,对工程造价项目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满足企业发展投资项目决策的要求。
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实现经济效益是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其通过有效地组织、计划、协调和控
制等方面组合和优化生产要素,并对内外部施工进行合理配置,均衡项目施工生产,不断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因此,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则需要认真分析生产要素以及强化其管理制度。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即在项目建设时,适量、适时、位置适宜地配备来
满足施工需要;2)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对劳动力、材料等多种要素进行恰当合
理的搭配和协调,发挥其在项目建设中最大的功能和作用;3)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整合各方面积极因素,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3、控制项目成本,避免浪费有利资源
项目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而控制项目成本则对这些方面进行
严格指导、监督和控制,平衡各项生产费用,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保证
成本目标的实现。
在项目建设中,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建立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基
础上,并以此为核心,应努力遵守成本最低化、动态控制、全面成本控制等各个
方面的原则,达到使用成本合理,实现全企业、全员的成本管理,做好项目成本
的全过程控制的目的。
4、建立并强化投资管理,减轻企业还贷压力
为减少项目成本,缓解公司经营压力,一方面要对资金计划和投资计划分别
进行指导操作,在资金计划管理层面上需充分考虑资金节余,认真确定申请条件,以免存在不必要的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在投资计划层面上,要重点体现在指导作
用上,便于实施项目建设时提前安排和全面落实。
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电网基建
项目新开工管理的规定执行,准确落实项目建设的开工条件,并对开工计划分批
申请落实,以便控制投资节奏,合理安排和运用资金,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生产
需要。
另外,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对项
目建设进行管控。
三、投资管理增加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
1、加强中国经济的导向作用
投资管理优化原则明确表明:公司制订投资计划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投资效益
和企业经济效益。
具体说来就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主要由投资总盘及结构确定和
大型项目排序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牢牢把握公司整体目标这个大局,通过
运用统计回归法合理预测投资预总盘及公司的财务能力区间值。
围绕公司具体经
营目标,如售电量、电网安全、到龄资产等重要指标,提出投资预总盘的合理值。
从而给出各专业条线部门和下级单位上报项目时提供投资金额上限的参考值,检
验公司投资的可行性。
与此同时,财务部以售电量、留存收益和净利润作为输入
条件,提出初步的公司投资能力区间值。
准确量化公司在具体经营目标下的投资
能力及其可操作性。
其次,通过调研提出以“经济导向”为目标的项目排序打分方法。
保证在资金紧缺、效益欠佳的严峻形势下,本部管理的基建、更改类资本性
支出项目有比较全面的排序方法。
从而实现对部门项目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必要
性与可行性的全面衡量,使得投资计划一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
2、加强中国电网的智能管理
以强大的ERP系统为支撑,囊括了从项目研发到工程转资流程中关于投资、
财务、工建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
公司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和功能,通过智能化的系统操作保障流程补漏评估方式的实现,不仅提高了系统利用率,而且解放了人力资源,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首先,挖掘开发系统中存在的
信息资源固化比对方式。
比如在“工程造价规范”工作模块中,设计同行业的单位
工程造价比对表,将同项目的工程单位造价计算并汇总。
通过系统取得各项工程
决算数据和工程类型参数,自动生成核对后的单位工程造价比对表。
其次,匹配
系统的有效资源,科学提供监控内容,落实责任制。
比如在“资金支出与工程进度匹配”工作模块中,对资金支付超出或落后于进度的情况进行严格监测。
其系统操作为:从SAP系统中选取资金支付信息,从一体化的建设体系中选取工程重大节
点信息,使两者在信息平台上构建对应关系并生成相关报表。
3、优化中国资源配置,提高提升电力投资效益
优化中国资源配置,提高提升电力投资效益,应该按照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
子里的投资原则,合理分配投资。
为突出各供电公司的电网需求热点,公司在具
体分配基层投资中的增容投资时,将供电公司进一步细分成254个地块,以此为
标准来科学量化分析电网的现状与发展潜力。
做到重点区域重点投资。
这样一来,那些处于电网发展成熟、组装先进且平均负荷相对较低的市区供电企业的具有隐
含负荷热点问题的个别地块也不会被平均负载较低的总体状况所掩盖。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中国在电网投资力度得到了不断的加强,特高压电网
也实现了加速。
但中国电网建设中还存在着“设计深度及预算编制工作有待深化;
监理单位的投资控制存有短板,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相关中介素质有待加强;配套政策缺乏,重复建设频出”等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即必须加强中国经济的导向作用,加强中国电网的智能管理,优化优化中国资源配置,提高提升电力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范明天,张祖平.中国配电网发展战略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赵俊光,雷波,聂崇峡.等.投资效益分析法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推广[J].电力建设,2008.
[3]胡青.浅议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经济调度[J].中国电力教育,2009.
[4]王榕.构筑电网安全的绿色屏障[J].云南电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