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生活中学习公务员考试面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处处是学问——生活中学面试
面试是公考最后的临门一脚,这一脚却有很多讲究。
很多同学日常缺乏对面试的积累,好不容易进面却遗憾败北。
还有的同学在等待笔试成绩期间感到迷茫,不知道能为面试做点什么样的准备。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怎么在生活中学面试。
一、多读新闻,心怀天下
大家都知道在公考面试当中,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综合分析中很多题目都与时事政治相关,所以养成看新闻读报纸的习惯有助于大家培养贴近面试答题的思维模式,也有助于积累答题素材。
此外,新闻评论的表达逻辑、遣词造句是非常考究的,用心体会一定也会收获良多。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官方认证”的读新闻渠道:
1.学习强国
学习强国是一个APP,在公职人员手机上装机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它的官方介绍是这么说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宣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
内容非常全面,很适合我们准备公考的小伙伴。
现在开始关注,上岸后也不要卸载,它将长期伴随你,毕竟活到老学到老嘛。
2.新华社
新华社有微信公众号也有新闻APP,当然官网也是有的。
它是我们的国家媒体,各级媒体的新闻评论都要根据新华社的社论。
所以日常关注新华社的动态新闻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权威最及时最准确的新闻动态。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近几年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华社的新闻中有很多都是心灵鸡汤和正能量的文章,也可以阅读积累。
3.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非常典型的党媒代表,与新华社齐名。
其观点有助于各位备考同学在答题时更加贴近政府思维。
基本形式上和新华社并无二致,人民日报更侧重新闻评论,而新华社则更侧重于新闻发布。
如果要全面剖析社会问题,人民日报往往更有深度。
4.澎湃新闻和新京报
结合了党媒和商业媒体的特点,可以作为补充性的内容来关注,有一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寓学于乐,日常积累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是不喜欢看新闻的,虽然对国家大事不了解,但是说起八卦却如数家珍。
作为格外年轻、格外燃的公考机构,我们当然也能理解大家的感受,所以这里为大家在推荐一些趣味十足的纪录片和电视剧。
如果你是一个爱思考、会联想的人,那么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渠道。
1.《人民的名义》
这部剧算是很经典了,虽然上映时间比较长了,但是依然能给我们带来很深刻的触动。
这是一部政治剧,对于不了解政府工作实务的同学来说,很多政府工作常识可以通过看这部剧来学习了解。
此外,我们在答题时,有时候会觉得举例子的度不好把握,怕涉及敏感话题,这时候就可以用《人民的名义》中的人物来举例了。
2.纪录片
央视有很多比较好的纪录片可以积累,既有意思,又有营养。
比如《永远在路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等,去央视的官网就可以免费观看了。
这些纪录片叙议结合,每一部都分很多集,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时间不长,但是能够深刻了解该主题下的相关内容和话题。
这些内容即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也可以帮我们积累答题素材。
不过大家在看纪录片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筛选,不要看着看着就只看《演员的诞生》了。
3.《新闻1+1》
这是一个直播形式的新闻评论节目,每日选取最新最热的新闻热点。
既然新闻类节目,自然就会和前面讲到的新华社、人民日报相似。
不过这个节目是深度新闻,对于新闻题材的选择与剖析更加深刻,有助于我们全面的看待问题。
最后,我们还想强调,今天这篇文章的主旨不是为文中所推荐的节目作广告,而且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了解到只要有颗红心向面试,生活处处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