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测试题(精).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学基础
一、选择题(35X2分=70分)
1.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内有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来源是()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C.绝大多数来自父方
D.绝大多数来自母方
2.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一对
夫妇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白化且红绿色盲的男孩。

对性腺细胞
进行荧光标记,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A、a可被标记为黄色,与色盲相关的基因B、
b可被标记为绿色,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与卵细胞,以下推
测合理的是()。

A.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
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
B.卵细胞、精子中各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
C.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
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
D.卵细胞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

3.下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o
A. 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4.用小鼠睾丸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材料中观察到的处于中期的细胞若均能正常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两种
B.该小鼠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C. 该小鼠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不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复制
5. 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个生物体的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般是相同的
B. 同一个生物体的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
C. 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D. 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随机交换导致基因重 组
6.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l 、C2),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 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I 、S2)o 比较Cl 与C2、S1与S2细胞核 中DNA 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 DNA 数目Cl 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l 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 ・DNA 数目Cl 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l 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7. 一个基因型为TtMm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 如果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 不正确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均为tM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和tM
D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8•用'H 标记小白鼠(体细胞含20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H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H 标记的染色体数
分别 为()
A. 前者20和10,后者40和20
B.前者40和40,后者80和40
C. 前者40和20,后者80和40
D.前者40和20,后者80和80
9・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 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分裂时期
每条染
色体N
含量 E c-D B
①甲图为减数分裂第二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
② 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③ 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 含量对应丁图的BC 段
④ 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图为单倍体
10、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部分时期及基因位置,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甲、乙、丙三种细胞均可在卵巢内观察到
B. 乙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12个染色单体
C. 形成丙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 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X°或QbX 。

11.人的性染色体变异后XXY 三体发育成男性,但果蝇的XXY 三体发育成雌体,结 合人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产生的遗传效应可以判断,人和果蝇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人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Y 染色体数目 人取决于是否含有X 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人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人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有() A.
B.
C.
D.
12① 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 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③ 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与细胞质DNA 平均分配 ④ 二倍体生物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是随机的、不均等分配 ⑤ 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染色体数为2的倍数,不含同源染色 体⑥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含同源染 色体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13、右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I —IV )中 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一③的数量。

下列表述
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 II 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

B. HI 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 ②代表染色体
14•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 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
因b (见右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 现
为红色性状。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 突变为B
B.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15. 粗糙型链砲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 合子。

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抱子。

已知 抱子大型(R )对小型(r )为显性,黑色(T )对白色(t )为显性。

下图表示粗糙型链范霉
的一个合子形成砲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不考虑变异,abc 的基因型相同
B.图中c 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
C. 图示整个过程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D. 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6. 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 、C 、T 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昔酸共有X 种;DNA 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间是Y 期;DNA 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 分子彼此分离发生 在Z 期。

下列分别针对X 、Y 、Z 的答案正确的是()
A. 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3、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分裂后期
D. 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7. 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I 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B. 图II 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 a 、b. c 、d 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 图III 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18. 关于性染色体的正确叙述是()
呑子妙效分裂 口 -
®~ a b
有丝分裂
A.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B.精原细胞在间期复制后,即可得到两个X染色体
C. 次级卵母细胞的某时期可将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X
D. XY 型的生物如果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可记作XX
19. 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 、a )、乙(基因为B 、b )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
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皿的基因型为册乂姣
B. 如果II?和II*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2
D. 若III.和Ilh 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
20. 人的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仃I )和非同 源区(I 、III )(如下图)。

由此可以推测()
A. B. C. D. 21. 在遗
传学上,把遗传信息沿一定方向的流动叫做信息流。

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
C.
①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③过程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22. 下图表示用同位素沖、%和沖、%分别标记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 和蛋白 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 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 分子与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甲病女 II 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一 I
II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等于女性
in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I 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下图表示,贝u ()
A. ①和②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和RNA 聚合酶
B. 能进行④或⑤过程的生物不含DNA 0叭乙做 Y
B. 31p、32p、35$
C31p 32g 35g
D. 32p、32$、35S
23・下列有关染色体、D NA、基因、脱氧核昔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 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只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一个DNA 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昔酸,DNA 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昔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 染色体是DNA 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 分子
24. 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
B. 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流动
C. 过程a 仅在核糖体上进行
D. 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
25. 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的DNA 片段而不能合 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

此事实说明了()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6.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C.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27. 某DNA 分子中A+T 占整个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的G 占该链 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上的G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该DNA 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 )/(G+C )的比例上 ③一£
若该DNA 中A 为p 个,占全部碱基的n/a (ni>2h ),则G 的个数为(pm/2n )
—p A.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 35%
B. 29%
C. 28%
D. 21%
28. (2012 •淄博模拟)关于下图所示DNA 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DNA 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5N
B.
C.
D.把该DNA放在含昭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咽的DNA占3/4
29.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的DNA完全相同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精子中含有的基因数目与卵细胞中的基因数目相同
A.③④
B.③⑤
C.①④
D.④⑤
30.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则该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的个数为()
……AUUCGAUGAC—(40 个碱基)—CUCUAGAUCU……
A. 20
B. 15
C. 16
D. 18
31.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為A (基因)「議# RNA主」蛋白质(性状)逆转录'、、、」
A.在人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转录出的mRNA种类和数量均不同
B.RNA能以“RNA—互补的单链RNA—RNA”方式完成复制
C.逆转录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D.转录和翻译过程既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也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32•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正在进行的过程是转录,进行该过程的主要
部位是细胞核
B.从化学结构上看,图中的2和5相同
C.若已知a链上形成e链的功能段中碱基比例
为:A:T:G:C=1:2:3:4,则形成 e 链的碱基比是 U:A:C:G=1:2:3:4
D.通过该过程,遗传信息由a传递到了 e上,再由e传递到蛋白质上
33.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

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34.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 基因1和基因2—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 图中①过程需RNA 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 的协助
C. 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 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35. (2012 •山东)假设一个双链均被即标记的噬菌体DNA 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
其中腺嚓吟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沖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 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X105
个鸟嚓吟脱氧核莒酸
C.含沖与只含沖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 49
D. 该DNA 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B. 以宿主菌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D. 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基因1 色-酪氮酸陆—
2- RZA?②»血红議白
镰丿J 型红细丿血
黑色素
正朋红细胞
B.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二、非选择题(30分)
36.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精巢内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I〜in表示分裂过程, 1〜5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图中1细胞的基因型是AaX B Y。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2 3 4 5
(1)图中1细胞和2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生物学意义是
(2)图中II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以上图示的 _______ 过程。

(3)基因重组发生在以上图示的______ 过程,两个3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若图中2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已经被叩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
的成熟生殖细胞中含15N与不含15N的比例是 _______ o
(5)若图中2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精子的基因型为 _______ o
37•图1表示为某夫妇的体细胞内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图2为妻子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夫妇某一次生育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发生在图2中的D 时期,细胞内A 和a 、B 和b 这两对等位基因可发生的行为是
(2) 对应于图1,在方框内画出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 与a 正在发生分离的时期示 意图。

(3) 与图2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相比较,图3中过程Y 的细胞分裂方式具有的特征是 o 过程Y 所经历的细胞生命历程除细胞 分裂外,还有 o
(4)过程X 的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融合。

(5) 如果图3中个体甲同时患有白化病和色盲病(假设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是a 和b),乙及其父母均正常,则甲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 ,若乙长大后与一白化病 但不色盲的男性结婚,则他们所生的子女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___。

H
G
F A
M3
3&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A 过程发生在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o
(1)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 ______ 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 。

(2)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中的不
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填“相同”或“不同”)。

39.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

回答下列问
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其不同于图2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3)科学家在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
_______ o在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b点的酶是_______ 。

(4)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
_______ 个腺卩票吟脱氧核昔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