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0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

【文库独家】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数与计算1. 认识自然数-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识别和书写1-10000之间的自然数。
- 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分数的含义,包括分子和分母。
- 认识等值分数,如1/2和2/4。
3. 四则运算-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学习乘法表,掌握1-9的乘法口诀。
- 引入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 练习四则混合运算,学习运算的优先级。
4. 应用题- 解决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 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图形。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空间与立体图形- 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 理解图形的展开图和立体图之间的转换。
三、度量衡1. 长度单位- 掌握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 学习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重量单位- 了解千克和克,掌握基本的重量换算。
- 学习使用天平进行重量测量。
3. 容积单位- 认识升和毫升,了解容积单位的应用。
四、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 学习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2. 简单概率- 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通过实验和游戏进行概率的初步探索。
五、解决问题1. 策略与方法- 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尝试与错误、逆向思维等。
- 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2. 综合应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数学思维与习惯1. 数学思维-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过程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2. 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主动学习等。
- 强调数学学习中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结语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数与计算、几何图形、度量衡、数据与概率以及解决问题等多个方面。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知识点总结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挑战和竞赛形式进行检验,如知识竞赛、论文比赛、创新大赛等。
4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数的认识:掌握整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同时,也要理解自然数和十进制数。
2.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以及乘方和开方的运算。
要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以及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常见的量:掌握时间、长度、质量、面积等常见的量以及其单位,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4.几何初步知识:了解线和角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射线、线段、角、锐角、直角、钝角等。
同时,也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代数初步知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6.数据分析观念: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能够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
7.数学思维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如归纳、演绎、类比等。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本文档旨在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方便学生和家长复和回顾。
1. 数的认识
- 数的读法和写法:用汉字表达数的读法和写法,如一、二、三等。
- 数数和找数:通过数数和找数的练,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观念。
2. 加法运算
- 加法口诀:掌握加法口诀,便于快速计算。
- 加法算式:学会解读、书写和计算加法算式,如2+3=5。
3. 减法运算
- 减法口诀:掌握减法口诀,便于快速计算。
- 减法算式:学会解读、书写和计算减法算式,如5-2=3。
4. 重量和时间
- 重量的认识:认识常见物品的重量单位,如千克、克等。
- 时间的认识: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单位,如秒、分、时等。
5. 应用题
- 简单应用题: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如小明
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6. 数形关系
- 图形的识别:认识并辨别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四边形、
三角形等。
- 图形的运算: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和
家长有所帮助。
如需获得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向老师
咨询。
2020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2020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 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7.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8、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9.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10、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大数的认识1. 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整数。
2. 数位的认识: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数位,了解数位的位置和计数单位。
3. 数的估计:能够估计物体的数量,进行四舍五入和近似计算。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2. 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灵活运用。
3. 乘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体积、乘法分配等。
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2. 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除法的性质,如商不变规律、除法的分配律等。
3. 除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平均分配、求商和余数等。
四、角的度量1. 角的概念: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2. 角的分类: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等不同类型的角。
3. 角的度量: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理解度量的单位是度。
五、混合运算1. 混合运算的概念:理解混合运算是由多个基本运算组成的运算。
2.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 混合运算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六、平行和相交1. 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2. 平行线的性质: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3. 相交线的概念:理解相交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
4. 相交线的性质:了解相交线的性质,如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等。
七、条形统计图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理解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的长度来表示数据的图表。
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习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如确定坐标轴、标出数据点、连接数据点等。
3.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的分类(正数、零、负数)。
2. 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
3.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整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4. 整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整数的大小。
5. 整数的加减法: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
6. 整数的乘法:学习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乘法的意义。
7. 整数的除法: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4.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三、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表示的是十进制分数。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四、几何初步1. 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和区别。
2. 角的认识:学习角的概念,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
3. 平行与垂直: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五、度量衡1. 长度单位:掌握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
2. 质量单位:了解千克、克等质量单位的换算。
3. 时间单位:学习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换算。
六、数据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2. 数据的整理:掌握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
3. 简单统计图表:学习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饼图。
七、问题解决1. 实际问题: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解题策略: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运算、几何图形、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一学期中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基础运算1. 整数的四则运算: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
2. 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3. 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将开始接触分数,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加减法。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识别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的平面图形。
2.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对称性: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三、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如何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2. 数据的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能够用图表表示出来。
3. 数据的分析:理解数据图表,能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度量衡1. 长度单位:了解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换算。
2. 质量单位:认识克、千克等质量单位,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3. 时间单位:掌握小时、分钟、秒等时间单位,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问题解决1. 应用题: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逻辑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六、数学思维1. 归纳与演绎:通过观察和实验,归纳出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2. 抽象思维:学习将具体问题抽象化,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方便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
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亿(数字后面8个)、兆(数字后面12个,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百万,数字后面6个、十亿,数字后面9个……。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大数的认识1.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2.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先看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的两个数。
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个数位上的数。
4.十进制计数法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6.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7.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常用的计算工具有算盘和计算器,算盘的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1公顷有多大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1公顷=平方米。
2.1平方千米有多大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作单位,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xxxxxxx平方米=100公顷。
三.角的度量1.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是无限长的。
1.直线和射线的定义直线是由无数个点无限延伸而成的图形。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2.角的定义及表示符号当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时,它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3.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要用量角器量角,需要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上的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上的知识点整理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几何形状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数的概念和运算1. 数的认识:数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的,它分为自然数和零,自然数从1开始逐渐增加。
2. 数的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符号(<、>、=),我们可以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 加法运算: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它们的总和。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需要注意进位的概念。
4. 减法运算: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它们的差。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借位的概念。
5. 乘法运算: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需要注意进位的概念。
6. 除法运算:除法是将一个数分为若干等份,得到每份的数量。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需要注意余数的概念。
二、数的应用1. 两位数加几位数:在计算两位数与几位数相加时,需要将两个数对齐,然后从最低位开始逐位相加。
2. 两位数减几位数:在计算两位数减去几位数时,需要从最低位开始逐位相减,如果被减数的某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则需要向高位借位。
3. 补数法乘法:在计算乘法时,可以利用补数法简化计算,即先将数字分解为更容易计算的形式,然后再相乘。
4. 除数有0的情况:当除数是0时,无法进行除法运算,结果为无穷大或无法确定。
5. 分数的认识:分数表示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分母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份数。
三、几何形状1. 长方形:长方形有两组相等的对边,相邻两边互相垂直。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2. 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相等且互相垂直。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只需知道边长即可。
3. 圆形:圆形由一个圆心和半径组成,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半径。
计算圆形的周长和面积时,需要注意π的取值和单位的转换。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通常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来发现规律。
2、先观察以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再用总个数÷一组的个数,求出余数是几,答案就是下一组的第几个。
没有余数时,答案就是这组的最后一个。
3、通常要根据物体的摆放位置确定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习惯上,我们把朝着自己的这一面叫作前面,和自己右手方向一致的这一面叫作右面,朝上的这一面叫作上面。
4、观察物体的某个面,要正对着这个面进行观察。
5、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数值范围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叫分段整理数据。
分段整理数据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连续”,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数据不遗漏、不重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
6、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可以画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那么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那么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9、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那么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0、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观察物体时,先根据图片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再判断出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
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
统计表是用表格呈现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呈现数据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都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条形统计图更直观、更形象地表示数据。
.它在一组数据中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
1.能容纳其它物体的物体,称为容器。
2.一个容器能盛东西的多少就叫容量。
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
1. 大数的认识:需要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各数位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理解数级的概念,以及数位的含义。
2. 角的度量:学生需要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基本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需要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需要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5. 条形统计图:学生需要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6. 数学广角——优化问题:学生需要了解优化的意义,能通过简单的实例,体验如何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知识点都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同时,还需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4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上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包括:
1. 数的认识:包括正数、0和负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小数和分
数的概念。
2.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乘法口诀的运用。
3. 方向与位置:包括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认,以
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4. 统计与概率: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以及可
能性大小的比较。
5. 角的认识与度量:包括角的种类、角的度量单位、角度大小
的比较和测量,以及画角等。
6. 平行与相交:包括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以及点到直线的距
离等。
7.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包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商的定位等。
8. 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括号的作用等。
9. 面积计算公式: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等。
10. 代数式:包括代数式的书写规则和代数式的求值等。
此外,还包括算盘的使用,计数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等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的知识点归纳:
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数字的认识和读写:0-9999之间的数字的认识、读写。
3. 十进制和百位数:十进制数的概念、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的说法。
4. 连加与连减:使用连加或连减的方法进行简单计算。
5. 完整的算式:完整的算式的概念,运算顺序和符号的使用。
6. 位序和数位:位序和数位的概念,十位数和个位数的交换、数位间的加减法运算。
7. 计数:100以内的数的读数、写法和顺序的掌握。
8. 分数:分数的概念,相等分数的辨认、分数的比较。
9. 分数的计算: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加减法)。
10. 算术运算的性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11. 图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认识。
12. 基本图形的画法:基本图形的画法(用直尺和量角器)。
13. 平移和旋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相同形状的图形的辨认。
14. 单位换算:时间、长度和质量的单位换算。
15. 问题解决: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2024年数学上册四年级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数学上册四年级知识点总结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四年级数学上册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以后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对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数的概念和数的认识1.自然数:1,2,3,4,5,6,7,8,9,10…2.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3.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等4.数的大小关系:比较大小的方法二、加法和减法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加法是合并的意思,减法是分割的意思2.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3.进位和退位4.带有括号的加减法:先算括号里的数5.相反数的概念: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相加的结果为0三、数的整数倍与约数1.数的整数倍概念:一个数乘以任意整数的结果是这个数的整数倍,0 是任何数的整数倍2.数的约数概念:能够整除给定数的数,包括 1 和它本身3.质数的概念:只有 1 和它本身作为因数的数4.合数的概念:除 1 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约数的数四、乘法和除法1.乘法和除法的概念2.数字的相乘和相除3.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4.乘法口诀表:口诀表的整体结构,口诀表的制作方法5.乘法运算的应用:年龄问题、长度问题、面积问题等6.除法的运算:整除和除不尽7.余数的概念:整数除以整数所得的余数8.制作乘法表五、小数1.小数的概念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点对齐,补齐零3.小数的乘法:算术乘法和竖式乘法4.小数的除法:算术除法和竖式除法六、面积和体积1.面积的概念:一个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平面范围2.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体积的概念:一个空间图形所占的空间4.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七、数据论述1.数据和数据的由来2.统计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观察3.数据的整理和描述4.单一数据的处理: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5.数据的图表处理: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总结: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概念和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的整数倍与约数、乘法和除法、小数、面积和体积、数据论述等内容。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1、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 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 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 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七、数的产生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
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2496|0000〕
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要写大写数字.〕
二、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
1、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3、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4、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
5、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4、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5、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6、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公顷: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公顷”作单位,1 公顷=10000 平方米。
2、平方千米:计量特别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三、角的度量1、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2、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3、直线: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5、角的度量:人们将圆平均分成 360 份,将其中 1 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 1 度,记作 1°。
6、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 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8、角的分类:锐角(小于 90°)、直角(等于 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 180°)、平角(等于 180°)、周角(等于 360°)。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教育类文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知识就是力量@_@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
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五、数的产生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1亿有多大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得到1亿张纸摞起来有1万多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七、计算工具1、计算工具算筹(中国)、算盘(中国)、计算尺(英国)、机械计算器(欧洲)、电子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计算器2、算盘:算盘的1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3、计算器:1)计算器各部分名称2)计算器各键的功能M+存数据,MR提取,MC清除,MRC代表按第一下提取、按第二下清除数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公顷1、测量土地面积,可用公顷作单位。
2、1公顷=10000平方米=15亩(1亩等于667平方米)3、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00米×100米=10000米2)。
二、平方千米1、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2、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3、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000米×1000米=100,0000米2)。
第三课角的度量一、线段、直线、射线1、定义线段: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射线: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也是无限长的。
2、区别: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二、角1、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三、角的度量1、角的单位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2、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量角器的中心和0°刻度线。
3、量角的步骤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四、角的分类1、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2、直角、平角、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1/4周,形成的角叫做直角,1直角=9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3、锐角、钝角锐角:小于90°的角叫锐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4、角的大小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五、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2、使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3、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度数的刻度线,点一个点;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异同:相同点:乘的顺序相同,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不同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用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时,多乘了一次百位上的数。
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因数末尾有0计算: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因数中间有0: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
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三、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时(0除外),积也要乘几(或除以几)。
四、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和总价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速度、时间和路程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读作70千米每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价×时间=路程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平行和垂直1、两条直线的关系: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情况?平行和相交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直线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3、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垂直)。
步骤:第一步: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第二步: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4、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5、三角板画互相垂直两条直线情况一:通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步骤: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情况二:过直线外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步骤: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点重合。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通过直线外的点画一条直线。
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6、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线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垂直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7、画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画出这个长方形。
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先画一个直角,在直角的两条边上量出长和宽的长度,过其中的一个端点画垂直线,量出长或宽的长度,连接两个端点。
二、平行四边形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特点:对边互相平行;对边也相等。
特性:容易变形。
3、高和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有2条高)4、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它的形状不能确定。
三、梯形1、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4、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
四、四边形的关系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长方形包括正方形。
详见下图: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探索口算方法:80÷20=方法一:20×4=80 80÷20=4方法二:8÷2=4 80÷20=4方法三:80÷2=40 80÷20=4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二、笔算除法1、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不同点是:除数是一位数时,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前两位。
5、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2)被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3)被除法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4)被除法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一、统计表1、定义:数据经整理后使之进一步表格化,便形成统计表。
统计表是用原始数据制成的一种表格。
2、作用:1)用数量说明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变化规律显著地表示出来。
3)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别显著地表示出来。
3、内容:一般包括总标题、横标题、纵标题、数字资料、单位、制表日期。
二、条形统计图1定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