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共完成新增养老床位5155张。截至2013年底,拥有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a757e90242a8956bece49e.png)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主编吴玉韶(2013年2月27日北京)发布时间:2013-02-28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全国老龄办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通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
一、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背景及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
一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
二是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三是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 36%,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
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
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2013年最新养老、健康产业政策
![2013年最新养老、健康产业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83a15195f0e7cd18425363c.png)
【养老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则。
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保障基本。
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
注重统筹发展。
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实行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
(城市)养老设施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概览100分试卷
![(城市)养老设施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概览100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7443c4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6.png)
(城市)养老设施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概览100分试卷【试卷总题量:13,总分:100.00分】用户得分:100.0分,用时一、单选题[共5题]1.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不同,其内涵是()的不同。
a、养老设施的形式B.福利支持系统C.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D.社会支持378秒,通过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用户答案:[b]得分:6.002.根据《城市老年设施规划规范》的相关规定,老年公寓的建设规模不得小于()张床位。
a.70b.80c.90d.100用户回答:[b]分数:6.003.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包括社会性供给主体和()。
a、政府公共主体社会组织主体制度供给主体市场供给主体用户答案:[d]得分:6.004.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已成为影响西方国家养老保障和老年社区服务政策倾向的最重要因素。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用户回答:[a]分数:6.005.居家养老是指以()为核心,以社区(村)为依托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
a、机构B.社会C.市场D.家庭用户答案:[d]得分:6.00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的老年人政策出现了以下趋向()。
a、将机构护理服务转移到社会护理服务B.将机构护理服务转移到社区护理服务C.加强政府的直接作用d.发展商业的、非盈利的和非正规的提供老年服务的部门e.促进具有更大选择机会的、个性化的照顾服务的发展用户回答:[ABDE]分数:8.002.美国养老住宅业的产业链由()组成。
a、贷款B.建设C.运营D.还款E.服务用户答案:[abce]得分:8.003.社区养老设施包括()。
a.托老所b.老年养护院c.老年服务中心d.养老院e、老年人日托中心用户答案:[ace]得分:8.004.根据《城镇老年设施规划规范》的规定,老年专用公共建筑包括()。
a.养老院b.老年学校c.老年活动中心d.老年服务中心e.老年公寓用户回答:[ABCD]分数:8.005.根据建设类型分类,养老设施可分为()。
2013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3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b1f3c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4.png)
2013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2013年,我国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提供更加全面、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
一、政策支持2013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养老机构建设2013年,我国加大了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
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我国的养老机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了更好地为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2013年,我国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通过在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中心、设立老年活动室、培训社区工作人员等方式,提高了社区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让老年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面的养老服务。
四、养老服务人才培养2013年,我国注重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开展培训班、设立养老服务专业学院等举措,提高了养老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
这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了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2013年,我国加大了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
建设了一批老年公寓、养老院等设施,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同时,也加强了对养老设施的监管,确保养老设施的质量和安全。
六、养老服务技术创新为了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2013年,我国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技术的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老服务技术,如智能养老设备、远程医疗等,提高了养老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这些创新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养老服务。
七、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2013年,我国加大了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财税103号文解析
![财税103号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c2927d7fd5360cba1adb6a.png)
(10.1)
(10.2) (11.1)=(7)+(10.1) (11.2)=(7)+(10.2) (12.1)=(9)-(10.1) (12.2)=(9)-(10.2)
482 ≥4 156 1417 1091 4704 5031
具体规定——已缴费未领取个人的计税处理
“对单位和个人在‘103号文’实 施之前开始缴付年金缴费,个人在 ‘103号文’实施之后领取年金的, 允许其从领取的年金中减除在 ‘103号文’实施之前缴付的年金 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且已经缴纳个 人所得税的部分,就其余额按前述 有关个人领取的规定征税”
“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 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 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注)的4%标准内 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 得额中扣除。”
before:缴费为税后工资
员工个人缴费
after:本人缴费工资计税 基数×4%以内部分 暂从个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中扣除
注: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MIN【本人上一年度月 平均工资,(个人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 月平均工资×300%)】; 即,职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和所在工作地上一 年月平均工资的三倍,这两个数字的较小者,作为 可享有个税递延缴纳的计税基数。此基数×4%的金 额为该职工可用于企业年金个人缴费且当期免于缴 纳个人所得税的额度上限。
12
示例
[80000,+∞);45%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享有递延额度内,个人缴费可免缴当期的个人 所得税,递延至未来领取时根据个人账户余额再予以缴纳,一般 情况下领取时的适用税率远低于当期适用税率。在减少个税负担 的同时形成养老保障资金的积累
[55000,80000);35%
缴费时免税
领取时缴税 • 全额缴纳个税 • 分期领取,每期 适用低税率
2013年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调研分析
![2013年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调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631a7a2af90242a895e5c0.png)
2013年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调研分析“ 十二五” 时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病残化和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时期, 人口的急剧变迁导致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量逐步增大。
机构养老在国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 支撑” 地位而不仅仅是“ 补充” 。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分别上升 2.93和 1.91个百分点。
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2.16亿,约占总人口的 16.7%,年均净增80 0多万, 超过新增人口数量。
据测算, 2010年全国65岁以上城乡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 约占老年人口的25%; 到2015年,将超过5100万人, 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近10年来,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增加了近一倍, 目前超过2000万, 据测算, 到2020年、2050年将分别超过3000万和9000万,占老年人口的 12.37%和 21.78%,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均寿命延长,重度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国家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定位是, 机构养老具有“ 支撑” 地位而不仅仅是“ 补充” ,这个定位是富有远见的。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导致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大, 并且多层次、多元化的机构养老市场也在逐步扩大。
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家庭结构的核心化, 人口流动的加速等都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发起了挑战, 使机构养老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选择。
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 社会化养老指的是有别于传统家庭养老的、通过社会途径, 以社会制度保证的养老方式。
机构养老方式的优势在于:服务专业化;居住环境好,无障碍设计; 休闲时间多,集体生活能排解孤独;减轻子女负担;符合老人独立生活的尊严感,甚至有再婚选择的可能。
而劣势在于:需要重新适应环境、重建人际关系, 容易与其他人发生冲突; 养老成本高,需要额外支付基本生活设施租赁费用; 缺少精神慰藉; 身体状况要求是半自理的。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f99b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2.png)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在社会工作研究中,个案研究侧重于()。
A.使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B.关注研究对象的行为变化C.对研究发现进行推论D.对访问结果进行数据统计【答案】 B2、下列关于社会服务机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社会服务机构的经费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或国际援助B.我国政府主管社会保障事务的行政机构是社会福利与劳工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C.社会服务机构的成就不以获取利润的多少来衡量,是强调施与而不在意回报的D.日本主管社会保障福利事务的行政机构的配置形式是社会福利、卫生、劳工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答案】 B3、符号思维能力从( )阶段开始形成。
A.婴幼儿B.学龄前C.学龄期D.青少年【答案】 A4、(2020年真题)某“村改居”社区存在电动自行车失窃、入室偷盗等问题。
该社区居委会的社会工作团队经过多次研讨,决定采用社会策划模式开展工作。
针对这一治安问题,从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角度看,该团队首次开展工作时最先应该做的是()A.评估社区居委会组织的优点和不足B.了解受到治安问题影响的居民人数C.预估上级政府能够提供的财政支持D.澄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目标与责任【答案】 D5、在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自我评估指的是由社会工作者()。
A.对社区需要进行评估B.对所在社会服务组织进行评估C.对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D.对方案执行过程进行评估【答案】 B6、(2018年)社会工作者小邓在社区开展服务时,一直严格遵守机构的要求,与服务对象保持专业界限。
今年春节时,他接到了好几个服务对象发来的微信拜年红包,这让他左右为难,接受红包违反机构规定;不接受又怕让服务对象没面子,导致关系疏远。
小邓面临的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
A.制度规定与人情的矛盾B.信息披露与保密的矛盾C.价值介入与中立的矛盾D.职业责任与利益的矛盾【答案】 A7、(2018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分卷(6)(考生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分卷(6)(考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cb349871fe910ef12df8bb.png)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分卷(6)(考生版)试卷题量:1题试卷总分:100分试卷限时:180分钟测评/引用码:6krOefE一、申论题1、给定资料1.2013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13已过2亿,到2025年将突破3亿。
与此同时,高龄、空巢、失独和失能老人的数量持续增长,全国城乡重度失能老年人已达1000多万,这还不包括大量需要照顾的半失能老人和病人,快速老龄化带来的长期护理等问题已十分突出。
不仅如此,一些因素使得未富先老的局面更为严峻:中国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的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并且处在“421”的家庭格局中,而发达国家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已达一万多美元。
加上老年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远高于年轻人和中年人,迅猛增长的老年群体给养老财政、福利和医疗资源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11月2013,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
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2.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
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
“以房养老”,四个普通的汉字,却沉甸甸的。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困境与多元共治发展路径-基于武汉七个城市社区的调查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困境与多元共治发展路径-基于武汉七个城市社区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77971b09a300a6c30d229f11.png)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困境与多元共治发展路径——基于武汉七个城市社区的调查袁妙彧(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湖北经济学院居家养老课题组对武汉市7个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专业养老设施闲置,社区养老服务人力与资金不足,心理咨询类、护理康复类服务缺失,社区日托中的法律问题亟待解决等问题。
由于政府行为的“普遍性”与“局限性”难以对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做出及时回应,因此设想构建一种多元共治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财政出资,社会组织承担,社区整合养老资源,企业与社区、社会组织对接服务。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养老设施;养老服务;福利多元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915(2015)04-0029-05DOI :10.16387/ki.42-1867/c.2015.04.005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提出了“在适合环境中养老”(Aging in Place )的理论,英国率先推行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上个世纪80年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已趋成熟。
我国在“未富先老”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家庭规模小型化,代际赡养压力陡增等让单纯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继;中国传统养老观念、高昂的运行成本、参差不齐的服务质量也使得机构养老难以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的现实选择。
2008年2月底,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和国家税务总局十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提出“十一五”期间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城市将实现全面覆盖。
2013年9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各地在居家养老服务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北京朝阳区街道的呼叫网络、青岛市南区“社区福利居家养老标准化服务模式”、上海的“星光计划”等。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4)-中大网校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4)-中大网校](https://img.taocdn.com/s3/m/1522737d8e9951e79b892759.png)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4)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50分申论试卷(1) 1.我国人口老龄化危机即将全面爆发。
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占人口总数的12.5%。
2011年,我国社会养老金缺口超过1.3万亿元。
2012年,我国总劳动力达到顶峰之后,将快速下降,总劳动力减少预警国力衰退。
2016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
2020年,适婚年龄的“剩男”将达到近四千万,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将愈加严重。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可能被推迟到65岁。
2030年,每年只出生600多万孩子,大国空巢,我国将面临严重经济危机。
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4.38亿,80岁以上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人口将达到一亿,每2.7个劳动人口对应一个老年人口,养老金缺15累积将达到该年GDP的95%,缺口数额可能达百万亿元量级。
如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诞下的第二代独生子女们已经长到了可以去打酱油的年龄,而哄着他们长大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已经开始步入老年。
与自己多儿多女的爷爷奶奶们不同,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有唯一的子女可以依靠。
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将成为常态。
而再过二十年,第二代独生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将不得不承担起已经老了的中国。
“养儿防老”这一乡土中国的伦理基石,将在时代变迁中无奈地做出改变。
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那么这个国家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按照一些专家的计算,中国在1999年就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恐怕比我们想象的都要早。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与中国不同的是。
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人均GNP只有980多美元时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bd687d9fcc22bcd126ff0c97.png)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作者:李璐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18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总量大,增速快,结构复杂。
我国老年人口于2013年突破2亿后,据预测,2020年将超过2.48亿,2050年全国30%是老年人口。
目前,全国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床位为19.8万张,城市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覆盖率仅分别达到41%和16%;全国各类养老机构4.5万家,养老床位431.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床位为22.24张。
养老服务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意见。
那么,养老服务业应重点发展哪些关键领域?一、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供给体系我国目前基本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无论是出于主观意愿还是客观情况,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一直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在人口老龄化压力最大的日本,也是如此。
日本厚生劳动省老健局所做的全国老年服务需求调研显示,无论是老年人本人还是其家属,希望在家接受服务的比例都最多,分别占70%和76%,希望入住养老服务设施和医疗机构的比例不足一成①。
在我国,根据规划,社区居家养老需要满足97%左右的老年人在餐饮、物品采购、日托服务、家政服务、医疗康复、日常护理、休闲娱乐、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方面的需要,基本涵盖了老年人生活服务业的大部分内容。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尤其吸纳了大量中小型企业的参与,比如,北京有数万家加盟服务商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平台提供服务,社区内的小型托老所也是供不应求;广西柳州市社会服务中心吸收了300多家服务商加盟,为两个城区的老人每年提供2万人次的服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支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056958aa45177232e60a264.png)
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作者:李巍徐鹏来源:《新长征》 2013年第3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我省的老龄服务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养老服务机构也持续增加和改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制约我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目前,我省共有养老机构1635 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685 家,社会办养老机构950 家;拥有床位11.04 万张,供养老人6.7 万人,占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8%。
在全省社会办养老机构中,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兴办的养老机构仅有7 家,个人兴办的养老机构943 家,且大多数规模较小,难以达到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要求。
制约我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投资、融资方面和土地保障方面。
地方财政投入能力有限。
2006 年以来,我省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12 亿元,其中地方投入7.95 亿元,省民政福彩公益金投入2.73 亿元,民政部支持1.32 亿元。
这些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突出表现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供不应求,政府的兜底保障功能不完备,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都亟待改善。
社会投入动力不足。
一是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国家、省以及地方针对养老机构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许多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民办养老机构很难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二是部分养老服务领域缺乏配套政策措施,如国家明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但却没有制定相应鼓励政策,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性质划分与政策扶持不清晰,没有明确界定“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机构性质和管理规范,对营利性养老机构政策扶持缺失。
四是相关社会捐赠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不同的组织和企业税收优惠程度不同,且审批程序繁琐,影响了社会捐赠的积极性。
融资担保困难。
目前,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发展主要依靠自有资金,银行信贷融资很难获得。
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都是租地或者租用房产,无法进行资产抵押。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题库-试卷3_真题-无答案(808)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题库-试卷3_真题-无答案(808)](https://img.taocdn.com/s3/m/d24b17edf18583d04864597c.png)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题库)-试卷3(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说明我国( )。
A. 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 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C. 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D. 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 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预算,2012年我国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每人每年240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补助1050亿元,增长37%。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安排资金358亿元。
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支持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安排资金114.83亿元。
上述财政安排所体现的政府职能是( )。
A. 平均分配国民财富B. 提供医疗卫生服务C. 完善医疗卫生体制D.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 某县委2011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逐渐地从“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转变为“群众关注什么,组织就公开什么”。
这种转变体现了党( )。
A. 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B. 增加人民的监督权力C. 强化人民的政治责任D. 扩大人民的政治权利9. 综合分析题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国养老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已超过6000万人,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1700多元,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农村老人主要依靠自身劳作、每月55元或更多的养老金,以及子女能够提供的赡养费等勉强过日子,生不起病,城市中的年轻人忙于工作,疏于和老人交流;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很多乡村老人只能留守家中,使得老人获得精神慰藉更是成为奢望。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养老难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修改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连续8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在农村推行低保、新农合、新农保等,已经收到了初步的成效。
谈一下你对医养福祉土这个岗位的看法
![谈一下你对医养福祉土这个岗位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e337a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2.png)
谈一下你对医养福祉土这个岗位的看法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此后,又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对医养结合养老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保障。
在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医养结合养老快速发展。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100余万张床位。
农村医养结合在此背景下也得到了推广发展,形成了较为典型的4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一是医疗机构开办托老病房或养老公寓模式。
以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执行医院病房管理模式,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病理特征进行专业医护。
二是养老机构内部设立医疗机构模式。
在养老机构内部增加医疗资质,在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科服务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医疗服务。
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
与乡镇卫生院、民办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医院的医护人员定期到养老机构为老人体检、看病和护理,健康档案,建立医疗救治绿色通道。
四是拓宽居家养老模式。
即以“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为基础,由乡镇卫生院调配乡村医生、执业医师、劳动服务人员为生活不便的居家养老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的工作模式。
当前,农村医养结合养老不仅面临着老人经济收入较低、社会认识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制于监管体系滞后、人才培养薄弱、医养结合困难、医保配套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诸多困境。
★经济困境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农村老人没有健全的养老保险收入,多数还是依赖土地微薄收入。
特别是一些长期慢性病老人已丧失劳动能力,无稳定收入来源,更多的是依靠子女扶持,获得收入有限。
经济困境是制约农村医养结合的最大制约因素。
★认识传统农村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还是愿意居家养老,虽然乡镇设立有公立养老院、敬老院,还有少部分民营养老机构,但90%以上进驻的是农村“五保”和少部分城市“三无”老人,社会老人床位的入住率低。
2013年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报告
![2013年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e57fa5aef8941ea66e053a.png)
2013年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报告来源: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时间:2014-08-13 16:46:00 单位:发改委服务业处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行业。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又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客观要求。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路子,几年来,养老服务业取得了很大进展。
201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养老服务网络”,并纳入省政府绩效管理考评范围,标志着吉林省养老服务已经成为省级层面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开启了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一、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老龄人口比重大吉林省老龄人口比重大。
按照国际通行的判断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7%以上,则表明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这一标准,吉林省2003年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经过十年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3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3%,超过全国老年人口这一比重指标1个百分点。
预计201 5年末,全省老年人口将到49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如图1)。
(二)老龄人口增速快一是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2013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66万人,死亡率为7.15‰,自然增长率为4.95‰;而2 012年吉林省全年出生人口15.76万人,出生率为5.73‰,死亡人口14.77万人,死亡率为5.37‰,自然增长率仅为0.36‰。
二是从妇女总和生育率来看,根据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全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18,而吉林省仅为0.76,位于全国倒数第五名(如图2)。
在正常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生育率低均意味着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将会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县
名称
床位数
地址
长宁
虹桥敬老院
80
中山西路1030弄10号
颐养第二敬老院
21
长宁区茅台路455弄8号
普陀
桃浦西路养老院
500
真南路822弄
长寿家园养老院(共100张)
23
宜昌路555号
徐汇
上海上达天平养老院
324
沪闵路9118号(田林街道)
上海徐汇区兰公馆老年公寓
168
天等路430弄39号(凌云街道)
黄浦
快乐老年公寓(33)
33
天灯弄109号
虹口
虹叶酒店改造
250
溧阳路1084弄28号
杨浦
大桥街道老年公寓
35
平凉路1759号
高乐寿养老院
300
松花江路159号
市东敬老院
40
武东路55号
民星第三敬老院
15
开鲁路382弄316号
浦东新区
祝桥敬老院(168张)
168
祝桥镇竞新7组
潍坊敬老院
17
潍坊四村459-460号
底楼
联洋福利院
120
罗山路1502弄13号
日月星养老院
31
顾全路100号
龙港颐养院(时光阁)
130
老果公路398号
三墩荣益敬老院
150
大团镇三墩社区扶拦村下塘438号
民众敬老院
松江
方松街道敬老院
150
三新北路1800号
奉贤
福海福利院
736
奉贤区浦星公路9800号
嘉定
上海颐康家园
418
澄294
北青公路普光路209号
崇明
上海崇明嘉龙养老院
100
竖新镇大东村
合计
5155
100
浦三路741弄28号
合庆敬老院
90
合庆镇青暮路281号
闵行
虹桥镇敬老院
372
虹桥镇环镇南路120号
马桥镇敬老院
290
马桥镇元松路15号
福禄寿敬老院
100
颛桥镇闵行路3158号
金山
枫泾镇第一敬老院
31
枫泾白牛农兴弄80号
枫泾镇第二敬老院
43
亭枫公路7038号
朱泾镇第二敬老院
26
新农浦银路2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