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生产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产工艺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原材料贮存、原材料计量和混凝土搅拌三个部分组成。
(一)工艺布置
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工艺布置主要由原材料计量系统(特别是骨料计量)的形式而确定,目前主要有塔楼式布置、拉铲式布置和皮带秤式布置等三种。
(二)生产工艺流程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从整体上看没有太大的区别。
它的基本部分为:供料系统、计量系统、搅拌系统、电气系统及辅助设备。
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计量系统
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重量计量。
1、砂和石的计量
砂和石的计量布置在地面(或较低的位置)计量后再用皮带机送至设在搅拌机上方的中间仓内,有的砂石采用叠加的方法,即砂和石在同一计量斗内计量,生产时先将砂(或石)计量到规定(设定)值后,在自动切换,进行另一种料的计量。
2、水泥和掺合料的计量
水泥和掺合料的计量设在搅拌机上,按分别计量。
3、水计量
水计量设在搅拌机上方,本生产线采用重量法计量。
4、外加剂
外加剂原液计量后计量好的水一起加至搅拌机。
(四)搅拌机
搅拌机应采用符合《混凝土搅拌机》GB/T 9142-2000标准规定的固定式搅拌机,目前卧轴式搅拌机之中的双卧轴比较适合于搅拌混凝土生产。
二、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技术要求
(一)骨料堆场
骨料堆场的地坪应采用混凝土铺成,并有可靠的排水功能,雨水不积水。
(二)筒仓
每一台搅拌机一般配置5个筒仓,分别存放水泥和矿物掺合料。
通长情况下,筒仓的容量在100-300吨之间,200吨左右。
每只筒仓应有醒目的标志,标明其所存放的原材料的品种。
在每只筒仓的进料口也应有与筒仓相一致的标志,必要时进料口可加锁,并有专人负责进料管理。
筒仓还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防止原材料受潮。
为了防止筒仓内部起拱造成出料不畅,一般在筒仓锥体部位设置高压空气进气口用于破拱。
筒仓的出料通常采用螺旋输送机。
在螺旋输送机和筒仓之间应设有闸门,这有利于螺旋输送机的维修和保养。
三、配料系统技术要求
配料系统主要有水泥、水、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进料设备(相对于搅拌机来说)、计量设备、卸料设备和控制设备等组成。
(一)配料系统自动控制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配料系统应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
当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输入计算机后,原材料的上料、计量、搅拌、卸料、数据采集和信息储存全部由计算机和操作。
(二)配料速度
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搅拌机每搅拌一个周期约1.5min,其中搅拌时间约40s,因此配料速度要与生产要求相适应。
实践证明配料速度直接影响搅拌机的产量,工艺设计时一定
要经过正确的计算。
在计量料斗和搅拌机之间设置一只中间料斗是合理的,这样可保证配料速度和搅拌机生产能力的发挥。
(三)计量精度
1、计量精度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混凝土各原料的计量应按重量计。
3、为了保证计量精度,应选择合理量程的计量装置,通常情况下生产时的计量值应在计量装置额定量程的20%—80%之间。
(四)计量装置的检定和校准
1、计量装置的检定
计量装置必须按规定由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周期按有关规定执行,当计量装置经过大修或搬迁后也要进行检定。
2、静态计量装置校准
静态计量装校准由生产部门进行,试验室参与。
正常情况下每季度或每月一次。
3、动态计量装置校准
动态计量装置校准由搅拌站操作人员下生产时进行,生产时应及时检查原材料设定值与实际计量值的误差,以便及时调整,使原材料的计量误差符合表一的规定。
(五)计量记录
1、混凝土配合比是成熟的,经过试验或应用证明按照所涉及的混凝土配合比能生产出合格的混凝土。
2、生产内涵图所用的原材料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且满足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3、出厂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实际数量是与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相一致的。
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掌握预拌混凝土的实际情况,要求能逐盘记录混凝土实际计量值。
因此计量记录不仅反映混凝土搅拌系统的计量精度,更能反映出混凝土的实物质量是一项重要的质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