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纲及解读】
1、记住自然带的概念、名称和分布规律;
2、区别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分析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

解读:
1)、区域定位及其自然带的确定;
2)、考查水平自然带与垂直自然带的相互关系;
3)、以理想大陆或特定山地为例,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课前预习】
1.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各个区域又存在_______。

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其中全球性地域分异主要有_____差异和_______海陆差异。

3.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_____、______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_____、呈_____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即包括从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从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______分异规律。

5.受______从赤道到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______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为基础的。

6.受______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变化为基础的。

在_____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7.随着_____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____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_____规律。

8.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数目越___,垂直带谱越____。

【答案】1地域差异2温度带海陆3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宽度带状4赤道到两极沿海到内陆垂直地域5太阳辐射自然带热量6海陆分布水分_中纬度7海拔 _水热状况垂直分布8多完整
【课内探究】
考点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1.概念: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即差异性。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

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整体性是相对的。

【例1】任何自然带都具备的特征是()
①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
②②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③有典型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
④占有一定宽度,呈长带状分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2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世界陆地自然带
(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 【例2】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 ,B ,C ,D , (2)从图中可看出,非洲
自然带大体以 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 变化的方向
更替,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3)赤道以南的C 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
沿岸 的影响,
赤道以南的D 自然带雨季出现在 月份(代表月份)。

考点3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例3】读我国北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 为 山脉,其以东的自然带是 带。

(2)B 地东部的自然带是 带,该地区所属的地形区为 。

(3)C地为盆地,其自然带是带。

(4)A-C的变化,体现了大陆自然带的地带性规律,这种分布规律主要以
条件为基础的。

(5)C北侧的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带性规律,这反映了从山麓到山顶的状况差异很大。

(6)C处盆地四周出现的环状绿洲,应属地带性。

重难点突破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1).雪线的概念:终年不化积雪分布的最低高度,是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影响雪线高低最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一般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主要是因为南坡降水多。

降水量差别不大的坡向,主要受气温影响,一般背阴坡气温低,雪线低;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

(3).雪线高低的判读:
A一般的,纬度越高,山脉雪线越低;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

B一般的,山脉朝阳坡雪线高,背阴坡雪线低。

C低纬度地区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乞力马扎罗山,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例4】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 ,原因是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 ,原因是 (3)判断天山A 、B 两坡坡向: 是北坡, 是南坡。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 ,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考点5
【例6】读右图,完成(1)—(2)题。

(1).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
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A.③、④两地B.①、④两地
C.②、⑤两地D.①、⑥两地
(2).①、③、⑤三地气候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当堂练习】
1.下列关于陆地自然带分布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附近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苔原带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极地地区
D.热带荒漠带的最大分布区在亚欧大陆上
2.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A.中国温带荒漠带 B.巴西热带雨林带
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俄罗斯苔原带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4—6题。

3.和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寒流 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D.暖流
4.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
5.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6.读模式图,回答: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

①,②,③,④,
⑤,⑥,
⑦,⑧,
⑨ , ⑩。

(2)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陆地自然带在低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在
高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

(3)自然带⑧、⑨、⑩的分布属于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
基础的,由于受
影响的程度不,,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
带、带、带的有规律的变化。

在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4)①自然带在大陆东部可以延伸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
是。

(5)③自然带在赤道以南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沿岸的影响。

8. 7.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地所属自然带名称是,E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
是,C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是。

(2)分析评价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A处条件配合好,宜种植以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
C处条件好,但资源不富裕,宜发展
以、为主的旱作农业;
D、E处充分利用有很大优势的资源和资源,发展
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
等农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