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复习特训十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复习特
训十七
第1题【单选题】
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既有和平交流也有武力冲突。

下列各项中有一项明显与其他交往方式不同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希波战争
C、阿拉怕数字的发明与传播
D、罗马征服地中海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史实中,促进了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 )
①玄奘西游取经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鉴真东渡日本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
A、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B、根据民间故事,汇集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C、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
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
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的有( )
A、《一千零一夜》
B、《花剌子密历表》
C、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欧洲
D、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2、3、4……”这些我们常用的数字,其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阿拉伯人、中国人
B、阿拉伯人、波斯人
C、印度人、埃及人
D、印度人、阿拉伯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九年级2班的一个学习小组在探究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史实及其影响时发生了争论,出现了下列四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由阿拉伯人发明
B、由阿拉伯人改进后传到了欧洲
C、古印度人发明了通用计数法
D、它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们在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的“0、1、2、3、4、5”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A、古印度人
B、古阿拉伯人
C、古埃及人
D、古希腊人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图中数字的始创者是( )
A、古巴比伦人
B、印度人
C、埃及人
D、阿拉伯人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史实中,促进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 )
①玄奘西游取经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鉴真东渡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现在被世人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发明者是( )
A、古印度人
B、古阿拉伯人
C、古罗马人
D、古希腊人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

慢慢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

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人教版《世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

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

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地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主要是指什么人?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
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

哪种交流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古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中,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共同贯穿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的乐章。

【冲撞与融合】
材料一: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和平与交往】
材料二:马克·波罗一行于1271年从威尼斯出发,先到达地中海东岸,然后大致沿“丝绸之路”东进。

他们是而乘船,时而骑马,时而骑骆驼,时而步行。

一路经过叙利亚和两河流域,跨过伊朗高原,穿过中亚沙漠,翻过帕米尔高原,再经喀什、敦煌等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275年到达元朗的首都。

这时距他们出发的时间已三年有余。

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
在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方面搭起文化交流桥梁的是那些商人?说说他们的贡献?
记述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这本著作的影响有哪些?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二:
小刚搜集的两则材料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材料?
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
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材料二: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三:《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世界史·古代史》
从材料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
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的信徒称为什么?该宗教所奉行的经典是什么?该宗教的建筑代表是什么?
阿拉伯人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途径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我们应该怎样吸收外来文化?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