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时序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时序观念”
历史学科是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修课程。
历史学科
涉及的时间跨度广、内容多样,让学生面对大量的历史知识、事件以及人物,怎样准确理
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离不开“时序观念”的指导。
一、时序观念的内涵和意义
时序观念是指学生应该在学习历史时,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学习的知识点、事件、人物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时间线,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历史内容进
行整体的认知和把握。
时序观念是对历史学科的渗透和贯穿,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具
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序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了解历史的时间顺序,可以帮助学生快
速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及背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记忆、分类和归纳历史事物,形成
良好的历史认知模式。
第二,时序观念有助于强化历史教学的逻辑性。
学习和掌握历史时,强调按时间顺序
串联各个历史事件,有利于构建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加深对各个时期历史事件的理解
和分析,提高历史教学的逻辑严谨性。
第三,时序观念有助于全面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多样,其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时期的知识点相互交织,在刻画历史时,不遵守时间顺序,就会形成
知识点的碎片化,不容易全面掌握。
1、注重时间概念:在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了解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从
而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背景。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要求学生掌握各
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比如:夏朝、商朝、周朝等以及它们的朝代时间长度。
2、建立事件框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建立一个更加详细
的事件框架,让学生了解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发生时间,建立相应的信息框架,向学生
展示历史的发展轨迹,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
3、跨学科融合:在与其他学科融合时,如语文、数学教学中都有涉及到历史知识点,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有关知识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多角度思考,形成历史知识在不
同领域的运用。
时序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贯穿线索。
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完全基于对时间的认知和掌握。
养成好的时序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
杂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缩短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时间, 从而提高历史学科
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