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升学与择业》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面升学与择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的自我期望;
(2)知道择业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

2.过程与方法:
首先,要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从容面对升学考试;其次,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最后,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选择自己的成才之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考试;
(2)知道升学和就业是人生需慎重的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教学重点:
1.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
2.选择职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择业观,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学,点拨式,情境式,组织讨论,材料分析,自学检测及当堂训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然而在一个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两难选择常常让我们困惑。

比如当前我们同学就要面临自己人生的一大转折——中考。

中考之后,你是选择继续升学或者上职业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去历练自己?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并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自学本节课内容:
自学课本第136——141页内容,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并独立完成下列自学检测题,初步掌握本课学习内容:
1.升学考试焦虑现象的表现有哪些?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
有哪些?
2.正确填报升学志愿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3.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方式和渠道有哪些?选择职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处理以上习题,由学生之间先互相更正答案,教师适当点拨,以自学检测题为基点理解课文内容:
1.克服考试焦虑。

分析136页情境材料,学生自读材料:
(1)材料主人公为什么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教师引导:如果我们国家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你在中考考试中还会焦虑吗?)总结: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普及高中学段的教育,考试仍是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的主要手段。

(此外,可以从自身期望值过高、自信心不足、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等主观因素去思考,还可以从父母、老师的压力以及同学间的竞争等客观因素去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
(2)你也有过类似主人公的情况吗?说说你考试焦虑时的种种表现。

学生畅所欲言,集体归纳:比如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等。

(3)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情况,分四人小组讨论:焦虑现象的影响是好是坏?(教师引导:考试中一点都不紧张,正常吗?如果太紧张了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多媒体展示和考试焦虑有关的资料:考试焦虑(test anxiety),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 ”字曲线关系。

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

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

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心身健康。

一点不焦虑的同学反而很容易大意失荆州,而过度焦虑的同学则会对自己形成一种抑制作用。

2006年,美国教育部TestEdge研究表明, 61%的美国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其中26% 为严重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考生的成绩,尤其是数学和语言科目。

女生患严重考试焦虑的数量是男生的二
倍。

通过阅读上述资料结合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影响学业水平的正常发挥,影响身心健康。

(4)师生共同支招:你是怎样调节考试焦虑心理的?(师生互动,谈一谈自己的考试经历,重点谈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总结:第一,勤奋学习、成竹在胸是治本之策;第二,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端正对待考试的心理;第三,进行自我心理训练,寻求心理咨询等(如语言暗示法、饮食疗法、芳香疗法、音乐疗法等等)。

(5)知识拓展,多媒体展示,学生浏览:
作好充分的考试准备,形成良好的考试状态,必须做到:
要掌握应试的技巧:①要稳定情绪,全身放松;②在答题前要浏览试卷,统观全局;③回答每道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④排列好答题顺序,贯彻先易后难原则;⑤统筹兼顾各题,恰当分配答题时间;⑥不忽视任何细节;⑦注意克服定势的干扰;⑧先求正确,再求速度;⑨考试时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增加一分也好;⑩合理使用时间,不要提前交卷
体能和心理准备:考生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而且考生要适当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肉,鱼,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保证有充分的体力,同时也要避免高脂肪,高蛋白等营养品的过量摄入,造成消化不良和肠胃功能紊乱,体能不仅没有增强反而下降。

物质准备: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就应该准备好准考证,文具用品,交通工具,手表等,避免由于物质准备不足诱发考场上的焦虑。

2.直面升学。

学生互动:试着填报志愿,让大家来分享你的志愿,并且说说你填报的理由。

教师提示:要认真衡量自身的实际情况,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指导,了解招生信息,慎重填好第一志愿。

3.直面择业。

阅读159页材料,通过主人公成才的经历,让学生谈启示。

分析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方式和渠道:第一,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第二,劳动者自主择业;第三,自主创业。

通过140页填空,认识职业的多样性,学生谈对不同职业的认识。

提问:你喜欢的职业有哪些?你喜欢的职业对个人素质有怎样的要求?你自身具备哪些求职的优势?
归纳择业的原则要求、途径:
(1)选择职业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选择职业应正确认识自我(将职业对个人知识、技能、品德和体能等的要求与自身才能、性格、兴趣、特长、健康等
结合起来考虑)
(3)选择职业还需要正视竞争、敢于竞争。

(创业就是最大的就业)
(四)当堂训练:
1.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的压力,同学们的反应各不相同,以下同学面对考试反应正确的是:()
A.甲依然拖拖拉拉,没有任何压力,觉得考好考坏无所谓
B.乙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每逢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复习时效率很低
C.丙喜欢迎接挑战,她有条不紊地复习,对自己充满信心
D.丁准备上职业学校,心情很轻松,再也不用担心考试成绩了
2.2006年艺考持续升温,山东省每四个高考考生中就有一个是“艺术生”。

但据调查,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学艺术专业,毕业以后也不想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但为了升学,还是选择了艺考。

这启示我们:()
A.选择专业应认真衡量自身的情况 B.升学应多了解招生信息
C.周围同学选择什么专业,自己就选择什么专业
D.艺考是我们的首选专业
3.材料分析:
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披露,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中,35岁以下的占70%左右。

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为9%,远高于全国目前 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

究其原因:有些人学历低、技能不占优势,只能在中低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但又嫌工作苦、收入低;一些青年死抱“精英主义就业观”,目光瞄准事业单位、金融服务业等,不肯在一些社会急需的岗位上“屈就”等。

专家建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青年人要学会转变就业观念,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

(1)你认为青年失业率高是由那些陈旧的择业观念造成的?
(2)请为当代青年选择职业提出几点建议。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树立了争取的择业观念,相信只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一定会把这个人生转
折转好的。

当然,无论中考之后我们选择的是升学还是就业,现在都要把握学知识的机会,为我们的将来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直面升学与择业
一、升学:
1.考试焦虑:
(1)产生原因:
(2)表现
(3)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2.填报志愿
二、择业:
1.就业方式和渠道
2.选择职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能与学生学习及生活实践密切联系,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设计了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还在一些疑难点上组织学生参与合作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我认为本节课还可以完善的地方是:在探讨考试焦虑的时候,还应联系家长的
实际情况,因为有些时候家长表现出来的考试焦虑比学生更甚。

所以要真正使学生克服考试焦虑,教师还应该和家长密切沟通,携起手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