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M定量检测与HBV DNA载量及ALT、AST的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V-M定量检测与HBV DNA载量及ALT、AST的相关性
分析
杨丹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定量检测与乙肝病毒(HBV)DNA 载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柘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乙肝患者,依据患者是否携带乙肝e抗
原(HBeAg)分为HBeAg阳性组(76例)和HBeAg阴性组(48例).两组均定量检测HBV-M[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肝e抗体(HBeAb)]、HBV DNA及
肝功能(ALT、AST).比较两组HBV-M、HBV DNA载量、ALT、AST,分析HBV-M 和HBV DNA载量与ALT、AST的相关性.结果HBeAg阳性组HBsAg、HBeAg、HBeAb、HBV DNA载量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阳性组ALT[(48.67±12.32) U/L]、AST[(35.49±10.37) U/L]高于HBeAg阴性组[(32.16±10.51)、(27.59±11.0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HBeAg阳性组中lg(HBV DNA)与HBsAg呈正相关(P<
0.05);HBeAg阴性组中HBsAg与AST呈正相关(P<0.05),两组HBsAg与ALT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含量能有效反映HBV DNA 复制程度,可辅助评估其肝炎病情.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8(027)023
【总页数】2页(P4270-4271)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DNA载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作者】杨丹
【作者单位】柘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商丘47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乙肝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严重、流行最广泛的疾病,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发。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下HBV携带者高达7.18%,患者体内病毒不断复制,随着病程延长可损伤肝组织[1]。

近年来乙肝疫苗广泛普及,急性HBV感染明显减少,乙肝e抗原(HBeAg)阴性患者有所增加。

临床常规检查方法有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serum markers,HBV-M)、肝功能、HBV DNA检查等。

本研究选取124例乙肝患者,分组研究HBV-M定量检
测与HBV DNA载量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柘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乙
肝患者,依据患者是否携带HBeAg分为HBeAg阳性组(76例)和HBeAg阴性组(48例),HBeAg阳性组男41例,女35例,年龄18~57岁,平均
(31.42±10.37)岁;HBeAg阴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
(32.11±10.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采用安图A2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肝e抗体(HBeAb);采用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SLAN-96S(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
采用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检测ALT、AST。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HBV-M(HBsAg、HBeAg、HBeAb)、HBV DNA载量。

②对比两组ALT、AST水平。

③分析HBV-M和HBV DNA载量与ALT、AST的
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
采用Spearman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V-M和HBV DNA HBeAg阳性组HBsAg、HBeAg、HBeAb、HBV DNA 载量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HBV-M和HBV DNA比较组别
nHBsAg/COIHBeAg/COIHBeAb/COIlg(HBV DNA)/(IU/ml)HBeAg阳性组764 568.49±162.37561.42±35.162.21±0.115.76±0.35HBeAg阴性组482
749.34±98.240.46±0.030.16±0.023.42±0.27t69.901110.369127.60739.472P 0.0000.0000.0000.000
2.2 ALT和AST HBeAg阳性组AL T[(48.67±12.32)U/L]、
AST[(35.49±10.37)U/L]高于HBeAg阴性组[(32.16±10.51)、
(27.59±11.0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3、4.028,P<0.05)。

2.3 HBsAg与HBV DNA载量及ALT、AST的相关性经Spearman分析,HBeAg阳性组中,HBsAg与ALT、AST无相关性(P>0.05);lg(HBV DNA)与HBsAg呈正相关(P<0.05)。

见表2。

HBeAg阴性组中,HBV DNA复制量≤104 IU/ml时,HBsAg与ALT、AST、lg(HBV DNA)无相关性(P>0.05);HBV DNA
复制量>104 IU/ml时,HBsAg与ALT、AST、lg(HBV DNA)无相关性(P>0.05);在ALT、AST正常时,HBsAg与ALT、AST、lg(HBV DNA)无相关性(P>0.05);在ALT、AST升高时,HBsAg与ALT、lg(HBV DNA)无相关性(P>0.05),与AST
呈正相关(P<0.05)。

见表3。

表2 HBeAg阳性组中HBsAg与ALT、AST、HBV DNA的相关性相关性ALTASTlg(HBV DNA)HBV DNA复制量≤104 IU/mlHBV DNA复制量>104
IU/mlr0.0290.0510.6130.762P0.7530.6500.0110.002
表3 HBeAg阴性组中HBsAg与ALT、AST、HBV DNA的相关性相关性ALTASTlg(HBV DNA)HBV DNA复制量≤104 IU/ml r0.0150.0140.004
P0.6570.7210.812HBV DNA复制量>104 IU/ml r0.0210.0060.006
P0.7050.8070.806ALT、AST正常 r0.0120.0070.014 P0.5720.6370.623ALT、AST升高 r0.0320.0510.014 P0.6150.0160.521
3 讨论
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患者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潜伏期为6周~6个月,少数患者会随着病程迁延发展为肝硬化[2]。

因此,及早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对缓解乙肝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HBV-M定量检测能提供HBV-M精确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乙肝漏诊和误诊,可有效弥补定性检测的不足。

HBV DNA载量是反映HBV感染的最直接指标,载
量越高提示机体内HBV复制越严重,传染性越强,且在HBV复制过程中产生的
中间产物于细胞内累积会导致肝脏炎性反应,进而损伤肝细胞。

HBV感染早期病
毒复制活跃,但由于机体处于免疫耐受阶段,肝功能接近于正常,因此,HBV DNA载量不能完全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

HBV-M与HBV 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动态监测HBV-M对乙肝治疗具有指导意义[3]。

HBeAg阳性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传播迅速,但有研究发现,部分HBeAg阴性患者体内也存在HBV DNA复制,且具有传播情况[4]。

ALT在肝细胞中活性最高,当肝脏受损时,其含量会明显升高,AST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多,其次是肝脏,在心肌梗死发病期及病毒性肝炎
患者中AST水平显著提升,两者均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直接指标[5]。

本研究结果
显示,HBeAg阳性组HBsAg、HBeAg、HBeAb、HBV DNA载量、ALT、AST 高于HBeAg阴性组,经Spearman分析,HBeAg阳性组中lg(HBV DNA)与HBsAg呈正相关,HBeAg阴性组中HBsAg与AST呈正相关(P<0.05),两组HBsAg与ALT均无相关性(P>0.05),提示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含量能有效反映HBV DNA复制程度,可辅助评估其肝炎病情。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孟令薇,王江滨,郭宏华.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水平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4):1001-1003.
[2] 魏卓,杨广民,陈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肝癌患者肝组织中TLR4、TGF-β1及CCL20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6,37(5):684-688.
[3] 付万智,杨丽,胡晓勤.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M、ALT、AST含量的关系研究[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2):111-114.
[4] 卢兆莲,陈世敏,陈英剑,等.乙型肝炎e抗原与HBV-DNA定量及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1):92-93.
[5] 丁昌平,柳健,龚开政.HBV-DNA定量与HBV模式及肝功损害指标定量关系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1):1802-18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