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6 课五四爱国运动
者表 [根源 :ZXXK]
号知点 [ 根源 :学& 科& 网 Z&X&X&K]
易中
五四运的背景1
五四运的程32、4
五四精神5
合6一、
1.美国公使芮恩施“:中国人民从巴黎决的不幸中生出一种
令人激励的民族醒,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而合成了一个
整体。

” 段价的重要史事件是()
A. 五四运
B.辛亥革命
C.和运
D.太平天国运
分析 :A “巴黎决”是巴黎和会的决 ,“ 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而合成了一个整体” 指因巴黎和会上中外国交失而引的“外争国 ,内国”的五四运 ,故 A 正确 ,B、C、D 三。

2.(2019 山· 青期末“)青未及 ,福州交涉又起。

某国恃凌弱 , 横蔑公义。

一面倡导国 ,一面仇物抵制⋯⋯公民皆用国 ,何惧
无理。

” 首反应的史事件是()
A. 戊戌法
B.和运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
分析 :D通资猜中“青” “ ”等信息能够判断出事件
是五四运。

3.(2019 ·宁大期末 )梁漱溟 :“我算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人 ,一次被捕学生中 ,也有我的熟友⋯⋯我的意思很平时 ,我愿学惹祸件付法庭理⋯⋯在道理上 ,打人是行犯 ,是无可的。

然曹、章罪
大极 ,在罪名未成立前 ,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然是国急公的行
,也不可以入侵他 ,加暴行于他。

”据此可知 ,梁漱溟 ( ) A. 在
法律框架内事件中的学生行
B.学生的国行然打破法律,但得一定
C.曹、章罪大极 ,学生入侵他 ,通情达理
D.五四运中的学生行推革命入新段
分析 :A从资猜中“打人是行犯,是无可的。

然曹、章罪大极 ,在罪名未成立前 ,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然是国急公的行,
也不可以入侵他 ,加暴行于他” 明梁漱溟学生的行即使是国
的,但也是法的 ,在法律允的范内行活。

A 正确 ,B、C
两 ,D 资猜中没有体。

4.(2019 山· 泰安期末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代》中写到:“五四运
此后 ,新的宇宙、人生一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和
了然下民众在社会步中的作用。

” 里的“下民众”主假如
指()
A. 民
B.市民
C.工人
D.民族
分析 :C五四运此后,一些拥有初步共主思想的知分子开始
走上同工人相合的道路,把克思主播到工人中去,所以里的“下民众”主假如指工人,C 正确。

5.“从 18 世以来 ,科学理性、自由、人、法治、个人的尊 ,些价通
五四运成今世中国知分子文化构中所
不行或缺的一些基本价。

” 表示五四运 ()
A.志着新民主主革命的初步
B.体了中国人的国主精神
C.弘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了克思主的宽泛播
分析 :C 科学理性、自由、人、法治等思想都是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内涵 ,
所以 ,答案 C 。

A、B、D 三法都正确 ,可是与资料信息不符合。

二、非
6.民族意和国家念是凝集中民族的重要思想基。

以下
资料 :
资料一当(英)打破虎要塞 ,沿江北上 ,开向涌 (炮台 ) ,(珠)江两岸齐集了数以万的当地居民 ,沉静地看自己的朝廷与英的事 ,仿佛看两个不相关的人争斗。

——《片争 :一个帝国的沉浸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辛亥革命以前 ,中国向来是于家天下的格局中⋯⋯每个王朝的合法
性都成立在“天意”之上,国家的基成立在公众于最高治者的
威崇敬⋯⋯在种下,公众没有一种国家的同属感。

——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公民族念形成》资料二史上 ,中国人的民族念向来以族中心 ,夏夷狄基本于峙状。

即使由少量民族所治也是希望“ 除
”。

⋯⋯辛亥革命此后 ,种狭小的民族念被“五族共和”所代替⋯⋯或许 ,
此才是真实意上第一次出了中民族的观点。

——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公民族念形成》
资料三当凡的停人没有将个失的省份中国,在北
京的学生和知分子中爆了声浩荡的示威游行⋯⋯事明 , 运是中国史上民族感情最烈、最广泛的显露。

——《全世界通史》回答 :
(1)据资料一 ,归纳片争期中国普通公众面英国侵略的度
(不得摘抄原句 )及原由。

(2)据资料二并合所学知,列辛亥革命在“五族共和”方面的政
治践。

(3)据资料三并合所学,指出“ 运”的名称及其在外交方面取
得的斗争成就。

分析 :本考学生资料守信息和运用史知的能力。

第(1) ,依照资料一中“沉静地看⋯⋯仿佛看两个不相关的人争斗”归纳
度 ;依照“公众没有一种国家的同属感”归纳原由。

第(2) ,回答要切合目要求 ,“五族共和” 睁开,能体辛亥革
命后民族观点的变化。

第(3)问,依据资料三中“凡尔赛的调解人”“在北京的学生”等信息判断运动为五四运动,联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在外交方面的斗争成就。

答案 :(1)态度 :旁观者 (或看客 )。

原由 :公众缺少国家的认可归属感。

(2)政治实践 :1912 年景立中华民国 ,公布《中华民国暂时约法》,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同等。

(3)名称 :五四运动。

斗争成就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
上署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