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TPM的必要性(原创)

合集下载

与班组长谈TPM管理

与班组长谈TPM管理

与班组长谈TPM管理引言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重要的生产管理方法,它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和损失,实现生产设备的持续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作为班组长,了解和掌握TPM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将对我们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TPM管理的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我们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应用TPM管理来改进生产效率。

重要性TPM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和改进设备,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减少生产中的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2.改善产品质量:TPM管理强调预防性维护和设备保养,通过消除设备故障和停机的可能性,减少产品质量问题和缺陷。

3.提高员工参与度:TPM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主动参与设备维护和改进工作,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4.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降低维修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寿命和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方法实施TPM管理需要以下关键步骤:1.设备评估:首先,我们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评估,了解设备的状况和性能,确定需要改善和提高的方面。

通过设备评估,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确保TPM管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培训和教育:TPM管理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因此,我们需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TPM管理的原则、方法和工具,并学会如何应用TPM管理来改善工作和生产效率。

3.制定维护计划:根据设备评估的结果和实际需求,我们需要制定维护计划。

维护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改进工作等内容。

通过制定维护计划,我们可以确保设备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维护,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4.设备改进:TPM管理也强调设备的改进工作。

我们应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定期组织改进活动。

通过设备改进,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生产能力。

企业为什么需要做TPM管理?

企业为什么需要做TPM管理?

企业为什么需要做TPM管理?
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国鞍钢宪法中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体系。

企业推行TPM管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企业自己推,一种是请TPM管理公司协助推行。

TPM是工厂全员生产维护(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的英文缩写,TPM活动的目的是实现设备的最高效益,它以小组活动为基础涉及到设备全系统。

70年代首先由日本丰田的供应商——电装倡导提出。

它原来的狭义定义是:全员(包括企业领导、生产一线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保养体制。

在最初的阶段,TPM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随着TPM在众多工厂的实践中,TPM的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开展的范围也在变大。

人们开展的TPM活动不再局限于设备管理的范畴,而是扩展到整个现场部门之中,从而实现大规模的组织效率提升。

到了现在,TPM活动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从生产部门扩展到整个企业范围内,形成全员参与的工厂全面改善活动,也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

企业为什么需要做TPM管理?很多工厂都在推行TPM,但是大多数无法坚持,或徒有其表只是做了表面的功夫,没办法真正的把TPM落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比较关键的一点是工厂没有推行TPM活动的经验,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没有专门的人才,这些就会造成推行失败的原因。

而这些问题却可以通过TPM管理培训去解决。

tpm活动感想短句

tpm活动感想短句

tpm活动感想短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TPM 活动的概述
2.TPM 活动的意义
3.TPM 活动的感想
正文
【TPM 活动的概述】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活动,即全面生产维护活动,是一种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目标的管理方法。

这一活动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实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TPM 活动的意义】
TPM 活动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通过 TPM 活动,企业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TPM 活动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

再次,TPM 活动可以促进企业实现预防性维护,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最后,TPM 活动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TPM 活动的感想】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对 TPM 活动深感认同。

TPM 活动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参与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中,提高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此外,TPM 活动注重预防性维护,使得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更具前瞻性,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同时,TPM 活动的实施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而且,通过 TPM 活动,员工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设
备维护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之,TPM 活动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推广。

为什么要推行TPM

为什么要推行TPM

为什么要推行TPM一、三星变革的诱惑日本索尼一直是海信的榜样,但在最近几年,海信却转拜三星为师,潜心学习TPI/TPM管理。

TPI(Total Productivity Innovati on),是“全员生产力创新”的简称。

即通过组织创新活动,使生产力产生飞跃性的提高。

TPI的精髓不是满足于改善,而是不断创新。

而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全员生产保全”的简称,目的是在各个环节上持续不断地进行改善,积小善为大善,最终达成整体上的创新飞跃;同时通过标准化活动,将创新取得的成果持久地加以保持。

海信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最直接的诱因源于韩国三星的TPI/TPM。

三星因为推行TPI/TPM之后,整个集团的管理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事实上,在三星大力推行TPI/TPM之前,排名韩国前三个大集团公司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不大。

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三星加大了推行TPI/TPM,并裁减冗员30%。

此后,三星集团步入高速发展轨道,不仅成功避过了风险,还渐渐凌驾于其他集团之上,处于独步江湖的地位。

到了2010年,三星在全世界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已经在成为全世界的领袖级企业。

二、你们有这些问题吗设备综合利用率不高却找不到原因?设备故障经常出现却无法彻底解决?生产绩效低下但没有更好的办法?产品品质不高并且问题时时发生?三、国内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生存,企业需要管理好设备,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客户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

外部环境变化促使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净利润。

特别是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的实施、国际金融危机等。

快速提升生产竞争力。

四、推行TPM的目的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提高产能。

提高品质。

降低成本。

实现个人、企业、客户共同成长。

五、谁在推行TPM亚洲⏹日本⏹韩国(现代汽车,三星,LG)⏹台湾(中华映管)⏹新加坡(纳基工业)⏹印度尼西亚(尤尼利巴)⏹马来西亚⏹中国大陆欧洲⏹比利时(VOLVO EUROPA)⏹德国(VW)⏹波兰(SAAB-VALMET)⏹法国(SOLLAC.FOS、MBK、RENAULT雷诺车)⏹意大利(FIAT)⏹瑞典、荷兰⏹葡萄牙美洲⏹美国(FORD MOTOR、YAMAHA电机、P&G、ALCOA、CODAK)⏹巴西(大学有TPM课程)⏹哥伦比亚有如此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在推行TPM,那我们的企业还在等什么呢?六、哪些行业在推行TPM根据统计,已经有以下行业在推行TPM:汽车、汽车部品、机械、家电、半导体、水泥、建筑、煤气、石油、钢铁、治金、化学、纤维、橡胶、塑料、食品、医药品、纸类、纸浆、印刷等,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实施TPM的重要性

实施TPM的重要性

实施TPM的重要性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就是说想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精益生产改善中,TPM全员生产维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的作用,事实上就是“利其器”的过程。

当前,许多制造型企业,尤其是以设备为主的企业,因为机器故障等原因造成停工、误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皆因不注重对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

实践证明,TPM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消除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在提升设备总效率——尤其是时间效率、性能效率、产品合格率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实施TPM可以将设备的总效率提升50%—90%。

对于以设备为主的企业,TPM将是其最佳的管理系统。

那么,企业如何进行TPM管理呢?从TPM的概念入手,企业要进行TPM管理的大前提就是调动全员参与生产维修。

TPM的开展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领导层的大力支持,管理层的运筹帷幄,执行部门贯彻落实,生产现场的积极参与。

有了这个基础前提,TPM管理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巩固阶段来推进。

1、准备阶段此阶段的任务为制定TPM计划,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具体有4项工作:①TPM管理的引进宣传和人员培训,打好企业上下的思想基础;②建立组织机构推动TPM成立推进委员会,赋予权利和责任,同时还可成立各种专业的项目组,对TPM的推行进行指导、培训、解决现场推进困难问题;③建立基本的TPM策略和目标;④建立TPM推进总计划,制定一个全局的计划,提出口号,使TPM能有效地推行下去。

2、实施阶段此阶段的任务为制定目标,落实各项措施,步步深入开展工作。

实施阶段考验的就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如何将TPM管理行之有效的推行下去,是每个企业进行TPM管理的难点。

具体有5项工作:①制定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措施:成立各专业项目小组,包括设备工程师、操作员及维修人员等,有计划地选择不同种类的关键设备,抓住典型总结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项目小组要帮助基层操作小组确定设备点检和清理润滑部位,解决维修难点,提高操作工人的自主维修信心。

全面高效管理:TPM概述

全面高效管理:TPM概述

第二部分TPM概述1、TPM概述TPM意思是全面高效管理,即企业中的所有人员全部参与的生产性维护,其英文全称为“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代表“全部的”P代表“生产的”M代表“维护”现在,“P”还有“优秀”或“生产”的意思,“M”也包括“管理”之意。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TPM,我们将介绍实行TPM的必要性,TPM的历史、定义、特性、目标、现状及效果。

1.1推行TPM的必要性---为什么需要开展TPM活动?(1)经济环境变得更加的严峻,企业要想生存就要全面地消除浪费。

因此,由于故障、停产等造成的巨大投资与浪费应该被完全地消除。

(2)对于产品的质量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甚至“零不良”才可以被接受。

保证质量的全部数量的交货被认为接受。

(3)产品的小批量、多品种以及短交货周期才能达到客户的各种要求。

这就是说,TPM减少设备的八大损失已经被认为企业生存的必要。

(4)消除三“D”(困难、脏污、危险),工人优先选择服务与短工作时间被认为是发展趋势。

营造合适的工作压力变得更加困难。

社会的老龄化与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使得维持传统的生产企业举步维艰。

因此,引入TPM,减少设备、人员、材料、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十六大损失成为了企业生存的必须。

1.2生产活动中“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设备的总体效率意味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即通过对成本与效果的比率的优化,使投入最小产出最大。

1.3生产活动中的损失结构为了达到高生产效率,TPM的目标就是要消除阻碍生产效率的16大损失。

什么是16大损失呢?1.3.1阻碍设备效率的8大损失(1)阻碍设备综合有效率的7大损失1)设备停机损失·设备故障损失·设置与调整损失·更换刀具及夹具损失·开机损失·其它停机损失、管理损失、等待损失(例如:等待指示损失,等待原材料损失,等待人员分配损失)及质量确认损失(调整与测量)2)设备性能损失·小停机与等待损失·速度损失3)不良损失·不良品与反工损失(2)设备操作时间中的损失·停产损失·由于没有订单、没有原材料和缺少劳动力而造成的其他计划停产损失1.3.2阻碍人员效率的5大损失(1)生产时间的损失·管理损失等待指导或等待原材料损失·操作动作损失生产时间损失,例如:休息造成的设备等待损失,设备性能损失方法/制程损失,技能和士气损失(2)生产线组织时间损失·生产线组织损失自动化故障损失·后勤损失运输损失(3)不良产品损失·测量与调整损失1.3.3阻碍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的3大损失·原材料损失、不良原材料损失、切削损失、开机损失、重量损失、过期失效损失·能源损失、开机损失、过载损失、温度损失·模具和工具损失2、TPM的历史TPM是由美国的PM(预防维护或生产维护)的概念开发出来的独特的日本的管理系统。

企业建立和实施TPM系统的必要性

企业建立和实施TPM系统的必要性

企业建立和实施TPM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企业生产自动化、系列化的不断提高,设备代替人工的发展趋势,设备在企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设备的有效管理与否成为企业体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TPM的基本概念是如何通过改善人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素质。

从而提高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的最大效益。

TPM抛弃了过去那种只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阶段的狭隘观念,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管理中的两“个脱节”的弊端,为企业取得良好的设备投资收益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过去,由于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系列化程度不高,在生产维修(PM)方面,一直单方面考虑设备的维修管理(设备故障修理等)。

但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系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来生产维修的业务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生产维修已扩展为提高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管理(包括设备的维修管理、提高产出率及设备运转率等方面内容)。

于是,生产维修从以前被动保守的PM逐渐转变为主动积极的PM。

以提高生产能力和品质为目的的改善改造的实施,要求必须建立更大意义上的全员的PM系统,即TPM。

生产现场为什么要实施TPM?

生产现场为什么要实施TPM?

生产现场为什么要实施TPM?
你们的生产现场是否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1)因各种物品整理、整顿不善,导致在工作中为找寻物品花费较多时间;
2)工装(夹模具、刀具等)更换的准备工作难做,换品种比较繁琐,且由于每个人的做法不同,调整时也花费很多时间;
3)因废品的不断出现,需频繁地进行质量检查;
4)设备突发故障,当天的生产任务无法完成;
5)因设备经常出现各种小故障,必须要频繁地进行巡回检查等;
6)设备操作人员只管操作,维修人员只管维修,相互之间信息不畅通,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扯皮现象;
7)违章、野蛮操作导致设备损坏造成停产损失;
8)工作结束后的保养花费较长时间。

那生产现场为什么要实施TPM?先带大家来看看TPM(全员设备维护)的意义:
1.持续消除设备损失,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2.通过预防和预知维修保证生产过程和谐顺畅;
3.生产员工通过定期维护、点检和清洁设备,避免设备故障并承担起对设备的责任;
4.提高过程质量的控制能力;
5.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

以上tpm管理推进的意义就恰好解决了上述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要实施TPM的根本原因。

企业实施TPM管理的意义

企业实施TPM管理的意义

承诺效果不如做出效果!——CTPM华天谋/企业实施TPM管理的意义生产企业对于设备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企业生产设备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营。

而在国内还是很大一部分的企业其设备管理还是坏在哪,修在哪。

在日常的设备保养环节方面并没有做到位,甚至没有有条理的进行设备保养维护,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不管是多先进的设备如果无法正常运行,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设备的一些技术文件不起院或者有这些技术文件,单没有被用到或没很好使用,知识放在一个固定位置应付检查,另外就是这些文件在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手中而没有去宣传、培训。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设备操作者造成了盲目操作、没有领会“四懂三会”的意义,更不用说去如何保养设备,排除简单故障等事项,2、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而忽视了设备的保养维护,导致设备因长期运作而产生小故障时仍继续工作,知道设备完全不能工作才停下来进行维修。

3、生产员工与维护人员的管理脱节、信息交换困难,导致维修人员很难了解产生设备故障的真实原因,出现设备维护质量不高以及一个故障反复维修也得到不彻底的解决,维修时间也得不到保证,从而形成一个小小的故障而用很长时间去维修,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4、设备管理人员的频率更换以及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等现象,再加上培训工作做不到位,导致管理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指导性,不知如何下手。

5、管理体制不合理,无法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把人和设备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操作者只管生产不进行维修,设备的好坏与他们无关,产量上不去的时候就说设备有问题而要求考核部门减指标。

6、工程技术人员把较多的精力浪费在设备抢修上和管理部门讨论考核指标及费用等问题上,而不是思考如何去把设备维护保养好使设备少出故障来降低维修费用。

基于上述情况,企业导入TPM管理,就是呀欧通过实施全员参与的预防性维修,来彻底排除设备的损失及浪费,使设备效率达到最高,以此来提升企业的业绩及创造出清洁有序的工作现场。

达到tpm目标的必要条件

达到tpm目标的必要条件

达到tpm目标的必要条件达到TPM目标的必要条件TPM(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旨在最大程度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的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TPM目标,企业需要满足以下必要条件:一、领导层支持和承诺达到TPM目标的第一步是确保领导层对TPM的支持和承诺。

领导层应该理解TPM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来推动。

他们需要提供资源和支持,确保TPM计划得到有效实施,并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推广。

二、员工参与和培训TPM的成功需要全员参与。

员工应该被充分培训,了解TPM的理念和工具,并被赋予责任和权力来参与设备的维护和改进。

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对于实现TPM目标至关重要。

三、设备清单和管理企业应该建立设备清单,并对设备进行分类和管理。

清单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年限、维护记录等。

通过对设备的全面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TPM的核心内容。

企业应该建立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维护人员应该熟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故障分析和改进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企业应该进行故障分析,并找出根本原因。

通过分析故障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企业应该建立故障分析和改进的机制,并将其纳入TPM体系中。

六、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企业应该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的结果,可以了解设备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是TPM的核心原则之一,企业应该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将改进纳入日常工作中。

七、供应链管理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设备的供应和维修能够及时得到支持。

供应商应提供高质量的设备和配件,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维修服务。

供应链的管理对于实现TPM目标至关重要。

TPM自主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TPM自主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TPM自主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推进TPM自主管理活动,对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推进这项活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打破传统分工的局限在传统的分工条件下,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维护,生产部门负责生产。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生产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时,生产部门往往会指责维修部门对设备的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率高,而维修部门则认为设备出现故障是因为生产部门对设备的使用不当。

这样,出现问题时互相扯皮,导致管理者无法找到责任人。

自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分工的局限,让设备的维护由使用部门来管理和主导,这样就能有效地消除踢皮球现象。

随着自主管理的推行,从前那种互相埋怨的现象消失了,部门间的关系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2、员工二次谋职的需要员工的单一技能会造成员工的危机感,使之无法适应二次谋职的需要。

通过开展TPM自主管理,可以使员工培养良好的工作意识,主动学习全方位的技能。

这样,不但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帮助,还对员工的个人发展有利。

因此,企业应当满足员工的这种需求,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让员工获得全面的提升。

在一般情况下,管理者往往低估了操作者的能力和潜力,以为他们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劳务工。

其实他们是工作的创造者,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的智慧潜能会令人吃惊。

由此可见,员工在企业中必须拥有学习和提升的条件。

企业应当满足员工这种对自身提高的需求,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

而自主管理活动正好可以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3、消除微缺陷的需要一个事故的产生看上去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事实上它是有其必然性的,那就是大缺陷(大问题)是小缺陷(小问题)累积的结果。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力图通过消除微缺陷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自主管理就是要发动员工着眼于自己身边的问题,自己动手随时解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管理提升员工自主管理和危机管理意识,提升风险预知和防范的能力。

一个典型的小案例:在深圳,某跨国公司的旁边是一家私营公司。

浅谈智能制造大潮下推行tpm的必要性

浅谈智能制造大潮下推行tpm的必要性

观察Observation浅谈智能制造大潮下推行TPM的必要性文丨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杨波2018年9月8日~9日,首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这场大会不同于以往举行的展会或活动,其规格之高、意义之重大,注定会对我国印刷行业的发展起到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大会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以政府出面聚合各类资源而搭建的一个推动印刷行业创新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大会紧紧契合“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印刷业“聚焦智能化”为主题,对行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这次大会使整个印刷行业对“智能制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们对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智能制造”将是必由之路!印刷业智能制造现状印刷生产属于典型的离散型制造模式,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计划调整频繁、最终产品零部件多、产品质量和效率受操作人员影响大等特点,尤其是各工序生产设备本身已具备了很高的自动化水平,但各工序生产设备的高效联动和协调水平低下。

以上,都对推行“智能制造”乃至“工业4.0”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就工业发展水平而言,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印刷企业尚处在工业2.0向3.0过渡阶段,即生产过程大部分实现了电气化和自动化,正在推行信息化。

仅少数先进的企业已完成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但整体距“智能制造”及“工业4.0”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TPM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良好的TPM管理水平,是“智能制造”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石之一。

因为随着工厂智能化的发展,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就显得更加举足轻重,必须要依照可靠的执行生产指令,按期完成生产任务。

而如果像当前一样,全厂设备单凭几名维修技术人员就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有全员参与到设备维护中来,设备生产才能更好地去运转。

而设备生产的稳定运行,才能保证“工业4.0”具备值得信赖的基础。

换个角度来看,印刷厂智能化的发展,也意味着对人员专业程度要求的提高。

企业为什么要实施TPM

企业为什么要实施TPM

企业为什么要实施TPM一、你对TPM的看法也是这样吗?TPM是一种业务,是一项额外的工作,可做可不做。

TPM不就是几个口号?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有的做表面工作应付突击检查;·有的出于人情关系,只好支持人的工作。

更多表现为把TPM看作是一种上级(TOP)要求的被动式的活动。

许多人天天忙于处理人事关系、品质不良、设备故障等等,却从不去关心一下设备。

很多人只是忙于仔细寻找原因,每天忙于救火,为什么不去防火呢?为什么不能做一些预防对策?为什么不能制定一些根本性的措施?在日本企业,TPM是比较成功的。

他们的管理者管理企业会比较轻松,有时间去做部门的规划,也有时间给员工做培训。

TPM做得好的企业里其成员一般都思想进步、活跃。

跟他们聊起来,能充分感受到他们充满自信和上进的健康心态、观点。

日本员工离开公司到其他地方工作,也会自觉地开展TPM活动,用TPM观点进行思考。

因为在他们看来,TPM与正常生活工作不是孤立开来的。

二、一个简短的案例实例:公司是一家印刷企业,主要做包装用瓦楞纸箱、丝网印刷和传统的胶印业务。

2年前,公司引进一套全自动针喷式印刷设备,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印刷市场上,这套设备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公司高层决定,再引进几台。

后来,该公司与海外公司洽谈的合资项目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对方对该公司的工厂管理提出了很多让人觉得“无法接受”的问题:设备太不干净、设备老是出问题、维修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员工站在旁边等。

在合作条款里,投资者执意将“引入现代TPM”作为一个必要的条件,写进了合同文本。

刚开始的时候,公司管理层觉得对方有点“多管闲事”。

“有货给你就行了,你管怎么整出来的!”公司管理者觉得这些事情太没必要了,设备不干净与制造产品有什么关系呢?不过,为了合作能顺利进行,公司还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几个月过去了,公司做了这些“闲事”,之后,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由于设备天天擦洗,它的故障变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由于每日检查设备,有几位员工的设备知识比维修工还丰富,他们一听到声音异常就知道故障出在哪里。

论在建筑陶瓷企业推广TPM管理方法的意义及必要性

论在建筑陶瓷企业推广TPM管理方法的意义及必要性

论在建筑陶瓷企业推广TPM管理方法的意义及必要性【摘要】建筑陶瓷企业作为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提升生产效率、改善设备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员工培训与团队合作的挑战。

而TPM管理方法的推广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推广TPM管理方法,建筑陶瓷企业可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设备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员工培训与团队合作。

推广TPM管理方法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

建筑陶瓷企业有必要积极推广TPM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建议建筑陶瓷企业充分认识TPM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加大推广力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陶瓷企业, TPM管理方法, 推广, 生产效率, 设备可靠性, 生产成本, 产品质量, 员工培训, 团队合作, 必要性, 益处, 建议。

1. 引言1.1 介绍建筑陶瓷企业建筑陶瓷企业是一种专门生产建筑陶瓷产品的企业,主要包括瓷砖、马赛克、卫生洁具等产品。

建筑陶瓷产品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和装修领域,具有美观、耐磨、易清洁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建筑陶瓷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建筑陶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面对诸多挑战,比如生产效率低下、设备故障频发、生产成本高昂、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建筑陶瓷企业必须不断探索改进管理方法。

引入全员参与的TPM管理方法,对于建筑陶瓷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推广TPM管理方法,建筑陶瓷企业可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设备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员工培训与团队合作。

这些方面的改进将有助于建筑陶瓷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介绍TPM管理方法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增强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员工的培训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这些都是TPM管理方法在建筑陶瓷企业推广中所带来的重要益处。

实施TPM管理加强机场设备管理(原创)

实施TPM管理加强机场设备管理(原创)

实施TPM管理加强机场设备管理(原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行业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民航企业。

虽然民航企业改革已经起步,管理制度在逐步改变,特别是对机场的设备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机场设备管理对于机场安全生产、保障航空人流、物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实施TPM管理对机场的设备进行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1.确定关键设备。

明确维修策略作为服务性行业,民用机场设备数量多,品种杂。

我国某国际机场公司选择运用ABC管理方法,区分设备类别,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关键设备管理。

机场公司根据自己的管理水平,按设备故障对生产运营和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把设备分成A、B、c三类。

A类是关键设备,定义为因故障可能直接影响飞行安全或损坏航空器的设备,或可能严重影响航班生产秩序的设备,如机坪助航灯光系统、机坪驱鸟系统、候机楼航班显示系统以及离港系统。

B类是主要设备,定义为因故障可能影响航班生产秩序或服务质量的设备,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设备,如候机楼广播系统、行李电子秤、消防救援设备、锅炉、电梯、起升等特种设备。

C类是除A、B类设备以外的设备。

按照上述标准分类,该机场公司6000多台/套设备中,A类设备占25%,B类设备占15%,C类设备占60%。

在设备A、B、c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机场公司对不同种类的设备制定不同的维修策略。

2.制定关键设备的运行标准规范操作,加强设备运行中的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调整修理可以有效地保持设备的各项功能,减少故障,减少修理工作量,充分发挥设备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虹桥机场公司在明确关键设备及其维修策略后,通过建立关键设备的设备规程,确定关键设备的操作、维护、检测和修理等规范。

设备规程是实现设备操作、维护、检测和修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依据,也是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

设备规程包含操作规程、维护规程和修理规程三部分,主要确定设备操作、点检、维护、检测、项修和大修工作内容和量化标准,统一设备操作、维护、检测和修理工作。

为什么要推行TPM全面设备维护?

为什么要推行TPM全面设备维护?

所谓"政绩'观,就是一些企业中上层领导,急欲在短期内干出些在管理上能看得见的成绩,以便作为早日升迁的资本,于是极力推行TPM。

所谓"脸面'工程,是企业领导为了企业宣传的目的,引入TPM以塑造企业及领导的良好形象。

可以想见,这两种推行TPM的结果,一定是轰轰烈烈一时,风风光光一阵,至多停留在TPM的最基础阶段而已,距离真正的TPM目标,相距何止千里! TPM何辜,被别有用心地搞臭了自己的清白名声;TPM何幸,被刻意捧上了天,乃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对照上述5点,我们可以推测,眼下TPM兴旺热闹的背后,到底有哪些企业是真正在推行,又有多少企业在拉大旗作虎皮。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TPM 为什么在我国企业鲜有成功者。

所以,我们企业领导决定导入TPM前,一定先要弄明白,为什么要搞?有没有必要?我们的建议,若是为了1、3点,完全可以搞;若是为了第2点,还是先直接"5S'更为容易些;至于第4、5点,建议还是找家咨询公司吧,他们搞包装更专业也更好看。

为什么要实施TPM

为什么要实施TPM

为什么要实施TPM?文章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1日阅读300次竞争环境决定企业需要TPM企业的经济环境由于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新制品高科技化的开发竞争,与自动化及世界化的趋势,使得Q(质量)、C(成本)、D(交期)的竞争越来越为严苛,为了生存,除了彻底要求杜绝浪费之外,也要避免巨额投资的设备故障停机及制造出不良品。

此外,企业对于购入之商品的质量要求也愈加严格,无不良品已成为企业主之共识。

随着需求多样化,对于多品种少量生产,及缩短交期的要求愈来愈多,企业主已体会到实施TPM的必要性,并藉「零损失」来改善企业。

为了克服如此严苛的经济环境,必须有革新生产方式、改善企业体质,所以导入TPM活动,实为改善企业体质的必要手段。

TPM是人、机、法综合协调的产物,它通过对设备、业务的改善,促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特别是促进员工形成主人翁意识,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活力。

TPM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称事后保全,60年代传到日本,TPM经过预防保全、改良保全、保全预防、生产保全的变迁,70年代基本形成现在的TPM。

TPM的目的:因人和设备的体质改善实现企业体质改善。

推行TPM的目的任何企业的综合生产力是以投入和产出来衡量的。

要提高生产力,思路之一是花钱搞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思路之二是不花钱或少花钱,靠人、机械、方法充分协调的TPM活动。

TPM是全员生产维护(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英文缩写,是全体员工参加的,以设备最有效利用为目标,由自主保全、专业保全、预防维护等综合构成的全员生产维护机制。

TPM的目的是:「藉由人与设备的体质改善,进而改善企业的体质」。

先进的设备管理是制造型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TPM的主要目标就落在提高设备效率上,即着重要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设备停机时间损失,设置与调整停机损失,闲置、空转与暂短停机损失,速度降低损失,残、次、废品损失(缺陷损失),产量损失(由安装到稳定生产间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TPM的必要性(原创)
在企业管理中,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作为现代设备管理的优秀代表TPM,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TPM管理着眼的不是企业外部管理,它所着眼的是顾客所看不到的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实际也就是生产现场的实力。

通过现场的持续的改善活动,形成具有自律精神的组织机制,促进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强的成本竞争力、变动对应能力、开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从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占据优势地位。

它完全来自企业内部,来自于现场的人的力量。

TPM管理有四大目标:浪费0化、不良0化、故障0化、灾害0化,不断向浪费、缺陷挑战。

TPM管理就是精益管理,是一种夯实企业基础管理的盈利管理。

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是TPM管理主要的实践对象,TPM管理总体划分为七个阶段:初期清扫、发生源/困难源对策、制定基准书、总点检、自主点检、工程品质保证、自主管理,每一阶段的开展都要围绕设备注入很多的现场实用知识。

比如,一阶段初期清扫就是要通过设备的清扫,在员工和管理者的观念中树立清扫就是点检概念,通过设备清扫活动培育员工学会观察和理解设备;分析设备的某一部位产生的缺陷会对产品品质造成什么影响从而促进设备的操作着学会系统思考;能够查找问题,提出改善提案并自我实施;让员工掌握利用QC七工具开展小组主题活动,眼睛盯住员工熟悉的生产线场,一点一滴的开展改善活动。

设备缺陷治理、设备自动化改造、设备防错改造,解决一个问题标准化一个问题,用标准创造价值。

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小组活动培育的是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收获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TPM活动强化了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一般可分为:设备分类、设备性能鉴定、设备目视诊断技术、设备点检、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关键设备备件储备等内容。

TPM活动就是要将设备管理的这些个内容在现场的实现,比如设备点检,就有员工的日常设备点检和专业人员的点检,点检项目的制定来源于现场,点检不合格项的处理来源于现场,让员工一定要知道点检的标准是什么、知道判定异常,并让其学会一定处理缺陷的技能,这符合精益生产的要求。

比如,设备目视诊断技术,标识出仪表的功能上下限范围、液位加注的上下限范围、转动部位的旋转方向,很容易让员工和管理者判定差异,从而预防问题的产生。

通过各阶段的TPM活动能够不断理顺设备的管理流程,培养比设备强的人,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用设备制造质量,赢得利润。

TPM活动强调“全员、全过程、全系统”的参与。

全员强调的是从总经理到一线操作员工全体参与,全过程强调的是从客户需求信息的输入到企业生产管理活动到交付顾客满意产品的输出都属于TPM活动的过程,全系统强调的是无论是生产流程或者是管理流程都要不断的革新,从而达成经营的革新,促使企业走上精益之路。

TPM管理是一种实用工具,极其重视5S和小组活动两大基石,
让员工通过小组活动做好5S,TPM管理就夯实了基础。

但,很多企业没能通过TPM活动激活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员工在活动中感悟不到TPM活动带来的好处,5S又没能坚持做好,造成了TPM管理活动的成效不大。

TPM活动成功的八大支柱,就是希冀通过TPM活动建立优秀的团队、培育员工和管理者主动工作和承担责任的意识,学会跨部门管理,容忍失败鼓励创新,从而创造鲜活的管理现场。

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即以较小的输入获得较大的输出,这里所指的输出不仅是提高产量,而且包括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证交货期,同时还包括了安全环境保护和员工士气。

所有的PQCDSM(生产、质量、成本、交期、安全、士气)等这些方面的输出无不与设备有关,因此其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随着TPM管理活动的深入愈来愈凸显。

如何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降低因设备维护不良造成的“六大损失”(开机准备的损失、不良返工的损失、速度降低的损失、瞬间停止的损失、转换调整的损失、设备故障的损失)成为设备管理部门的一大课题。

这一大课题在TPM 管理活动可以通过生产线小组的主题活动和管理人员的课题活动,有组织分节点的去解决。

问题是钻石、是宝贝,是持续改善的种子,是积极的机会。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

利用TPM管理活动加强设备管理是个十分有利的机会。

TPM管理、设备管理都强调实践,都在现场,都需要树立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

管理活动的重要是在于培养人,通过工作业务的实践培养人,培养处理现场问题的专家,培养员工型专家,将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焕发现场活力,用规范赢得利润。

来源:/tpm/192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