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地理关联示意图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 征具有因果关系的图形。常见的如天体系统图、国家或区 域经济部门结构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图、人口的各种构成 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等。 有些图形中地理事物的关系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则又 可属于地理统计图系列。
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是大量真实地理信息的数字化 和形象化的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会交流工具。它用真实 可信的数据来描绘图表及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是地 理规律、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 较强的时间动态性。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按照表述形式 的不同,可以分为表格、坐标图、结构图三大类,还可以 进一步细分如下:
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卷,读图分析类的题型在高考地 理试题中所占分值比重很大。很多试题都是“以图入 题”,几乎是“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同时,不同的 图表或文字相互结合,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 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 事象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还 要求考生能够对图表信息中的隐性信息进行提取和对无效 信息进行排除,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若题目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 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 析。例如,表格给出了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地各月降 水量,要求确定该地所处的干湿地区,解答此题必须把各 月降水量逐月累加,由定量到定性分析。 解答表格题是做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做定性分析,因 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 第四,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 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特点。
四种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2.下表为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下图为 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 图。据此完成(1)~(2)题。
降水量
时间段 甲
乙丙
北疆(mm) 南疆(mm)
187.8 192 229 66.4 73 95
注:甲为1967~1976年 乙为1977~1986年 丙为1987~ 1996年
(3)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 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 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②表 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 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③表示数量: 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面状地理分布图,要明 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各种图表以“新”“变”“热”为主。“新”主要是形 式新颖,以及图表反映的地理事物(事件)新;“变”主要是将 原有的一些图形进行形式的变化,从而变成了新图,这是近 年高考试卷的亮点之一;“热”主要是图表所反映的地理事 物是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 活、生产及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能力。

矩形结构图

计 图 表
坐标图平 平 三面 面 维柱直 正 坐状角 三 标图坐 角 图 、玫 标 坐瑰 图 标: 图 图折 、点 线状 图、 图曲线图、
表格
解读地理统计图表,要求能正确理解图表表述的地理信 息的含义,判读其表示的信息的数量或等级;同时还要有较 强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并在上述基础上, 解释或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等。解答地理 统计图表题,要做好“三部曲” ——认真审题、提取有效信 息、揭示地理内涵。
三种地理分布图的判读 1.下图中数字表示城市,读图完成(1)~(2)题。
某种地理事物分布图
(1)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
A.石油主产区
B.重要城市带
C.主要工业区
D.主要森林带
(2)图中城市( )。
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 B.正午太阳高度③>④
C.⑤在①的东南方向 D.多位于中纬度地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丙时段南疆与北疆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小
B.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比北疆大
C.阿克苏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
D.甲—丙时段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增长率大于北疆
(2)表和图反映出的变化可能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 ( )。
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 ②河流的结冰期变短,③
使新疆由干旱地区变为湿润地区 ④增加灌溉水源,
3.常见坐标图 (1)三维坐标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 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它们统一在一个平 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下图)。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 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 “比重”或“比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 是100%。③构成要素只有三项。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 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 0%~100%。 (2)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 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下面的三 种坐标图)
1.圆形结构图 (1)扇形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以全部面 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以各个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表示该部分占地理事物整体的比例。 这种图形能表示两方面的内容:一 是表示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是表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如中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分布百分 比图。
(2)饼状图:饼状结构图除了可以反 映扇形结构图所反映的两方面内 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物 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 例关系两方面反映事物的发展变 化状况。如某市工业结构图,既 表示了工业总产值是300亿元, 又表示了各工业部门所占的比 重。
解析 第(1)题,阴影部分主要分布在北美、亚欧大陆北 部、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为世界森林资源的主要分 布区。第(2)题,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60°之 间的中纬度地带。 答案 (1)D (2)D
地理分布图在图形系统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 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 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 图、水系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 等)、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工农业要素分布图、中国铁路 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图(如南方地区矿产、铁 路和城市等多要素分布图等)。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 的范围和形状,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二,抓住主要线索,综合分析地理规律。 表格集中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轻重之分。 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 要素。 第三,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解答表格题通常重视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 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做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 接就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 变化。
2.地理发展过程示意图 地理发展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 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如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 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 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商业活动的主要环 节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需要指出的是地理发 展过程示意图中也有些以数据统计图的形式出现。
风频玫瑰图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 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 远说明风频率越大。一般而言,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 频和最小风频,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
4.表格的判读技巧 地理表格是地理数据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考查考生阅读、 理解材料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载 体。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灵活运用表格数字,从数字中 找出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解读时要注意 以下几点: 第一,仔细阅读表格,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内容。 表名表达了图表所要展示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 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透过表名往往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 息。
(3)判读步骤:①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图中反映了哪 些地理事物;②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在脑中呈现 相关的知识点;③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④结合其 他信息回答问题。
2.曲线图、折线图(线性图) (1)特征:曲线图、折线图是采用曲线或线条的升降、起伏 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图。这种图 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及依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 用。 (2)分析的思路:①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②思 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③对曲线的变 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 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 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④对 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如下图: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2)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 第(1)题,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 压,甲处气压高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同一垂直面 上,海拔高气压低,故气压甲>乙>丙>丁。第(2)题,同一 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北半球 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 故M处为东北风。 答案 3.(1)D (2)A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结 构或相互之间联系的图形,其特点是主题突出,清晰易 懂。地理示意图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地理原理示意图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 图形。常见的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 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 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 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在阅读表格时,一定要弄清表格所反映的地 理事物,并且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事物的变化过程。
地理示意图的类型与判读
3.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 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1)题,对比甲、乙、丙不同时段南疆与北疆的年平均 降水量可以看出,在丙时段南疆与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 大,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南疆;阿克苏河位于我国西北内 陆,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第(2)题,表所反映的是 新疆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图所反映的是阿克苏河年平均径 流量逐渐增大。水量的增加为部分地区植被生长提供了条件, 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同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新疆年 平均降水量虽在逐渐增加,但仍然远远小于800 mm,且该地 区蒸发旺盛,不可能变为湿润地区;河流的结冰期长短跟气温 在0 ℃以下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跟径流量无关。 答案 (1)D (2)A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
【复习策略】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类型的图像日趋复 杂,图中隐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判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 高。而各类变式图表的出现(如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不断变 化),更增大了图像的识读难度。因此要注意培养以下能力: ①认识数据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能力;②根据图表和数据解 释说明有关概念的能力;③根据有关数据信息解释相关问题 的能力;复习中应关注图形的多角度转换,重视判读方法的 运用和归纳,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1)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 散的点。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 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 分布。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 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2)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 流、山脉、洋流、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 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读线状地理 分布图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的沿途变化和事物的走 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 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 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