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五章 群落 5.5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 5.5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
1浙科版必修3
5、5群落的演替
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
1、说出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2、举例说出群落的演替。
3、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拥护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发展要求举例说出顶级群落的概念。
说明
二、知识网络
三、导学过程
一、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是什么?群落演替过程是怎样的?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群落演替过程是外界环境与群落内部环境不断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2、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哪些?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
迁徙。
③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④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⑤人类活动的干扰。
3、演替的类型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提示: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1)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裸岩上进行的演替,其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又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2)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弃耕的农田、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在于本来有没有植被或植被被破坏后土壤条件是否保留。
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比次生演替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为初生演替没有土壤条件,环境极为贫瘠和严酷,而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环境一般比较肥沃,原有的群落被破坏后留下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等。
4、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什么?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能量一般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一般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一般稳定性越来越高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提示:(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
1、比较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演替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概括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
(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
(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
易错警示群落演替的几个易错点:(1)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2)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3)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
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3、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1)从起点上①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
②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
(2)从时间速度上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
②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
5、全面理解影响群落的主要因素(1)群落内部因素,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
(2)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3)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
五、布置作业
1、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2、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B、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与群落的演替无关
C、当P\R接近或等于1,说明群落中的能量或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
D、P\R 比率可以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
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先出现次生演替,后出现初生演替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4、在以下生物群落的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弃耕的农田慢慢变成森林
B、森林大火后仍长成森林
C、火山喷发后重新生长成森林
D、水域污染后经治理,各种生物种类逐渐增加
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先出现次生演替,后出现初生演替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构成不断地变化着
B、初生演替一般比次生演替进行得慢
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7、关于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其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总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8、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B
6、D
7、B
8、C六、课后反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
收获内容疑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