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三顾茅庐_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三顾茅庐_苏教版
8 三顾茅庐(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或者电视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三顾茅庐》。
通过你的预习,你知道“顾”是什么意思?(拜访)三顾茅庐呢?(三次去茅庐拜访)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完整的话,引导学生说出谁到哪里去拜访谁?
刘备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帮助完成统一大业。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三、展示词语:
1、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对子之间互读学案上的字词。
看哪个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到所有的成员都能把词语读正确,一会儿小组比赛读词语。
第 2 页
第 3 页
五、展示读书。
(落实读正确、读流利,读不正确、不流利的,老师要及时纠错、指导,实在差的,要赛读。
)师:时间到。
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3、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六、整体感知。
运用补充题目的方法来概括课文内容,也可引导学生填空:
()三顾茅庐,拜访(),邀请他出山,()。
师:好,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
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看看它的结构,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七、写字:(如果生字比较多,交流学案时,发现同学们哪些字容易写错<描红临写>)
1、观察生字的字形和结构。
2、教师范写2个生字:“慕、顾”。
分析起笔、顿笔,分析间架结构,分析难写的笔画的起笔、收笔要领,以及疏密要领等。
3、学生仿写。
共同评价学生仿写的字。
评价要领:起笔、顿笔、大小、间架结构等。
第 4 页
4、检测生字:对子互改,把错误的字纠正两遍。
八、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刘备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词句,写写体会。
九、布置展示任务。
1、结合文中具体词句,谈谈刘备是怎样的人?
2、结合文中具体词句,谈谈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品析人物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了解本课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分配展示任务。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课件出示)
第 5 页
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三、展示交流
课件出示展示任务。
师:请各自准备一下分配到的任务。
师:小组内交流,先帮对交流(让4、5、6号谈,1、2、3号听)谈错的对子纠正,谈不到的对子补充。
师:小组长在小组内讲解。
组员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和更正,组长找好发言人。
整理好等待展示交流。
师: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三顾茅庐》的故事。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让我们先了解刘备这个人?
四、展示、反馈:
小组长领任务与全班学生抢答相结合,什么问题是抢答的、什么问题是要组长领任务的,老师要求要明确。
在此过程中老师进行点拨、追问、引导、组织讨论等
预设与措施:
1、刘备是怎样的人?
(1)研究刘备的同学交流。
按学生交流的情况分别出示,重点落实字词,这些句子要具体讲,认真读,读出感情。
第 6 页
预设:如果学生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来说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就引导学生抓住“斥责张飞、下马步行、阶下恭候、赶紧接见”。
来说明刘备是一个(敬贤礼士尊重人才)的人。
描写刘备的句子:
①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A、是啊,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生气地说自己的兄弟。
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在第二自然段)
B、读读议议,可以看出张飞是个怎样的人?
C、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D、文章主要是写刘备,但同时也把张飞写进去了,这是否多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点拨,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随机板书:反衬
E、对子之间对比读,读出张飞的莽撞无礼,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②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半里多路有多远?二百多米。
有这样的必要吗?----体现了他对诸葛亮的尊重。
古代讲究礼节,拜见重要的人物时,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表示尊重。
)
③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同学们可能还记得贾岛推敲,夜下僧敲门比夜推僧敲门好,就是因为他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礼貌和对别人的尊重。
“轻轻”突出了刘备的礼貌和尊重。
)
④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
第 7 页
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恭恭敬敬-----用心去尊重。
)
(轻轻地走进去----不想去惊动诸葛亮。
)
(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一位是一方诸侯,一位是村野山夫。
一位是四十七岁的长者,一位是二十七岁的毛头小伙子。
在那里一站就是二个小时。
足见他的真诚和耐心。
张飞一看大哥还站在那里等,气得想一把火把诸葛亮的茅草房烧掉。
)
⑤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快步走进——表现出他的求贤若渴和急于想拜会诸葛亮。
)
过渡:
诸葛亮究竟有何德何才值得刘备去如此诚心诚意去请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最后两段,并找出表现其才气的句子。
2、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预设:能使迷茫中的刘备茅塞顿开,其计谋肯定很高。
可见诸葛亮很有才华,用一个成语——(雄才大略)
师:诸葛亮未曾出山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果让他出了山,那还了得。
所以后来刘
第 8 页
备又说了一句“如鱼得水”。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你知道打了哪些胜仗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2)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后来刘备称帝蜀国,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3)理解最后一句话。
过渡:
诸葛亮真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那么诸葛亮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送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3、读第三段的环境描写。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景色秀丽宜人)想一想它和诸葛亮有什么联系?(3组 7组)
用环境描写来衬托诸葛亮的……
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六、小练笔:
认真读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
第 9 页
写一处景色。
教学反思:
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