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与髓外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月第9卷第4期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4 February 2019 237
·临床医学·骨科·
髓内与髓外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黄啟云 林红华 李胜华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 目的 对髓内与髓外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术式分髓外组与髓内组,每组各25例患者,经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1)髓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40.0±32.4)mL、(110.0±13.4)min、(21.5±4.4)d 及(88.0±6.0)分;髓内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0.0±15.8)mL、(80.0±11.3)min、(15.4±4.6)d 及(84.0±5.0)分。

髓内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髓外组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Harr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髓外组患者术后并发锁骨钉松脱及穿出股骨头发生率分别为8.0%(2例)及12.0%(3例),总发生率为20.0%(5例);髓内组患者术后并发周围骨折、螺旋刀片穿出股骨头及脱出分别为4.0%(1例)、4.0%(1例)、4.0%(1例)及4.0%(1例),总发生率为16.0%(4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更为理想,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髓内固定手术;髓外固定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Harris 评分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9)04-237-03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medullary and extramedullary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HUANG Qiyun LIN Honghua LI Shenghua
Qi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yuan City,Qingyuan 511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medullary and extramedullary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8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tramedullary group and intramedullar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method,with 25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nalyz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1)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oper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tramedullary group were(140.0±32.4)mL,(110.0±13.4)min,(21.5±4.4)d and(88.0±6.0)min,respectively,while in the intramedullary group were(70.0±15.8)mL,(80.0±11.3)min,(15.4±4.6)days and(84.0±5.0)mi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intramedullary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extramedullary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hort-term efficacy(Harris score)(P >0.05).(2)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lavicular nail loosening and femoral head perforation in the patients of the extramedullary group were 8.0%(2 cases)and 12.0%(3 cases),respectively,with a total incidence of 20.0%(5 cases).Postoperative perioperative fractures,femoral head perforation and prolapse with spiral blade were 4.0%(1 case),4.0%(1 case),4.0%(lcase) and 4.0%(1 case),respectively,in the intramedullary group,with a total incidence of 16.0%(4 case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is more ideal,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bleeding,less trauma,higher safety,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hospitalization time.
[Key words] Intramedullary fixation;Extramedullary fixation;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Harris score
在临床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因局部血运不丰富因此影响了预后效果,一部分患者甚至发生一些并发症,如髋内翻等,影响了患者的
正常生活更是降低了其生活质量[1-2]。

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不断的研究治疗股骨粗隆间隔骨折的新方式。

髓内钉固定术具有稳定性好、抗旋转等特点,内固定治疗的
2019年2月第9卷第4期
238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4 February 2019
·临床医学·骨科·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x ± s )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Harris评分(分)
髓外组(n =25)140.0±32.4110.0±13.421.5±4.488.0±6.0髓内组(n =25) 70.0±15.8 80.0±11.315.4±4.684.0±5.0t 9.4067.654 5.068 2.290P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
组别
锁骨钉松脱穿出股骨头周围骨折
螺旋刀片
总发生髓外组(n =25)2(8.0)3(12.0)005(20.0)髓内组(n =25)1(4.0)
1(4.0)
1(4.0)
1(4.0)
4(16.0)χ
2
0.135P
>0.05
手术切口比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损害,更利于术后的恢复,同时也降低了疼痛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5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分别采取髓内与髓外固定手术治疗手段,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术式将其分为髓外组与髓内组。

纳入标准:(1)患者均有外伤史。

(2)排除肿瘤所致病理骨折。

髓外组患者临床研究资料:共计25例患者,男12例,女13例,年龄50~94岁,平均(72.0±7.4)岁,根据Evans 分型
[3]
此组患者分为Ⅰ型(6例)、Ⅱ
型(7例)、Ⅲ型(8例)及Ⅳ型(4例);髓内组患者临床研究资料:共计25例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53~91岁,平均(72.0±7.4)岁,根据Evans 分型此组患者分为Ⅰ型(5例)、Ⅱ型(6例)、Ⅲ型(9例)及Ⅳ型(5例)。

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研究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其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参加此次研究患者均对患肢进行牵引制动,在进行手术前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在手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药物,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1.2.1 髓外组 该组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有Ⅰ型、Ⅱ型两种钢板)进行治疗。

在股骨上外侧做切口,将股骨粗隆彻底暴露出来,对血肿进行彻
底的清除,对骨折进行复位,然后放置钢板,在C 臂机监视下利用克氏针、螺钉及定向导针,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给予固定。

在手术结束后常规对其进行彻底清洗与包扎。

1.2.2 髓内组 该组患者采取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术进行治疗。

患者采取仰卧位,利
用牵引脚架进行复位,在股骨大粗隆顶点开始自上做切口,在股骨髓腔中插入导针同时顺着导针进行扩髓。

把主钉放置在瞄准臂下向股骨外侧皮质置入套筒,将导针插入直至股骨颈中央与股骨颈下半部位,将外侧皮质开放后置入螺旋刀片,利用C 臂机对其位置明确后实施抗旋转锁定,在远端锁定孔钻并将螺钉置入其中,对伤口进行冲洗,常规缝合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近期疗效(Harris 评分)进行比较。

Harris 评分包括下肢畸形、疼痛、功能、髋关节活动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评分,每项满分为100分,计算其平均分[4]。

(2)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之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髓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髓内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Harr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019年2月第9卷第4期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4 February 2019 239
·临床医学·骨科·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髓外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髓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发生因素与骨质结构的变化、骨量丢失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具有预后差、治疗困难、致残率高等特点[5-7]。

股骨粗隆间的解剖学较为特殊,是位于髋关节囊之外,大部分则是由疏松骨质所组成,在发生骨折之后不会破坏血液供应,血流较为丰富,也就是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大特点就是骨折不愈合[8-10]。

在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同时大部分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的症状,降低了合成骨的能力,因此治疗较为困难且患者极易发生髋内翻等并发症。

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因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在卧床期间皮肤组织及其他系统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不仅不利于患者预后更是加重了病情,因此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采取手术的治疗手段,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有人工关节置换式、髓内钉固定等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合理的安置固定系统,促进局部功能的恢复,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11-13]。

在此次研究中分别给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髓内与髓外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基本相同,髓内固定术中出血量低于髓外固定术,髓内固定术手术花费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其术后并发症更是没有差异。

髓内与髓外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两者相比髓内固定术的效果则更为理想。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具有稳定性好、抗旋转等特点,因此可以承受大部分的负荷,使股骨距区不需要承受压应力,力臂内移则降低了钉棒结合部位的张应力与压应力,利于预后[14-16]。

与外固定术比较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固定较为牢靠,同时在近端放置防旋螺钉避免了骨折端旋转的发生,因此其稳定性较好,另外内固定治疗的手术切口比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损害,且不需要采取外固定的措施,患者在术后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加速了病情的康复,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进行扩髓,降低了脂肪栓塞发生的风险。

髓内固定术更为符合人体股骨生物的特征,同时也降低了组织剥离的几率,对于患者来说其安全性较高,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总而言之,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更为理想,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时间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海鹏,路全立,王跃文,等.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围手术期失血特点的系统评价[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5,12(6):37-41.
[2] 徐杨俊,刘又生,路晓,等.比较髓外髓外侧方顶板治疗(DHS)与髓内髓内头髓钉系统治疗(PFNA)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8(10):1899-1901.[3] 张雷,张哉炯.髓内与髓外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比较[J].青岛医药卫生,2017,49(1):17-19.[4] 蔡延禄,吴漾,林瑞忠,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5,36(24):3834-3836.
[5] 陈明,蔡郑东.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2):1131-1133.
[6] 王磊,白宝林,丛伟,等.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兵团医学,2015,43(1):9-11.[7] 金培程,国晓明.PFNA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临床多因素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2):122-124.
[8] 王飞,茆文龙,李力毅,等.髓内、外内固定方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失血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0):1023-1026.[9] 吴利军.3种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2):1681-1684.[10] 贾永.DHS 和PFNA 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
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5):51-52.[11] 王志,汤健,华兴一,等.InterTan 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
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 分析[J].安徽医学,2018,39(2):136-140.
[12] 杨海.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系统与髓内固定系
统的治疗效果[J].中外医疗,2017,36(18):48-49,52.[13] 王喜庆,刘明,黄伟哲,等.PFNA 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
者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3(4):29-30.[14] 赵谦,王春萍,黄善柳,等.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治
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5,(3):395-398.
[15] 胡文雄,蒋家正,陈庆雄,等.近端髓内钉固定与滑动
髋螺钉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5,12(5):717-719.
[16] 郑连生,向宝国,林浩,等.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
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及隐性失血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5,6(8):1457-1459.
(收稿日期:2018-08-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