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以及题型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型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型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型解析2023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典型题型解析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法:学生需要掌握0-20的正确读法,并能够通过听写等方式认读。

2.数的大小比较:初步比较0-20之间数字的大小,理解“>”、“<”、“=”的含义。

3.数的顺序:掌握0-20的顺序,能够通过正数和倒数的数法进行数数的练习。

二、数的比较1.比较大小:通过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学会使用“>”、“<”、“=”的符号。

2.数字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通过数位的比较,理解数字大小与数位的关系。

三、数的加减法1.加法:掌握0-20之间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含义。

2.减法:掌握0-20之间的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含义。

3.应用题: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数的应用1.数的计算:通过简单的计算题,检验学生对数的加减法掌握情况。

2.简单的倍数概念:通过简单的倍数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倍数的概念。

五、图形识别1.基本图形识别:能够正确识别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2.图形的特征: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区分。

六、图形拼接1.基本图形拼接:能够将两个基本图形拼接成另一个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图形的拼接和组合。

七、钟表认识1.时间的读法:正确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时针和分针的指向,以及时间的顺序。

2.时间单位的认识:了解什么是小时、分钟和秒,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八、位置与方向1.描述位置:能够使用简单的位置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2.方向的认识:了解东、南、西、北等方向,并能够使用这些方向词汇描述物体的方向。

九、统计与概率1.数据统计: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并能够使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2.概率概念: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题型

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题型

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题型
以下是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题型:
1.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重点掌握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混合运算。

2. 图形与几何: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等,掌握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方法。

3. 分数与百分数:重点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 代数与方程:重点掌握代数式的运算,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 概率与统计: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

6. 实践与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题型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全面掌握。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教辅练习。

小学数学题型总结

小学数学题型总结

小学数学题型总结一、整数运算整数运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加法加法是指两个数相加的运算。

小学生在学习加法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就是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加法的逆运算: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可以通过减去一个数来得到原数。

•加法的运算规则: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2. 减法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小学生在学习减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就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减法的逆运算: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可以通过加上一个数来得到原数。

•减法的运算规则:减法满足结合律,但不满足交换律。

3. 乘法乘法是指两个数相乘的运算。

小学生在学习乘法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就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乘法的运算规则: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 除法除法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的运算。

小学生在学习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是另一个数。

•除法的逆运算: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可以通过乘以一个数来得到原数。

•除法的运算规则:除法满足分配律,但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面积与周长面积和周长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概念,涉及到的题型也比较多。

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长方形是最常见的图形,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是小学生数学的基本内容。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长 × 宽。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

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正方形是边长相等的四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相对简单。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 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 4 × 边长。

3.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是由三条边组成的几何图形,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需要掌握以下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 × 高 ÷ 2。

小学数学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一、整数及四则运算1.整数的认识2.整数的比较大小3.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4.整数的混合运算5.整数的括号运算6.整数的奇偶性7.整数的约数和倍数二、分数1.分数的认识2.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3.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转化4.分数的比较大小5.分数的化简和约分6.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7.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三、小数1.小数的认识2.小数与分数的转化3.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4.小数的周期性与循环小数5.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判断6.分数的小数化和小数的分数化7.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四、长度和面积1.长度单位的认识(米、厘米、千米)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3.长度的加法、减法运算4.面积单位的认识(平方米、平方厘米)5.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五、容量和质量1.容量单位的认识(升、毫升、立方米)2.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3.容量的加法、减法运算4.质量单位的认识(千克、克、吨)5.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6.质量的加法、减法运算7.容量和质量的换算六、几何图形1.点、线、线段、射线、角的认识2.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认识3.正方形、长方形、圆的认识4.平行线、垂直线、相交线的认识5.直角、钝角、锐角的认识6.图形的对称性7.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七、时间1.时间的认识(秒、分钟、小时、一天的24小时)2.时刻的表示3.时钟的读法和时钟的表记4.时间的加法、减法运算5.天、周、月和年的认识6.日期的计算八、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数据的图表示法(条形图、折线图、饼图)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4.概率的认识5.事件的概率计算6.试验和样本空间的认识7.赌博问题的概率计算以上为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的大致概括,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注重对每个知识点的透彻理解和巩固。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数学三至六年级知识整理

数学三至六年级知识整理

数学三至六年级知识整理三年级数学知识整理。

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整数:认识万以内的数,包括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大小比较等。

例如,3256读作三千二百五十六,它是由3个千、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 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如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2. 数的运算。

- 加减法: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例如,356 + 247 = 603,501 - 324 = 177。

- 乘除法:学习表内乘除法,乘法口诀是计算的基础。

例如,7×8 = 56,48÷6 = 8。

还初步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如25÷4 = 6……1。

3. 常见的量。

- 时间单位: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 = 60分,1分= 60秒。

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从8时30分经过30分是9时。

- 质量单位:认识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 = 1000克,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二、图形与几何。

1. 图形的认识。

- 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测量。

- 长度单位:认识毫米、分米、千米。

1厘米 = 10毫米,1分米 = 10厘米,1千米 = 1000米。

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并测量物体长度。

三、统计与概率。

1. 数据收集整理。

-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四年级数学知识整理。

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大数的认识:认识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掌握数的读法、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例如,305000000读作三亿零五百万,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30500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3亿。

- 小数的认识:初步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及必考题型口诀

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及必考题型口诀

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及必考题型口诀知识点顺口溜小数除法法则小数除法高位起,看着除数找规律。

除数是整直接除,除到哪位商哪位。

不够商一零占位,商被除数点对齐。

小数除法变整数,被除数点同位移。

右边数位若不够,应该用零来补齐。

分数加减法法则分数加减很简单,统一单位是关键。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来后计算。

分数乘法法则分数乘法更简单,分子、分母分别算。

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分子、分母不互质,先约分来后计算。

分数除法法则分数除法最简便,转换乘法来计算。

除号变成乘号后,再乘倒数商出来。

质数、合数分清质数与合数,关键就是看因数。

1的因数只一个,不是质数也非合数;如果因数只两个,肯定无疑是质数;3个因数或更多,那就一定是合数。

分解质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小质数去整除,得出的商是质数,除数乘商来写出;得出的商是合数,照此方法继续除,直到得出质数商,再用连乘表示出。

求最大公因数要求最大公因数,就用公因数去除,直到商为互质数,除数连乘就得出;如果两数相比较,小是大数的因数,不必再用短除式,小数就是公因数。

求最小公倍数要求最小公倍数,公有质因数去除,直到商为互质数,除数乘商就得出;两数若是互质数,乘积即为公倍数;大是小数的倍数,不必去求已清楚。

100以内的质数二三五七一十一,十三十九和十七,二三二九三十一,三七四三和四一,四七五三和五九,六一六七手拉手,七一七三和七九,还有八三和八九,左看右看没对齐,原来还差九十七。

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抓住关键去分析。

已知条件换成数,未知条件换字母,找齐相关代数式,连接起来读一读。

百分数和小数互化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右移要记住,移动两位并做到: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百分数要化小数,小数点左移要记住,移动两位并做到:一定要去掉百分号。

百分数和分数互化分数要化百分数,先把分数化小数;除不尽时别发愁,三位小数可保留。

化成小数要记住:小数再化百分数。

小学数学题型总结

小学数学题型总结

小学数学题型总结小学数学题型总结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到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同时也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以下是对小学数学常见题型的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数的认识与比较1. 数的认识:如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辨认出最大数、最小数、中间数等。

2. 数字排列:如将给定的数字按照一定要求排列,使得它们组成一个符合要求的数。

二、加减乘除1. 加法:包括无进位加法、进位加法和加法的应用。

2. 减法:包括无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和减法的应用。

3. 乘法:包括乘数是个位数、大于个位数的多位数和乘法的应用。

4. 除法:包括被除数是个位数、大于个位数的多位数和除法的应用。

三、面积与周长1. 长方形: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 正方形: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 三角形: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4. 圆形:计算圆形的面积和周长。

四、时间和日历1. 时间的读写:包括小时、分钟的读写和24小时制与12小时制的转换。

2. 时钟问题:题目给出一个时钟的时间,然后问若过了一段时间后,时钟指针的位置。

3. 日历问题:题目给出一个日期,然后问若过了一段时间后,日期是几号。

五、图形的认识与变换1. 图形的特征:问学生几何图形的特征,如直线有无弯曲、圆形的特征等。

2. 图形的分类:问学生将给出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3. 图形的变换:包括对称与平移的变换。

六、数列与数模式1. 数列问题:给出一组数字,问下一个数字是多少。

2. 数模式问题:给出一组数字,问下一个数字满足什么规律。

七、整数与分数1. 整数的加减乘除: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

2. 分数的加减乘除: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

八、单位换算1. 长度单位的换算:如厘米与米的换算,分米与厘米的换算等。

2. 质量单位的换算:如千克与克的换算,克与毫克的换算等。

3. 容积单位的换算:如升与毫升的换算,升与立方米的换算等。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6篇[荐]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6篇[荐]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6篇[荐]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知识点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某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三节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第四节里程表(一)1、根据里程表提出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整数和小数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4.小数的分类: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5.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二.数的整除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3.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4.按能否被2整除,非0的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按一个数约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质数都有2个约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6.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7.质因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公约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11.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积。

三.四则运算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3.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两个数相加,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3)乘法分配律:(a+b)×c=a×c+b×c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4)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四.关系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五.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六.分数和百分数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和除法的联系:分数的分子就是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法中的除数。

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分数和比的联系:分数的分子就是比的前项,分数的分母就是比的后项。

4.分数的分类: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5.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者等于1。

6.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这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前提是这个分数要是最简分数,如果分母只含有2、5这2个质因数,这样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9.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七.量的计量1.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体积(容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2.一年中的大月有:1、3、5、7、8、10、12月,共7个,每月31天。

小月有:4、6、9、11月,共4个,每月30天。

二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左拳记月法3.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

4.平年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名数:把计量得到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

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6.名数的改写:高级单位的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除以进率。

八.几何初步知识1.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是三者都是直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

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角的大小:角的大小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1.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2.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画图说明)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画图说明)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5.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6.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2)按边分: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0.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11.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12.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

13.圆的半径、直径都有无数条。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14.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恻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5.学过的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有: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16.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7。

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8.长方体、正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9.圆柱的三个特点:(1)上下一样粗细(2)侧面是曲面(3)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20.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这些高都平行且相等。

21.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2.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1592653……23.把圆等份成若干份,拼成的图形接近于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

24.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25.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七、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八、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十、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怎么复习小学数学知识点小学数学复习是对所学过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由于复习面广量大,时间紧,内容多,为使复习更贴近实际,从而用较少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

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