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基本知识点概括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460d4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2.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点总结:1. 数的认识-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理解整数的顺序和大小。
- 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 小数: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数点、小数位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写规则。
2. 数的运算- 加法:掌握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加法运算规则,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 减法:理解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减法运算,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 乘法:学习整数、分数和小数的乘法运算,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 除法:掌握整数、分数和小数的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3. 几何知识- 线段:理解线段的概念,学习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 角度:认识角度的单位,学习角度的测量和计算。
- 形状:了解基本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学习它们的边长和角度特征。
4. 应用题- 理解应用题的题意,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 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包括列方程、画图等。
- 学会检查答案的合理性,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5. 数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 增强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几何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形状和空间关系的理解。
- 锻炼抽象思维,通过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性。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fae3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f.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
-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相反数和绝对值
- 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 整数的加减法法则
- 整数的乘法法则
第二章:小数
- 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的认识
- 小数点的概念和读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 分数的化简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 点、线、面的概念
- 直线、曲线和线段的区别
-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第五章:长度和面积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厘米、分米和米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测量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六章:时间和钟表
- 年、月、日和星期的概念
- 时、分的认识和读法
- 钟表的指针和刻度的认识
- 钟表上的时、分的表示
第七章: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 毫升和升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测量
- 克和千克的换算
第八章:数据和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柱状图和折线图的认识
- 图表中的数据读取和分析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6a9ae0aaea998fcd220e7d.png)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什么是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知识点2: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比如: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知识点3:什么叫做数位?数级?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是叫做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个级、万级和亿级。
知识点4:一个数字是几位数?每个数位是的数字表示什么意义?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比如:65780035中,7所占的位置是十万位,7表示7个十万。
知识点5:一个数是几位数?一个数由几个简单数字组成,占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
比如:536由5、3、6三个简单的数字组成,它们占了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位,就是三位数。
知识点6:什么叫做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特点?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知识点7:什么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点9:大数的读法:一划:个位起,每四位,划虚线,分数级;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三读:高位起,开始读,一级一级往下读。
亿级和万级,都照个级读,亿级读完加“亿”字,万级读完“万”字;四想:末尾0,都不读,其他0,读一个。
知识点10:大数的写法:一找:找亿、万,分数级;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三写:高位起,开始写,一级一级往下写;四想:若数位,没单位,就用0,去占位。
知识点11: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4个0,再在后面加“万”字。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5383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c.png)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3f8f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e.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知识点以下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记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
2. 数的组成: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 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4. 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5. 近似数的认识:有时候一些数的值太大或太小,不好算,可以估算。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认识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 认识平方千米: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3. 面积单位的换算: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认识度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3. 角的度量: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的测量工具。
使用量角器测量角时,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另一条边指向刻度线几度就是几度。
4. 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 角的分类:锐角<90°,直角=90°,钝角>90°,平角=180°。
6. 余角和补角:两个角的和是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两个角的和是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7. 用尺子画角:先画一条射线,再用量角器确定度数,最后再画一条射线。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四年级上册数学1到8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1到8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da73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c.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加法和减法1. 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加法和减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而减法则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在四年级上册数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的运算方法。
3. 多位数的加减法除了两位数的加减法,四年级的学生还将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的运算规律。
二、乘法和除法4. 乘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它表示重复相加的运算方式,四年级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单位数的乘法运算。
5. 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的重要工具,在四年级上册数学中,学生将学习2、3、5、10等简单乘法口诀。
6. 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四年级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单位数的除法运算。
7. 除法的相关概念在学习除法的过程中,四年级的学生还将学习余数、商的概念以及除数、被除数和商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三、图形和空间8. 二维图形四年级的学生将学习各种二维图形的名称、性质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9. 三维图形除了二维图形,学生还将学习三维图形的名称、性质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如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10. 图形的相似和相等学生将学习图形的相似性和相等性的判断方法,以及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四、时间和日历11. 时间的认识四年级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时间,包括小时、分钟、秒以及时、分、秒的关系等内容。
12. 日历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日历,包括查看日期、计算日期间隔、解决日期问题等相关知识。
五、长度、重量和容积13. 长度的认识学生将学习长度的认识,包括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方法。
14. 重量的认识学生将学习重量的认识,包括千克、克、斤、两等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方法。
15. 容积的认识学生将学习容积的认识,包括升、毫升等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0c1ea8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1.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大数的认识:包括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级的概念。
例如,十万是10个一万,一亿是10个一千万。
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通常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2. 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位值是指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实际数值不同。
例如,在十进制数中,数字4在个位上表示4,在万位上表示40000。
3.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需要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口算方法,以及乘法和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图形和几何的知识:包括认识各种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以及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5. 统计和概率的知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概率计算。
以上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9dd0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c.png)
一、整数1.正整数和负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
-整数的大小由其绝对值的大小决定。
2.整数的比较-两个整数比较时,先比较它们绝对值的大小,再根据正负关系确定大小。
3.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加法:同号两数相加时,保留符号并将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时,用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差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相同。
-整数减法:减去负整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整数的相反数。
4.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乘法:同号两数相乘时,积为正;异号两数相乘时,积为负。
-整数除法:除法的商符号由被除数和除数的正负关系决定,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
二、小数1.十分位和百分位-十分位:小数点左边一位是整数位,小数点右边一位是十分位。
-百分位:小数点左边一位是个位,小数点右边一位是百分位。
2.小数顺序比较-小数点相同的两个小数比较时,从左到右逐位比较,先比较整数位,再比较小数位。
-小数位数不同时,先比较整数位,小的数小,大的数大;若整数部分相同,则小数位数较多的数更大。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时,先对齐小数点,然后按整数加减法运算。
三、图形的认识和面积1.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和圆形的认识-三角形:有3条边和3个顶点的图形。
-矩形:有4条边和4个直角的图形。
-正方形:有4条边和4个相等的直角的图形。
-圆形:由一个圆心和一条弧组成的图形,弧的两个端点与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2.图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矩形的周长:长和宽的两倍之和。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的4倍。
-圆形的周长:圆周的长度,也叫圆的周长。
3.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长乘以高的一半。
-矩形的面积:长乘以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
-圆形的面积:半径的平方乘以π(π≈3.14)。
四、简便计算1.乘法的简便计算-10的整数倍的乘法:在原乘积后面加上若干个0。
-10的整数倍的数与个位数的乘法:先计算个位数,再在个位数后面加上若干个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d60fd0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8.png)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aaa56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e.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大数的认识1. 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整数。
2. 数位的认识: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数位,了解数位的位置和计数单位。
3. 数的估计:能够估计物体的数量,进行四舍五入和近似计算。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2. 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灵活运用。
3. 乘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体积、乘法分配等。
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2. 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除法的性质,如商不变规律、除法的分配律等。
3. 除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平均分配、求商和余数等。
四、角的度量1. 角的概念: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2. 角的分类: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等不同类型的角。
3. 角的度量: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理解度量的单位是度。
五、混合运算1. 混合运算的概念:理解混合运算是由多个基本运算组成的运算。
2.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 混合运算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六、平行和相交1. 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2. 平行线的性质: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3. 相交线的概念:理解相交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
4. 相交线的性质:了解相交线的性质,如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等。
七、条形统计图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理解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的长度来表示数据的图表。
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习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如确定坐标轴、标出数据点、连接数据点等。
3.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fc401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1.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方便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
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亿(数字后面8个)、兆(数字后面12个,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百万,数字后面6个、十亿,数字后面9个……。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1~3单元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1~3单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aea0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3.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1~3单元总结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1.千以内数的认识:
(1)通过具体事物或画图形,能够感受到数的意义,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数的意义。
(2)学会运用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会用数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3)认识数位,知道每个数位所表示的数值。
2.数的比较:
(1)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出两个数的多少。
(2)能够正确地读、写大数。
第二单元:简单运算
1.加减法:
(1)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3)了解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乘除法:
(1)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除法运算。
(3)了解乘除法的估算方法。
第三单元:几何初步知识
1.认识图形:
(1)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能够正确地辨认各种图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2.测量长度:
(1)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用法。
(2)能够使用直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f9c164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9.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整数由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
2. 整数的比较: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可根据其大小关系被分为大于、小于或等于。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整数相加得到一个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减法是指从一个整数中减去另一个整数得到一个整数的运算。
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整数相乘得到一个整数的运算;整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得到一个整数的运算。
需注意零不能作为除数。
5. 整数的运算法则:整数之间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二、分数1. 分数的概念: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分数的分子部分,分母表示分数的分母部分。
2. 分数的比较: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可通过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取相同的公倍数后,再比较分子的大小。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相加得到一个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减法是指从一个分数中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分数的运算。
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相乘得到一个分数的运算;分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分数的运算。
5. 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分数可以表示小于1的数,也可以表示整数。
整数可以表示分子为该整数、分母为1的分数。
三、多边形1. 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是由一条线段的若干个边和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组成的平面图形。
2.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可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3. 四边形的分类:根据四边形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可将四边形分为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一般四边形。
4. 多边形的周长:多边形的周长是指多边形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5. 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是指多边形所覆盖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四、度量衡1. 长度的度量单位:常用长度单位有厘米、米和千米,其中1千米=1000米=100000厘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0f2e1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5e.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附录: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1、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2、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不管算式中有加、减、乘、除哪种运算,都要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1 升(L)=1000 毫升(ml 、mL)2、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 1 升。
1 升水重1 千克。
生活中:一杯水大约 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 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 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 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 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 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 400 毫升;一锅水有 5 升;一汤勺水有 10 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 4000----5000 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 200 毫升。
4、1 毫升大约等于 20 滴水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五入试商),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四舍试商),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 ()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能够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能够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能够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能够填(3,2,1),最大填(3)。
3.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791cd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1. 数的认识与比较第一个单元主要介绍了数的认识和比较的知识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认识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出来。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并能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首先,我们要学会认识数字。
在数的认识中,最基本的是学习数字0到9的读写和认识。
通过识别这些数字,并能将其正确地写出来,我们能够打下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教材中给出了很多有趣的图片和图案,帮助我们认识数字,并能够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含义。
其次,我们学习了数字的比较。
比较数字的大小是数学中非常常见和重要的一个操作。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使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练习,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符号,并能够准确地判断数字之间的大小,如3<5,7>4等。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准确地认识数字,还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加法与减法第二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加法与减法的知识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学习了加法。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运算之一。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使用加号来表示两个数字的相加。
通过掌握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我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然后,我们学习了减法。
减法是与加法相对应的运算。
在减法中,我们通过使用减号来表示两个数字的相减。
通过练习,我们能够掌握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还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3. 乘法与除法第三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乘法与除法的知识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844478cfc789eb172dc8d2.png)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知识点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数级…… 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一)2.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先分级)(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
(2)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先分级)(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
(2)写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写法写。
(3)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1、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近似数1、区别精确数与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四舍”:小于5的省略。
“五入”:大于、等于5的进一,就是满五进一。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那一位的下一位,下一位“四舍”或“五入”后,同它右面各位数字一起都改写成“0”。
第二单元《线与角》知识点1.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长,线段有限长,可以测量。
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重点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0facc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2.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重点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总结包括以下内容:
1.数的认识:
(1)千、万、亿:了解每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学会读、写和改写
大数。
(2)数的比较: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位数不同的数。
(3)数的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特别是对于大数的
运算。
2.数的运算:
(1)加法: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特别是对于大数的加法。
(2)减法: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特别是对于大数的减法。
(3)乘法: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特别是对于大数的乘法。
(4)除法: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特别是对于大数的除法。
3.简单的数学思维:
(1)解决问题: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计
算、时间计算等。
(2)推理能力:通过一些简单的推理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
(1)认识图形:掌握一些基本的图形名称和特征,如正方形、长方形、
圆形等。
(2)度量:掌握基本的度量单位和度量方法,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5.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
(1)统计:学会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数据,如统计班级学生的成绩
情况。
(2)概率:初步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方法,如计算事件的
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基本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
中间要用“=”连接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
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
+、-、×、÷键是运算符号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10000平方米
3.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 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0、对顶角相等。
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
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13、1平角=2直角。
1周角= 2平角= 4直角。
14、锐角小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15、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1小时,
16、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例如1:已知:A×B=215,则A×B×2=()。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
即215×2=430,所以A×B×2=(430)。
例如2:已知:2×A×B=200,则A×B=()。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
即200÷2=100,所以A×B=(100 )。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例如: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积是(510 )。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④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
如果m<n则积缩小(n÷m)倍。
6、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7、一辆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80千米/时。
每秒走5米记作5米/秒。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8、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9、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0、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1、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直到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为止。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不变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
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则商就除以(或乘)几。
7、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条形统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