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贾永平;郭晓红;杨俊平;任洁;吕吉元
【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年(卷),期】2008()12
【摘要】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三个关键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
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对110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单基因和基因连锁分析。
结果①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DD基因型(43.6%)及D等位基因频率(6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6.3%和44.4%,P<0.05);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T基因型(66.4%)及T等位基因频率(78.6%)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2.5%和
60.6%,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的AA、AC基因型频率和A、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②联合分析三个基因多态性罹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其OR为3.395,高于单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OR为2.175)及血管紧张素原TT型(OR为2.669),低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血管紧张素原TT型(OR为6.098)。
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心病有关,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无关联。
同时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及血管紧张素原TT型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增高。
【总页数】5页(P981-985)
【关键词】内科学;冠心病;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作者】贾永平;郭晓红;杨俊平;任洁;吕吉元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科研实验中心;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双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J], 彭健;罗礼云;李铁;梅啸;牛云茜;龚五星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J], 牛云茜;罗礼云;彭健;梅啸;彭澍;龚五星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 [J], 梁茜;杨希立;杨光;崔金环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 [J], 罗礼云;李铁;梅啸;彭健;龚五星
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关系 [J], 张秀英;张胜兰;许玲;王德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