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水电站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水电站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小水电工程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在规划、设计、施工、
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促进小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实现
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水电开发;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是山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但经济相对
欠发达或是较贫困的山区县。

要加快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落后面貌,开发
利用小水电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也必
然带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

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小水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及其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
的关系,事关这些地区小水电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地研
究和探讨。

1、生态环境保护对我国小水电发展影响
近年来,我国小水电发展加快了步伐,每年新增装机容量200~300万kW,
总装机容量已达3466万kW,占整个水电的比重30%以上,占全国电力工业比重6%~7%,世界绝对领先。

但在大规模、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
的东西,尤其是生态保护、环境影响的问题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开始被关注。


所谓“圈河运动”,造成河流无序开发,区间断流,水质恶化,自然景观被破坏等;个别河流由于未考虑生态用水,过度开发,出现局部断流和脱水,破坏河流生态,影响河流健康生命。

例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由于小水电的无序开发,造成河流区段断流,水质由1类变成5类,一批镇、村生活用水困难,著名特产
香鱼几近绝种。

据2016年了解,该河上游就有90多处类似小水电站在开发、建设。

有的工程施工废渣处理不当,受洪水冲刷,使下游核心景区的溪床升高,深
水潭被填浅,等等。

近年开展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对保护森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等方面正在不断发挥积极作用;“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问题已
有许多论证和实例。

目前,学术界已有人开始进一步研究小水电代燃料后所减轻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效益的货币化核算方法,这些成果将有利于促进小水电的
可持续发展;但除此之外有关我国小水电的环境生态研究目前似乎还鲜有研究成果。

2、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
2.1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小水电的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成为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山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例如安吉县从1993年开始先后实
施了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全县小水电事业快速
发展,小水电装机容量由原来的1.2万kw增加到5.3万kw,年均发电量由原来
的3000万kwh提高到了1亿kwh,年产值约6000万元,年利税2400余万元。

小水电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供用电矛盾,促进了工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县
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93年的7亿元、0.6亿元和876万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13亿元、2.6亿元和1756万元。

2.2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建造农村小水电站,村集体入股分红,使山区村级集体增收效果明显。

如安
吉县大溪镇田背村,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股份合作制方式陆续兴建了2座电站,总装机800kw,年均上网电量320万kwh,年创收96万元。

按村集体在2
座电站中所占股份,年均分红收入为18万元,为未建电站前村集体收入的10倍。

2.3改善了生态环境
小水电是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

小水电的开发,能有效促进山林保护、
减少环境污染。

以安吉县为例,小水电每年供电3亿kwh,相当于替代11.58万
吨标准煤或减少7800亩森林砍伐量,可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量
27.3万吨,节约木材33750立方米。

由于小水电的发展,农村“以电代柴”户的增加,有效保护了山林资源,安吉县的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51%提高到了现在
的70.65%。

2.4减小地址灾害
小水电工程修建之后,除了将上游的河流消能减灾外,还将改进原有的自然
边坡地质条件,对主要的滑坡体进行人工排除或者护坡。

只是水库蓄水的初期,
是一个水库新库岸的不稳定期和再造期,是隐性的地质灾害的集中释放期。

由于
通过建小水电站治理地质灾害需要一个过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蓄水初期地质
灾害可能有所增加。

水库的建设将会释放周围潜在的地质滑坡体,由于河水的能
量不会再冲击河谷产生地质灾害,因此小水电开发最终将有助于减轻地质灾害。

3、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分析
3.1水力资源浪费
小型水电站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电站效率不容易达到最高,这也是个积累效应,减少了全国水力资源总量的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如果每个电站提高1%的
效率,每年节能达20亿kWh,按0.28元/kWh计,合人民币5.6亿元。

一般的小
型电站在技术改造后,可以提高效率5%~10%,节能的空间巨大。

3.2施工点问题严重
小水电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占地、采石、取土、弃渣、筑路等活动对地表植
被影响较大,如果防护措施不当,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施工活动对地表扰
动会影响某些陆生动物的栖息地。

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数和施工机械较为密集,开挖料遗弃及施工设备带来的物理、化学污染等较为严重。

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废
水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3水工设施和厂房的建造使部分山林遭到破坏
建造电站需要用地,而电站所用的基本上都是植被良好或林木茂盛的山地。

农村小水电站,大都是引水式径流电站,以往建造的,发电引水主要是靠绕山而
筑的引水渠道。

因此,同一发电水头的取得,河道坡降越平缓,所占用的林地越多,对山林的破坏就越大。

此外,电站施工需爆破,施工措施的不当,也将使部
分非电站占用林地遭到破坏。

4、改善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措施
(1)开展全国水能资源利用区划工作
在政策上,要由水能资源大力开发转为有序开发、由尽快利用转为可持续利用;在理念上由充分利用转为合理利用、由单一利用转为综合利用。

这种方针政
策和理念的变化,要求政府的管理战略与之相适应,要求宏观的区划技术与之相
匹配,急需对我国水能资源利用的总体布局做好精心策划。

(2)工程爆破施工中,采用多点、小药量爆破,减少散乱飞石对山林的破坏。

(3)在水库电站机组选型设计时,根据计算所得生态环境和下游居民生产生
活需水量,确定一台适合于低水位高效率运行的机组(姑且称之为生态机组),
在水库低水位时运行,以维持下游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

5、结论
小水电工程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且是
可控的,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我们要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
各个过程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轻其不良影响,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小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实现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
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京和.小水电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17,(12):23-25.
[2]黄茁,李青云.小水电环境影响关键问题及保护对策探讨[J].小水电,2011,(6):4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