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人事迹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名人事迹材料
外国名人事迹材料【篇1】
珠宝大盗贝利——人生最大的损失是迷失自我
贝利是20世纪20年代人人皆知的珠宝大盗,他所偷盗的对象,都是有钱有地位的
上流人士。
他还是位艺术品鉴赏家,所以有“绅士大盗”之称。
贝利因偷盗被捕,判
刑18年。
出狱后,有位记者采访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贝利先生,你曾偷了许多很有钱的人家,我想知道,蒙受损失最大的人是谁?”贝利不假思索地说:“是我。
”记者们哗然大笑。
贝利接着解释说:“以我的才能,我应该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华尔街的大亨,或是对社会很有贡献的一分子;但我不幸选择了做小偷,成了一个向自己偷盗东西最多的人——各位都知道,我生命中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监狱里消耗掉的。
”向自己偷窃者,其实大有人在。
为什么人们会干这种蠢事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何在。
其实,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不放
纵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会走向成功。
外国名人事迹材料【篇2】
对抗独裁与恐怖的朋霍费尔(1906.2.4—1945.4.9)
迪特里希·朋霍费尔一生短暂,但思想深沉,大义凛然。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明知回国凶多吉少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离开可以避难的美国而返回日益黑暗的德国,服务于他的同胞。
他参加在德国反对纳粹主义的抵抗运动,并因计划刺杀__而在1943
年3月被拘捕。
1945年4月9日黎明,朋霍费尔与国防军一些高级将领,在福罗斯堡
集中营被处决。
后人在处决地,立碑铭文纪念:“他们为伸张自由、正义与人性,不
惜牺牲性命对抗独裁与恐怖。
”
外国名人事迹材料【篇3】
一天,肖邦在巴黎的沙龙中即席弹了许多曲子,他完全沉浸在乐曲中。
当他尽兴弹完,抬起头来,闻到一阵薇奥丽特香水的芬芳,他这才发现一双热情的眼睛正凝视着他。
这位女性并不漂亮,身材矮小,已经开始发胖,但她有一双美好的眼睛和一个高
高哲学家的前额,给人一股男子气概。
乔治·桑是个特殊的女性,她蔑视传统,饮烈酒、抽雪茄、爱骑马、喜欢男装,骂
起人来满口粗言秽语,谈情说爱时却百般柔情,千般风流。
她已经三十多岁了,是两
个孩子的母亲,与诗人缪塞刚刚分手。
肖邦却有女性气质。
他面色苍白,身体纤细,体质柔弱,忧郁伤感,常常由于激动
而疲惫不堪。
他还不到30岁,两次失恋使他怀疑女人的情感。
他感到自己创作力在衰退,思想变得懦弱,想象变得苍白,灵感渐渐枯竭,他需要一种强烈的有活力的爱情
来唤醒他心底的热情。
肖邦在乔治·桑的进攻下和她相爱了,他们常常在奥特尔区约会。
爱情不仅使肖邦
显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绪活跃,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他的创作才能又获得了非凡的
活力。
在这个时期里,他写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
但是,肖邦又不能平静地工作,他的身体日渐不适,病魔的阴影时时威胁着他,他
的思想总是集中在死亡上面,而乔治·桑仍然是生气勃勃,他们不得不分手了。
他们
一起共同生活了9年,这9年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阶段,也是他最光辉的
创作力高峰期。
而肖邦与乔治·桑分手后,他再也没有写出任何一部重要的作品。
肖
邦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乔治·桑没有怨恨,只有爱情,他
不能忘记乔治·桑。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说:“我真想见她一面。
”
外国名人事迹材料【篇4】
学会低头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称为“美国
之父”。
少年时期的富兰克林曾经去拜访过一位前辈。
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目空一切,挺胸抬头迈着大步,可是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说不出话来。
那位前辈这时才缓缓地走出来,看到富兰克林这副样子,认真的对他说:“很疼吧?可是,这却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须时
时刻刻记住低头。
”
在这之前,富兰克林的确是这样,心高气盛,恃才傲物,以为自己是鸿鹄,别人都
是燕雀,眼睛总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
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门
框撞了头,才发现门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
于是,回到家以后,富兰克林把这次
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从此,富兰克林把“记得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外国名人事迹材料【篇5】
不务正业的音乐家们
1858年5月15日,年轻的亚历山大·鲍罗丁从俄国圣彼得堡医学院毕业,他以一
篇《化学与毒理学视角上砷酸与磷酸的类比》取得了医药化学博士学位。
此后,他又
赴德国海德堡从事博士后工作,致力于有机卤化物和苯衍生物方面的研究。
当然,今天的人们知道鲍罗丁并不是因为他在化学上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音乐。
自古宅男爱艺术,鲍罗丁就是典型代表。
1862年起,他开始跟随巴拉基耶夫学习作曲,第二年更是与一位钢琴家结婚。
他的两部交响曲与两部弦乐四重奏接连出版,还被吸
收进了由5名俄国主流作曲家组成的“强力集团”里。
但是,尽管已经在作曲界混到
了这种地位,鲍罗丁仍然没忘记他作为化学家的本职工作。
1872年,他独立发现了羟
醛反应,这种反应是现代医药合成的基石之一。
鲍罗丁上百年前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可
以在学术数据库里查到。
据说,这位化学家经常在实验室里酝酿乐思,写作乐曲,因此也经常耽误实验甚至
弄坏实验器材。
好在他两方面都没有耽误,不论音乐还是化学方面的成就都足够令他
留名青史了。
其实在著名作曲家里,在别的领域也有建树者不计其数,特别是不少作曲家拥有法
学或是医学学位。
最夸张的例子也许是法国作曲家卡米尔·圣桑了,这位大音乐家简
直是几百年一遇的天才,除了《动物狂欢节》《骷髅之舞》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之外,
他还是一位有名的数学家。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则涵盖了声学设计、罗马帝国时
期剧院的内部装潢、古代乐器等领域,还写作过一本哲学专著,写过诗集和剧本,在
大学里开讲座讲解海市蜃楼的原理。
作为法国天文学会的会员,他经常为日食等天文
现象的出现而举办专场音乐会,这位跨越了无数个领域的天才成为当时法国知识界的
领袖人物之一。
许多人批评他太过“不务正业”而耽误了作曲。
但圣桑流传下来的杰
作已如此之多,难道还不够伟大吗?
前不久,著名的维也纳医科大学向39岁的曼弗雷德·赫金颁发终身教职,他是一位糖尿病及肾脏移植方面的专家,同时他的名字在音乐界也并不陌生,因为他也是维也
纳爱乐乐团低音提琴演奏员。
赫金加入了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兼职拉琴,同时在德国继
续着繁忙的学业;几年后,他不仅拿到了医学学位,还被选拔进了维也纳爱乐乐团,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
其实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想成为某个领域里的专家尚且越来越难,达到“一专多能”的程度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但音乐家们也未尝不能在别的领域里试试身手,虽然未必成“家”,但人生必将因此而更加绚丽多彩。
外国名人事迹材料【篇6】
最著名的“乞丐”
80岁那年,他当起了乞丐,经常徘徊在纽约的曼哈顿街头行乞。
只见他衣衫褴褛、胡子拉碴,头戴一项上面写有“山姆大叔是个大恶霸”的鸭舌帽,帽子边缘露出的白发乱蓬蓬的。
他的身体很瘦弱,似乎弱不禁风。
加之浑身脏兮兮的他来回游荡,一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样子,活脱脱一个专业乞丐。
最著名的“乞丐”他乞讨的方式很独特,只向过往的司机讨要零钱,讨完之后会免费送给司机一份自己买来的报纸。
每次讨要,他都是笑眯眯的,态度非常温和,还时常与司机开玩笑,完后从不忘幽默地与“施舍”给他零钱的司机说再见,颇有喜剧色彩。
司机见他慈祥、和善、风趣,还不乏幽默感,也都会慷慨解囊,从不让他空手而归。
虽然讨到的都是硬币,但一天下来收入还是很可观,一般每天都能讨到100美元左右,运气好的时候能讨到250美元。
白天讨到的钱,他利用晚上的时间整理出来,一摞一摞、一包一包地包装好,然后存放起来。
现在,他已经97岁了,17年来,他从没间断乞丐生涯,讨到了不少钱。
然而,他没有花掉一分讨来的钱。
每当积攒到一定的数额,他就捐献给一个为古巴儿童购买医疗用品的慈善机构。
17年来,他把辛辛苦苦讨到的所有的钱都捐给了这个慈善机构。
其实,他并不缺钱,他的'居所是350万美元的豪宅。
他也并不是乞丐,他之所以17年如一日装扮成乞丐沿街行乞,完全是为了慈善。
迄今,虽然已经97岁高龄,但他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停止,同时,他的“乞丐”生涯也没有停止。
他说:“我只是想帮助他人。
”
他的名字叫欧文·科里,是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被人称为“老戏骨”,还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权威的人”。
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最著名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