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05022_十年擘画踏征程_奋楫扬帆再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ecial Report ·专题报道
35
Ten Years of Creating, Journeying, Setting Sail, and Making Progress- 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十年擘画踏征程 奋楫扬帆再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综述
□ 闫薇By: YAN Wei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社会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对于社会工作而言,也是砥砺奋进的十年。
十年来,社会工作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以法治为保障、以制度为根本,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健康发展,厚植发展优势、扩大规模队伍,在改善民生保障、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建设、夯实党执政基础等方面发挥出专业优势。
更完善!几十项法规政策驱动发展引擎十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注重顶层设计,注重规划标准引领,几十项政策法规对发展社会工作、发挥社会工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让社会工作开展各项服务有身份、有底气。
——社会工作“入法”步伐显著加快。
反家庭暴力法、社区矫正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对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做出规定。
广东广州、汕头、珠海等地出台了社会工作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
合法化的社会工作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保障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专业作用。
——“中央政策+综合政策+领域政策+专项政策”形成全方位保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多个中央文件对发展社会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等综合政策完善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奠定了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基础。
《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助推相关领域社会工作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民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等专项政策,让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社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就显著。
民政部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和9项行业标准,涉及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社工项目绩效评估、社会工作督导等方面。
各地也制定了有关社会工作伦理,残疾人、老年人、社会救助、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等规范,为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提供了重要技
术支持。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6
专题报道·
Special Report 十年间,综合政策引领、专项政策配套、地方政策支撑、行业标准规范的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引领社会工作发展行稳致远。
更坚实!160余万专业人才打牢发展根基
十年来,通过职业水平考试、学历学位教育、在职在岗培训“三位一体”培养方式,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160余万人。
这支队伍,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也让社会工作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
——社会工作学历教育数量质量持续提升。
从2011年年底至2022年7月,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专科院校从40所增加到70所,本科院校从269所增加到328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院校从58所增加到183所。
还有22所院校自主设立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博士点,其中社会工作博士点5所,社会工作博士研究方向17所。
由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构成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近4万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影响力持续扩大。
自2019年以来,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十余万人的数量递增,2022年报考人数接近90万人,已跻身国家较大规模人事考试行列。
截至2022年9月20日,全国共有92.9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72.4万人、社会工作师20.5万人、高级社会工作师约400人,形成了初中高级相衔接的社会工作人才梯队。
——社会工作培训形式、范围和层次持续更新。
以中央组织部支持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项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专项培训引领,各地根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级、分类别、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工作培训,制定了继续教育、督导培养等制度,并积极引入线上教育,持续扩大社会工作培训的覆盖面。
“十三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培训社会工作从业人员50万人次。
十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素质稳步提升,在困难群体救助、
基层治理、儿童保护、养老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专业作用。
更普及!2万多个社工站搭建服务网络
十年来,中央和地方以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
专业机构培育、行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社工岗位开发持续扩容。
2016年10月,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率先在民政领域、民政范围开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并积极推动青少年事务、社区矫正、禁毒戒毒、卫生健康等相关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
截至“十三五”末,在城乡社区、相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开发设置了44万多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为广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平台载体。
——社工机构数量日益增多。
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减免税收、降低登记门槛等措施,各地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5万余家,涵盖省、市、县的地方性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达1200余个。
——基层社工站(室)发展迅猛。
经过广东“双百计划”和湖南“禾计划”的先行探索,民政部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心理健康、人际和谐、
社会参与等的渴望,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为社会工作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Peopleʼs aspirations for a better life, as well as their desire for mental well-being, interpersonal harmon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mong other things, serve as an endless source of motivation for the growth of social work. The capacity for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its deepening modernization has created a more extensiv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work.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Special Report ·专题报道
37
2020年10月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
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已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2.3万余个,覆盖率超过60%,5.8万名社会工作者驻站开展服务。
同时,在城乡社区、相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科室、中心)约6.4万个。
十年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初步形成了广布城乡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让社会工作服务更普及、更便捷,服务效能更高。
更广阔!十几个服务领域开创基层治理新局十年来,通过试点示范、分类指导、健全机制等方式,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得到极大拓展,构建了多层次、分领域、广覆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以“服务型治理”开创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心工作。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工作中,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服务大局。
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做好因疫情封闭或管控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保障和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链接志愿者、公益慈善资源、社区社会组织等力量联合抗疫,守严守牢社区疫情防线,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众多服务领域全面推开。
社会工作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障人士、社区矫正对象、戒毒康复人员和优抚安置对象等群体和城乡社区、社会救助、家庭、学校、医务、企业、信访、灾害
应急、工会等众多领域的服务全面展开,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效果都有极大提升。
民政部多年来持续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推动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加速了中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进程。
——服务特殊群体的作用更加彰显。
社会工作者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社会支持、能力提升等帮扶服务;为困境儿童等未成年人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力构建“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全面参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有效回应老年人需求,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工作者还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环境适应、权益维护等服务,促进社会融入;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药物滥用人员纠正行为偏差,回归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协助村民成立社会组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开展文化保育行动,参与村庄治理;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打造新型基层治理新机制。
现在,越来越多的服务场域能够看到社会工作者忙碌的身影。
他们扎根基层沃土,输出专业服务,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温情、更有品质、更有尊严。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心理健康、人际和谐、社会参与等的渴望,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为社会工作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未来,我国社会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历史机遇,秉持专业精神,永葆创新实干作风,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断发挥专业作用。
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
打造新型基层治理新机制。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