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过程控制题库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题库
一填空
1、一般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对象>] 和[<自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2、一般过程控制系统中自动装置是由[<测量变送器>]、控制器、[〈控制阀〉]三个环节组成。
3、过程控制系统按设定植的形式不同分为定植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
制系统〉]。
4、定植控制系统是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定植〉]恒定不变,工艺生产中要求控制系统的[〈被
控变量〉]保持在一个标准值上不变。
5、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
反馈控制系统〉]。
6、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任务分为比例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
7、过程控制系统按自动化装置的不同分类分为[〈常规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8、过程控制系统按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9、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功能分为比值、[〈均匀〉]、分程和[〈选择性控制系统〉]。
10、表征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而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是[〈被控变量〉];受控制装置
操纵,并使被控变量保持在设定植的物理量是[〈操纵变量〉]。
11、把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把把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12、过程控制系统按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分为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
积分微分〉]控制系统。
13、过程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系统[〈稳态时的控制精度〉],还取决于[〈瞬
态时的工作状况〉]。
14、对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有三点,分别为[〈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15、过程控制系统是由6种基本典型环节组成,它们分别为一阶环节、[〈二阶环节〉]、
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和[〈纯滞后环节〉]。
16、被控对象的特性就是[〈被控对象〉]的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
17、过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就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环节[〈输出变量的拉
氏变换〉]与输入变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18、一阶环节微分方程为5dy/dt+y(t)=4x(t),则其传递函数为[<4/(5s+1)>];比例环
节的微分方程为y(t)=Kx,(其传递函数为t)[<K>]。
19、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两种,它们是[<参数模型法>]和[<参数模型法>]。
20、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中,放大系数K是系统的[<静态参数>],时间常数T是
系统的[<动态参数>]。
21、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中,[<放大系数K>]决定了系统在响应结束时的稳定
性能,时间常数T取决于系统的输出变量到达[<稳态值的63.2%>]所用的时间。
22、在过程控制仪表中控制器的放大系数是通过改变控制器的[<比例度>]来设置的,若用
量程为50-100℃,输出信号为4-20mA DC的电动温度变送器,并选用电动控制器的比例度δ=20%,则其控制器放大系数Kc=[<1.6(mA/℃)>]。
23、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最大偏差>]是反映系统在控制过程中被控
变量偏离设定植的程度,[<余差>]是描述系统准确性的质量指标.。
24、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超调量>]是过渡过程曲线超出新稳定值的
最大值,[<衰减比>]是表示衰减振荡过程的衰减程度。
25、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大于0>]。
26、二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特征根实部为负、[〈微分方程的系数均大于0〉]
和[〈衰减系数大于0〉]。
27、在过程控制仪表中常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
28、控制器的比例度越小,则放大系数[〈越大〉],比例控制作用就[〈越强〉]。
29、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具有[〈比例作用〉]的控制器,被控变量最终会存在余差,具有
[〈比例积分微分〉]的控制器既能消除余差又具有超前性。
30、简单控制系统是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执
行机构〉]。
31、在简单控制系统中。
被控变量的选择有2种方法,分别为[〈直接参数法〉]、[〈间
接参数法〉]。
32、在控制阀的选择中,对于强腐蚀性、易结晶的介质选用[〈隔膜控制阀〉];在分流或
合流控制时选用[〈三通控制阀〉]。
33、在控制阀的选择中,在高压差时选用[〈角形控制阀〉];在大口径、大流量、低差压
时选用[〈蝶形阀〉]。
34、在工业中最常用的两种流量特性是[〈直线流量特性〉]和[〈对数流量特性〉]。
35、控制阀流量特性的选择方法是[〈根据对象特性〉]和[〈根据S值〉]来选择控制阀的
流量特性。
36、控制阀气开、气关的选择按以下原则来进行 1 从生产的安全出发 2 [〈保证产品质
量〉]、3[〈降低原料、成品、动力消耗、4[〈考虑介质的特点〉]。
37、测量误差由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为:仪表本身误差,[〈环境条件引起的误差〉],
[〈测量中的动态误差〉]。
38、在过程控制中克服测量滞后方法有:[〈选择快速的测量元件〉]、[〈正确选择安装
位置〉]和正确的使用微分单元。
39、控制器正、反作用的形式取决于[〈被控对象〉]、[〈控制阀〉]、变送器的静态放大
系数的符号。
40、控制阀正作用下,Kv〉0 表示[〈控制阀是气开式〉];在控制阀负作用下,Kv〈0表
示[〈控制阀是气关式〉]。
41、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选择控制方案〉]、控
制设备选型、[〈实验与仿真〉]。
42、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方案的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安装、[〈仪表调校、
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四个内容。
43、控制系统的投运步骤是[〈检测系统投运行入〉]、调节手动阀门、[〈控制器投运〉]。
44、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法〉],另一类是[〈工程整顶法〉]。
45、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常用的工程整定方法有[〈经验凑试法〉]、衰减曲线法、[〈看
曲线调整参数〉]。
46、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常用的理论方法有[〈对数频率特性法〉]、[〈根轨迹法〉]。
47、检测元件及变送器的作用是把[〈工艺变量〉]的值检测出来,转换成电信号送给[〈显
示仪表〉]。
48、对检测元件及变送器的基本要求是在工作条件下[〈能否正常长期工作〉]、误差是否
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动态响应是否迅速〉]。
49、控制器参数是根据具体的对象特性得到的,这些特性主要包括:[〈比例度〉]、微分
时间、[〈积分时间〉]。
50、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包括直线、[〈对数〉]、快开和[〈抛物线〉]。
51、串级控制系统的扰动有一次扰动、[〈二此扰动〉]、[〈一、二次扰动并存〉]。
52、串级控制系统副制器具有[〈粗调〉]的作用,主控制器具有[〈细调〉]的作用。
53、串级控制系统具有三大特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改善了对象特性、[〈适
应能力强〉]。
54、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可分为[〈主控制器〉]、[〈副控制器〉]。
55、串级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可分为[〈主被控对象〉]和[〈负被控对象〉]。
56、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回路由[〈负控制器〉]、控制阀、副对象、[〈负测量变送器〉]。
57、串级控制系统主环是[〈定植系统〉] ,副环是[〈随动系统〉]。
58、串级控制系统的副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主要扰动作用在副对象上〉]、使副对象
包含更多的扰动、[〈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不能太接近〉]。
59、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应选用[〈PI或PID控制规律〉],副控制器选用[〈P控
制规律〉]。
60、在串级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顺序是[〈先副后主〉],主控制器的正、反作
用取决于[〈主对象的放大系数的符号〉]。
61、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对象放大系数符号为“正”极性时,主控制器应选用[〈“负”作
用〉],而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取决于[〈副环〉]的具体情况。
62、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原则是:其一是[〈投运顺序〉],一般是先副后主;其二是[〈投
运过程必须无扰动切换〉]。
63、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整定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控制器的PID参数〉],来改善系
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以获得最佳控制质量。
64、在工程实践中,串级控制系统常用的整定方法有[〈一步整定法〉]和[〈两步整定法〉]。
65、两步整定法就是,就是第一步[〈整定副控制器参数〉],第二步[〈整定主控制器的
参数〉]。
66、常见均匀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有[〈简单均匀控制系统〉]、串级均匀控制系统、[〈双
冲量均匀控制系统〉]。
67、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的整定方法有[〈经验法〉]和[〈停留时间法〉]。
68、在比值控制方案中,保持比值关系的两种物料必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物料称为
[〈主动物料〉],另一种物料则跟随它的变化,并能保持流量的比值关系,则称为[〈从动物料〉]。
69、双闭环控制系统是由一个[〈定植控制〉]的主流量回路和一个跟随主流量变化的[〈副
流量控制回路〉]组成。
70、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控制方案的设计,[〈主、副物料流量的确定〉]、控制规
律的确定、选择正确的变送器和测量元件、[〈计算比值系数〉]。
71、比值控制系统按性质可分为[〈定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
72、设计分程控制系统的目的有2方面:其一是[<满足工艺的要求〉],其二是[〈扩大控
制阀的可调范围〉]。
73、有两个阀们用作分程系统,流通能力C1=150 C2=6,其可调范围均为R=20 ,其分程的
可调范围为[〈500〉] 。
74、分程控制属于[〈单回路控制系统〉],其特点是[〈阀多且分程〉]。
75、前馈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
]。
76、自动保护系统通常是指[〈信号报警〉]与[〈信号连锁〉]。
77、工业生产中当工艺过程出现异常公况,且采取措施后仍不能阻止异常情况的继续时,
可采用[〈连锁保护停车〉]和[〈选择性控制系统〉]。
78、连锁保护包括四个方面:[〈工艺连锁〉]、机组连锁、程序连锁和[〈各种泵类的开
停〉]。
79、选择性控制系统按结构可分成2类,其一是[〈选择器在变送器和控制器之间〉其二
选择器在[〈控制器与控制阀〉]之间。
80、选择性控制系统按结构可分成2类,其一是[〈选择器在变送器和控制器之间〉其二
选择器在[〈控制器与控制阀〉]之间。
81、前馈控制系统有2种,分为[〈静态前馈〉]和[〈动态前馈〉]。
82、离心泵的控制方案有三种:[〈离心泵的出口节流法〉],改变回流量和[〈控制泵的
转速〉]。
83、往复泵的控制方案有:[〈改变原动机的转速〉]、控制泵的出口旁路和[〈改变冲程
s〉]。
84、压缩机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离心式压缩机〉]和[〈往复式压缩机〉]。
85、常用的压缩控制方案有[〈直接控制流量〉]、控制转速和[〈控制旁流量〉]。
86、工业生产中为了防止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常采用的控制方案有[〈固定极限流量〉]
和[〈可变极限流量〉]。
87、在传热设备控制中,传热器的控制方案有[〈控制载热体的流量〉]、控制载热体的旁
路和[〈控制被加热流体流量的旁路〉]。
88、精馏塔的控制目标是:保证质量指标、[〈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和[〈约束条件〉]。
89、精馏塔最直接的质量指标是[〈产品的纯度〉],最常用的间接质量指标是[〈温度〉]。
90、精馏塔的基本控制方案有三种:[〈按精馏段质量指标〉]的控制方案、按提馏段质量
指标的控制方案和[〈精馏塔的计算机控制〉]。
二填空
1、在控制系统中,能准确、快速、及时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的系统属于()A
A、随动系统
B、定值系统 C程序系统
2、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设定值保持不变的系统属于() B
A、随动系统
B、定值系统 C程序系统
3、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设定值有规律变化的系统属于()C
A、随动系统
B、定值系统 C程序系统
4、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出现的形式如下,()是一种稳定控制系统C
A、发散振荡过程
B、等幅振荡过程
C、衰减振荡过程
D、非振荡衰减过程
5、用来表征生产设备或过程运行是否正常而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是()B
A、被控对象
B、被控变量
C、操纵变量
D、测量值
6、受控制器的操纵,使被控变量保持在设定值的物理量是()B
A、被控对象
B、操纵变量
C、测量值
D、设定值
7、一阶环节的传递函数是()A
A、K/(Ts+1)
B、K
C、K/Tis
D、Tds
8、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C
A\ K/(Ts+1) B 、K/Tis C、K D、Tds
9、在一阶系统的特征参数中,()是系统的静态参数
A、放大系数K
B、时间常数T
C、滞后时间τ
D、传递函数
10、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中时间常数T定义为系统的输出量y(t)到达稳态值的()B
A、80%
B、63.2%
C、20%
D、40%
11、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中,()决定了系统在响应结束时的稳定性能 D
A、时间常数T
B、输入值
C、延迟时间
D、放大系数K
12、在过程控制仪表中,若采用量程为50-100℃,输出信号为4-20mA DC的电动温度变送器,
电动控制器的比例度为20%,则控制器的放大系数是( ) D
A、50
B、4
C、2.5
D、 1.6
13、在过程控制仪表中,控制器的放大系数Kc是通过改变( )来设置的 C
A、量程
B、输出信号
C、控制器的比例度
D、输入信号
14、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是表示过渡过程曲线超出新稳定值的最大值
B
A 最大偏差A B超调量
B
C 衰减比n D振荡周期T
15、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是描述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最大程度的物理
量 A
A最大偏差 B 衰减比 C过渡时间 D振荡周期
16、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是衡量控制准确性的质量指标 D
A 最大偏差 B衰减比 C振荡周期 D 余差
17、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反映控制系统稳定程度的指标B
A超调量 B衰减比 C最大偏差 D振荡周期
18、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是衡量系统快速性的质量指标C
A最大偏差 B衰减比 C振荡周期 D余差
19、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是()B
A 特征根为正,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 B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
C 特征根为正,微分方程系数都小于零
D 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都小于零
20、二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是()D
A特征根实部为负,衰减系数小于零,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
B特征根实部为正,衰减系数小于零,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
C特征根实部为正,衰减系数大于零,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
D特征根实部为负,衰减系数大于零,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
21、二阶系统的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当衰减系数满足()时,系统是稳定
的D
A衰减系数=0 B-1<衰减系数<0 C衰减系数<-1 D0<衰减系数<1
22、二阶系统的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当衰减系数满足()时,系统是不稳
定的A
A 衰减系数<-1
B 0<衰减系数<1
C 衰减系数>1
D 衰减系数=1
23、在比例控制器中,在相同输入偏差下,放大倍数Kc和输出p(t)之间的关系是( ) C
A Kc越大,输出p(t)越小
B Kc越大,输出p(t)不变
C Kc越大,输出p(t)也越大
D Kc越小,输出p(t)越大
24、在比例控制器中,放大倍数Kc和控制器的比例度δ之间的关系是( )B
A δ越大,Kc也越大
B δ越大,Kc越小
C δ变化与Kc无关
D δ与Kc都是定值
25、在过程控制系统中,若使控制变量最终不存在余差但系统的稳定性要下降应选用()B A比例控制器 B比例积分控制器
C比例微分控制器 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26、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既能使控制变量不存在余差又使系统具有超前性控制应选用()控制规律 C
A、P
B、PI
C、PID
D、PD
27、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在稳态时,不管放大系数Kc有多大最终仍有余差可以选用()
控制规律 B
A、P
B、PI
C、PID
D、PD
28、在比例控制规律中,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应满足()A
A 衰减系数越大系统越稳定 B衰减系数越大系统越不稳定
C衰减系数与系统稳定无关
29、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D
A 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 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f
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 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
30、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高压差时选用A
A角形控制阀 B隔膜控制阀 C三通控制阀 D蝶阀
31、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控制强腐蚀性介质时选用()B A角形控制阀 B隔膜控制阀 C三通控制阀 D蝶阀
32、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分流或合流控制时选用()C A角形控制阀 B隔膜控制阀 C三通控制阀 D蝶阀
33、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大口径、大流量、低差压,而泄
漏量要求不高时选用()D
A角形控制阀 B隔膜控制阀 C三通控制阀 D蝶阀
34、为了使过程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则必须使系统的各个环节的静态放大系数相乘必须满足()C
A等于 0 B 大于0 C小于 0 D不能确定
35、在控制阀的正作用下,控制阀是气开式,则Kv满足()B
A 等于0
B 大于0 C小于 0 D不能确定
36、在控制阀的负作用下,控制阀是气关式,则Kv满足()C
A 等于0
B 大于0 C小于 0 D不能确定
37、控制器正作用时,其放大系数Kc满足( )C
A、Kc<0
B、Kc<-1
C、Kc>0
D、 Kc=0
38、控制器负作用时,其放大系数Kc满足( )A
A、Kc<0
B、Kc<-1
C、Kc>0
D、 Kc=0
39、在控制器上对所求得的整定参数设置的顺序是()A
A P, I,D
B P,D,I
C I,P,
D D I,D,P
40、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
比例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A
A 20%
B 40%
C 60%
D 80%
41、过程控制设计中,系统设计的核心是()A
A、控制方案设计
B、工程设计
C、工程安装
D、仪表调校
42、在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属于理论整定法得是()D
A经验凑试法 B衰减曲线法 C响应曲线法 D对数频率特性法
43、在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属于工程整定法得是()C
A对数频率特性法 B 根轨迹法 C经验凑试法
44、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
比例积分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A
A 24%
B 12%
C 36%
D 48%
45、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
比例积分微分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C
A、 20%
B、40%
C、16%
D、32%
46、串级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作用正确的是()C
A主粗副粗 B主粗副细 C主细副粗 D主细副细
47、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一次扰动来源于它的()A
A主回路 B副回路 C主副回路都有 D不能确定
48、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二次扰动来源于它的()C
A主回路 B 副回路 C主副回路都有 D不能确定
49、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主环是一个()系统A
A定值系统 B随动系统 C程序系统 D分时系统
50、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副环是一个()系统B
A定值系统 B随动系统 C程序系统 D分时系统
51、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的控制器包括()C
A主控制器 B副控制器 C主、副控制器 D不确定
52、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的对象是()A
A主、副对象 B 主对象 C副对象 D不确定
5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环要满足()A
A主定副随 B主定副定 C主随副定 D主随副随
54、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顺序()A
A先副后主 B先主后副 C主、副同样 D不确定
55、有2个阀门,流通能力分别为C1=100,C2=3,其可调范围均为R=30,用于分程控制
时,分程可调范围为()B
A 750
B 1000
C 900
D 1250
56、对于对象的纯滞后时间较大,时间常数特别大的应采用()控制B
A分程控制 B 前馈控制 C均匀控制 D串级控制
名词解释
过程控制系统定植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传递函数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直接参数法
间接参数法控制阀的流量特性控制阀的工作流量特性控制系统的相关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控制系统的投运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最大偏差余差串级控制系统的副控制器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对象串级控制系统的副控制对象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串级控制系统的一步整定法串级控制系统的两步整定法均匀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分程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选择性控制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锅炉汽泡水位的虚假液位集散控制系统监督控制(SCC)系统
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
简答题
过程控制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过程控制系统为何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有哪些有缺点?
什么是对象控制通道的增量方程式,为什么要建立增量方程式?
什么是对象的放大系数与时间常数?为什么称放大系数为静态特性?
在过程控制系统,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的步骤是什么?
什是积分控制规律,控制系统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什么是直接参数与间接参数?两者有何关系?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操纵变量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
什么是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两者有何关系?
比例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比例积分各有什么特点?微分控制器
被控对象、执行器以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如何规定的?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关联?它对控制系统的关联有何影响?
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什么?常用的整定参数方法有哪些?
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是定植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有那些?
如何选择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主要有哪些方法?
均匀控制系统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均匀控制系统的核心问题是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什么叫比值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有哪些?
在比值控制系统中,什么是主动物料和从动物料?如何选则?
什么是分程控制系统?设计分程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信号报警系统?信号报警系统如何实施的?
设置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什么?它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喘振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精馏塔的主要扰动有哪些?精馏塔对自动控制有哪些基本要求?
锅炉设备的主要控制系统有哪些?
锅炉汽包水位的假液位现象是什么?具有什么危害性?
采取什么方法能够克服汽包水位的虚假液位?
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与监督控制(SCC)系统的特点有那些?
什么是集散控制系统?它的特点有哪些?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题
1、有一串级控制控制系统采用两步整定法整定控制器参数,测得4:1衰减过程的参数为
δ1s=8%,T1s=100s; δ2s=40%,T2s=10s,主控制器选PID规律,副控制器选P规律,试确定主、副控制器的参数值。
下面是4:1衰减曲线法整定计算公式:
(PID δ=0.8δ s, Ti=0.3Ts,Td=0.1Ts; P: δ = δs)
2、有一串级控制控制系统采用两步整定法整定控制器参数,测得4:1衰减过程的参数为
δ1s=8%,T1s=100s; δ2s=40%,T2s=10s,主控制器选PI规律,副控制器选P规律,试确定主、副控制器的参数值。
下面是4:1衰减曲线法整定计算公式:
(PI δ=1.2δs, Ti=0.5Ts,; P: δ= s)
3、用临界比例度法整定某过程控制系统所得的比例度δK=20%,临界振荡周期TK=1min,当控
制器分别采用比例作用、比例积分作用、比例积分微分作用时,求其最佳整定参数值。
(P:δ=2δk;PI:δ=2.2δk,Ti=Tk/1.2;PID:δ=1.6δk,Ti=0.5Tk,Td=0.25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