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学习资料.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动机与需要、诱因
1.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2.需要与诱因的关系? 思考:需要与趋向、回避
精品课件
动机与态度 1.态度与动机 2.态度的构成: 认知 情感 行为倾向
精品课件
认知不协调理论
费斯汀格于1957年首次提出:两 种认识或者认识与行为不一致时产生 了心理上的紧张,出现内心冲突与不 安,产生心理困扰。
个体趋近目标的行为最终受追求 成功的意向、避免失败的意向综 合作用
精品课件
成就动机模型的心理机制
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往往是通过 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 上的满足,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往往 是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 产生烦恼。
精品课件
2.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1963)在麦克里兰研究的 基础上提出,影响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 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其关系可以用下 列公式来表述:
精品课件
海德认为:
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 于个体内部。
归因于外部环境,个人对行为的结果可以 不负什么责任;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应 当对行为结果负责。
外部动机:指人们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 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外。 (防止德西效应)
精品课件
2.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
远景性动机: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
系的一类动机。
近景性动机:指动机行为与近期目标相联
系的一类动机。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具有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精品课件
认知失调是不可避免的
人的认知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或描绘。 现实不断变动,人们预见信息的能力有限, 加之事物本身纷繁复杂,认知与观实之间的 差距不可避免,这种差距在心理上的表现就 是认知失调。人类行为的动力正是来源于认 知上的这种矛盾。不协调状态具有动力学的 意义,使人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
精品课件
(三)动机的成分
1.先天:生物成分 2.后天:习得成分
精品课件
(四)动机及相关概念
1.动机与兴趣 2.动机与需要、诱因
3.动机与态度
4.动机与期待及抱负水平
精品课件
动机与兴趣
1.兴趣:趋向某一对象活动的内在倾向。 2.兴趣种类:直接、间接 3.兴趣层次:有趣、乐趣、志趣
动机与兴趣的关系?
精品课件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1.社会意义:正确或高尚的学习动机与错误或低下 的学习动机
2.起作用的时间: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 远景的学习动机
3.范围:普遍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 4.来源: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精品课件
1.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
内部动机: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 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
1.人类的生理方面为行为提供能量或冲动;行 为的方向服从于学习和认知的一些原则。
2.获得幸福的唯一方法:满足本能。 3.工作过程:本能引起目标对象的实现;目标
对象受阻——替代性计划获得(导致自我的 发展)、导向降低紧张的路径。
精品课件
二、需要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一)基本观点
行为的能量、方向和坚持性应该归 于需要的存在;我们生来就具有一个有 限系列的需要,这些需要可以通过学习 得到改变。
精品课件
结论
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是力求成功的倾向的 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
期望—价值理论属于享乐主义理论:在所 有可能性中选择唤起我们最大快乐感,否 则选择引起最小痛苦选项。
精品课件
(二)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
1. 海 德 : 最 早 提 出 归 因 理 论 的 是 海 德 (F.Heider,1958),他认为,人们具有理 解世界和控制环境的需要,使这两种需要 得到满足的途径就是了解人们行为的原因, 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
第八章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性质及相关概念 (一)动机的性质
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个体活动,指引该 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精品课件
(二)动机的功能
引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 引发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唤起 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指向 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坚持性
精品课件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
正向一致 负向一致 正向不一致 负向不一致
M
+
-
-
+
L
+
-
+
-
E
+
-
+
-
精品课件
坐标图
学习行为 好
学习效果可能好 (正向不一致)
学习效果好 (正向一致)
低 学习效果不好 (负向一致)
高 学习动机
学习效果不好 (负向不一致)
不好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二、需要理论 三、学习理论 四、认知理论
不合理动机:指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个体健
康发展的动机,包括低劣的、错误的和有较 多消极因素的动机。
精品课件
5.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
主导性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动机。 辅助性动机:对行为起辅助作用的动机。
二者关系比较一致,活动动力会加强,相反, 活动动力会减弱。一般来说,在同一时间内,在一 个学生身上,主导性学习动机只有一个,而辅助性 学习动机则可能会有一个以上。
2.学习动机作用
引发:唤醒、激起 定向:选择目标 维持:稳定、持久 调节:行为的强度、时间、方向
精品课件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会 越高,学习效果会越好。
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较 复杂,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动机与期待及抱负水平
期待:个体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 预期。
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 主观估计自己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精品课件
二、学习动机
(一)概念: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 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 动机与兴趣、需要、价值观、态度、志向 水平、外来鼓励、结果、现实要求等因素 相联。
精品课件
2.自我决定(成长和掌握)的动机理论
基本观点: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 发展的动力,使其努力掌握环境中的挑战, 并将整合到自我概念中。
自我决定: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在 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 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
精品课件
四、认知理论
(一)成就动机理论与期望—价值理论 由麦克里兰(D.C.McClelland)和阿特
金森(J.W.Atkinson)所研究和发展的动 机理论。
精品课件
1.成就动机
定义: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
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 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 一种内驱力。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成就动 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精品课件
基本观点
力求成功、选择朝向成功/失败 的目标
精品课件
一、本能理论
本能:自然或造物主植于 动物体内的,为达到对自身或 种族生存有用的目标,同时避 免与此相反的目标的指引性的 目的性行动。
精品课件
(一)早期本能理论—进化论
1.达尔文:自然选择 2.孟德尔:遗传的思想 3.本能与动机:行为被看作是人类
的生理构造预先决定或安排的。
精品课件
(二)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
精品课件
3.根据动机行为的对象的广泛性
普遍型学习动机:对所有学习活动都有学 习动机。
特殊型/偏重型学习动机:对某种(或某几种) 学科有学习动机。
精品课件
4.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
合理动机:指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有利
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包括高尚的、正确 的和在一定时期里有较多积极因素的动机。
精品课件
强化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 力量。人的某种学习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 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 定联系。
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在学 习活动中,应采取各种外部手段,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精品课件
在教育上的意义
只重视外部诱因的控制,无从培养学生的 学习热情
寻求奖励、逃避惩罚的想法对全体学生都 不利
手段目的化的结果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短暂的功利取向不易产生学习迁移
精品课件
(二)社会学习理论
倾向于认为行为可以独立于环境条件而 产生
假设机体可以在没有直接经验或奖赏的 情况下获得经验
许多人类行为是由我们过去观察到的信 息引起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 强度与工作效率/学习效果/解决问题 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 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 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精品课件
具体说明
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
不同 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
的提高而上升 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精品课件
6.奥苏贝尔的分类
认知内驱力:了解、理解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保持长者赞许的需要
精品课件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
1.学习动机驱动学习、学习产生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以唤醒学习情绪、 增强学习准备状态、集中学习注意力、 提高学习意志为中介影响认知结构。
精品课件
替代性经验:观察他人所获得的经验。 言语劝说:来自他人的说服。 情绪唤醒:情绪的性质和水平。
这四种影响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取决于它 们是如何被认知评价的,即受到归因的影响。
精品课件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坚持。自我效能感高的 人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且在困难面前 能坚持自己的行为。
精品课件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s—Dodson Low)
精品课件
2.学习动机与效果一致性的角度
学习动机与效果关系非直接,学习行为中介 学习行为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一起考察 M:学习动机 L:学习行为 E:学习效果 +:
表示好或积极 :表示坏或消极
精品课件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1.基本 内容:
精品课件
2.在教育上的意义
马斯洛认为,学生先天具有发自内心的成长潜力, 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 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行学习。
先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环境,满足其各种缺失性需要, 大多数学生才会自发性地继续成长。
学生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与尊重的需要,家长与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 在困难面前敢于面对困难,且斗志昂扬。
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 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 高的人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而自我效能 感低的人则充满焦虑与恐惧。
精品课件
在教育上的意义
影响学习成绩 影响努力程度 影响坚持性 影响积极的情绪 影响任务的选择 影响目标的确定
班杜拉将期望分为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
精品课件
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之区别:
跳高选手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判断是 效能预期;这一成绩是否能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 誉、自我满足,是结果预期。






效能预期
结果预期
精品课件
个体效能感的来源
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直接经验):增强或降 低自我效能感。
精品课件
三、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1.华生:除了恐惧、愤怒、爱,所有 其他情绪都是这三者习得或衍生而来。行 为的基础是学习,不是本能。
精品课件
2.赫尔的驱力理论
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可以被学习原 理所解释
一种驱力的激活将导致行为 行为=驱力×习惯
精品课件
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学习的发生不一定要降低驱力 行为处于外部奖赏的控制之下
精品课件
1.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 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 判断。班杜拉提出这一理论并用来解释人 类行为的启动和改变。
精品课件
基本观点
人类的行为不仅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到 通过认知因素而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的影响。
行为的出现并不是由随后的强化决定的,而是由 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的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 的期望决定的。
动机的强度=f(动机×期望×诱因)
精品课件
说明
动机水平是一个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 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 的主观概率,诱因为成功时得到的满足 感。一般来讲课题越难,解决课题后获 得的满足感就越大。
精品课件
说明
与成就动机有关的情境中既能引起对成 功的期待,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
避免失败的倾向公式与追求成功倾向相 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