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探讨
摘要:油田井下作业是油田生产的重要工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危险因素。
这是由于井下作业过程复杂,具有较多的不可变的影响因素,需要的设备设施较
多且要求高,井下环境复杂多变,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本文分析了油田
井下作业存在的有关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分析,从而确保油
田井下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对井下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安全技术
虽然油田一直是我国发展前景非常好的行业,但也是属于高危行业。
其中的
井下作业事故更是频频发生,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在进行井下开采的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周边也隐藏着许多危机,因此,我们
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基本生命安全。
在所有进行井下开采
的工作人员当中,必须要从心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危险性,这些危险有可
能随时在他们身边发生,并要懂得一定的自救行为,更好的防止一些可以避免事
故的发生,并且加强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1油田井下作业危害因素
油田井下作业的主要内容有试油、油井维修、打捞、侧钻及酸化等,是油田
工作的关键环节。
由于环境等多种危险因素,井下作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很容
易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前,大部分油田企业重经济效益、轻安全防范,导致
油田企业对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比例不高。
并在实际作业中,企业领导并没有以
积极主动的态度引入现代自动化操作设备,导致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性无法得到
有效保障。
比如井下作业的工作环境较差,容易遭受天气、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加之设备设施的制约,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给井下作业工作人员带来
身心伤害。
据调查,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爆炸事故、中毒事故、机械伤害、火灾事故等等。
其中,爆炸和火灾是油田井下作业事故发生频率
最高的两大危险要素。
石油属于易燃物,假设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没有按照
操作说明操作,加之作业场地的局限性,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就机械伤害而言,
由于油田作业所需的机械设备操作复杂,操作人员如果在施工之前没有完全检查
设备或者投入施工的设备质量不过关,就容易在施工时出现设备部件的掉落或者
设备质量较差引起的设备伤害问题。
特别是在高空环境下。
一旦高空机械设备发
生坠落,就会给相关作业人员带来致命击打。
就中毒而言,主要是因为油田作业
环境较封闭,空气对流不顺畅,加之设备操作不当,容易产生毒气,从而对人身
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果毒气发生时不能及时排放,或者没有及时展开相关救援工作,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2油田井下作业安全技术应用途径
2.1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于这一项高危作业,所进行操作的施工人员在自身的意识上,就需要提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进行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危险因素,并且绝对不可以存在偷懒的心思。
除了施工人员本身的情况以外,公司也要
大量的宣传危机意识,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尽量从高层开始进行教育,严格的
开展安全活动讲座,建立安全保护小组,让每一个在工作中,都能十分的警醒,
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2.2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有效保障油田井下作业安全展开的关键要素。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站在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并加大对操作设备的资金投
入力度,实现提升油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首先,改善井下作
业环境。
针对油田井下作业环境较差这一问题,油田企业应将作业人员的安全放
在首位,引入先进勘测技术和勘测设备,在展开作业之前勘测井下环境是否安全,并对危险问题及时展开处理,提前做好危险预防工作,保证作业人员工作环境的
安全性。
其次,在高空操作环境中,作业人员应提前做好高空防护措施。
在展开
设备操作之前检查设备部件是否齐全,并检查设备质量是否过关,从而防止发生
高空坠落事故。
最后,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作业操作流程。
油田企业应该对石
油的性质引起高度重视,并定期开展井下逃生训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3提高安全技术
对于不同的危险存在,要根据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的安全技术改进和调制工作。
①针对井下积水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步必须控制源头,也就是查找水层,
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寻找水层。
在确定水层位置后,通过分析水层特点和水位落差
确定积水的疏通方式,也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对水层进行截流和堵塞,保证水层被
有效阻塞和隔离,从而确保油田井下开采的安全问题。
②针对油田井下火灾问题的解决方式。
油田井下火灾的控制方法相对成熟,
即可以通过开采技术提升而降低火灾发生率,也可以通过遵守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保证适时的通风来降低大气压从而降低火灾发生几率。
具体方式有:排除高温产
生可能、降低可燃原料使用,尽可能排除设施摩擦导致火花产生从而引起火灾。
另外,必须设备足够的防火工具和消防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2.4选择适合的安全作业模式
井下作业施工环境较差,且易受天气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油田企业应该
在井下作业比较危险的场地设置安全标示,从而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比如设置警
示牌,并在警示牌上用红色字体标识清楚,从而在提高作业人员警惕性的同时保
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根据场地环境制定一套科学的作业模式。
并加相
关系统的改进优化,确保作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如预警系统、紧急事
故处理系统、HSE管理体系等。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安全,并在考虑安全因素
的同时将环境管理纳入了管理体系内,是一套集安全预警和事故处理的综合性管
理系统。
将该管理体系引入井下作业中,不仅可以起到改善施工环境的效果,还
可以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在确定HSE管理目标之后,需要结合井下作业的施
工环境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并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动态
管理,保障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展开。
2.5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对于油田井下作业人员而言,必须充分意识到井下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重视操作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时刻考虑操作的安全性,避免由于安全意识不够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因此,注重培养作业人员的安全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严格规范安全操作是培养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基础,安全培训是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石油企业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对每个岗位的控制职责进行严格的规范,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井下控制工作。
由此可见,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提升整体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是增加自身企业安全意识的重要保障,确保井下作业的有效完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油田作业过程,对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关注。
油田井下作业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安全有效地进行井下作业是油田工作的重点与关键。
目前,由于设备的不完善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大大增加了油田井下作业的危险系数,这将直接影响到油田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及时发现油田井下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对其安全技术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油田井下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亚敬.油田井下作业危害与安全技术研究[J].石化技术,2017,(01):237.
[2]周慧.油田井下作业中的环保技术分析[J].化工管理,2015,(11):230.
[3]李添翼.油田井下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3):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