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政府与民众双赢性共识的建构——基于博弈思维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 1 0 . 1 3 9 7 7 / J . c n k i . 1 n x k . 2 0 1 7 . 0 3 . 0 0 9
政 府与 民众 的关 系 。历来 是不 容 忽 视 的重 要 课题 。在 中国 当下 的现实 场 景 中 。政 府 与 民众 之
间在某 些特 定事 项上 的 紧张关 系 依 然是 突 出 的问题 ,也 是影 响社 会 和谐 的根 源所 在 。在 这 一 现 实
及博弈结果 的制度化 则是 双赢性 共识建构的有效路径。
[ 关键词 ]博 弈思维 ;政 府 ;民众 ;双赢性共识 ;建构路径
[ 中图分 类号]D 6 3 1 .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 7 4 6 2( 2 0 1 7 )0 3 - 0 0 5 2 — 0 6
中的遭难都有可能演变成为一种大众性的社会关切 。互 联网时代 , “ 权力不再集 中于机构 ( 如国
家) 、组 织和符 号 的控 制者 之手 。它散 布在 财 富 、权 力 、信息 与 图像 的全 球 网络 中 ,在 可变 的 几何
学和非物质化 的地理学 系统中传播和嬗变” [ 2 ] l


互联 网给政 府与 民众 关 系带来 的新 挑 战
互联 网作 为 政府 与 民众之 间互 动 博 弈 的新 场 域 ,有 着 独 特 的 自我 逻 辑 ,以 中介性 、低 自主 性 和场 效 应最 为显 著 。首先 是 中介 性 。互联 网作 为 中介 干 扰 社 会 场域 的其 他方 面 ,原 因在 于 互 联 网 场域 具 备 了两个 基本要 素 :一 是 对信 息 传 播 的垄 断 ,使 得 利 益 、权 力 以及 意 识 形 态等 各 个 要 素 对

5 2・
《 孵 南亏 》 捌 7年 第 3期


占领互 联 网趋 之若 鹜 ;二是 能够 巧 妙 地 置换 成 为 大 众 的代 言人 ,以大 众 的名义 对 各 种社 会 问题 进
行舆论审判 。哈贝马斯在 《 公共领域 的结构转型》 一文中,对此有着精辟 的概括 : “ 公共领域说 到底 就是公 共舆 论领 域 ,它 和公 共权 力机 关 直接抗 衡 ” [ 1 ] 1 - 2 。其 次是 低 自主性 。互 联 网场 域易 受 外
行政 ຫໍສະໝຸດ 互联 网时代政 府 与 民众
双 赢 性共 识 的建构
— —
基 于博弈思 维的探讨 朱婉 菁
( 温 州大 学法 政 学院讲 师 ,博 士 )
[ 摘要 ]政府 与民众之 间的互动博弈是重要 的政治过 程。从博 弈的 思维 出发 ,因互联 网所具 有的 中介性 、低 自主性、场效应的特性 ,促使二者之 间的博 弈呈现 出博 弈主体力量的非 对称性 、博弈 方式 的情绪化导向 以及博弈过程的 “ 0 2 0” 等新 的特征 ,为政 府与民众之 间达成话语 共识、社会 共识 、法 治共识提供 了可能 基 于博弈 主体 的平等化 、合 作性 博弈策略的选择 、回 归法治秩序 下的 良性博 弈 以
界 力量 的 干扰 和控制 。虽然是 虚 拟 场域 ,但 互联 网 内始 终 贯穿 着 现 实 社会 关 系 中各 种力 量 的对 比
及其某些紧张状态 ,任何力量 的演变消长都可 以在互联 网内得到投射 。现实社会 中尤其是 当下地
方政 府 与 民众之 间在 某 些 具 体 事件 中 的 冲 突矛 盾 ,往 往 在 互 联 网场 域 内被 放 大 :草 根 群 体 发 帖 、 跟 帖斥 责某 些政 府相 关部 门及 其公 职人 员 的言 论 ,意见 领袖 “ 振 臂 高 呼” 、声 援 网 民等 “ 一边 倒 ” 的舆 论声 势 。再 次是 场效 应 。互联 网上 ,任何信 息 都有 可能 得 到 “ 聚焦 ” ,个 人或 小部 分群 体 现 实
,互联 网结构下的政府权力流散明显 ,传统的社
会管理方式的效能降低 ,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体都可以站在互联网这个大舞 台上 “ 发声发力” 。而正 是基 于互 联 网 的中介性 、低 自主性 和 场 效应 的特 征 ,导 致 政 府 与 民众 间 的互 动博 弈 呈 现 出 如下 新 的特点 ,而无论是与政府还是社会而言 ,都是一种新 的挑战。 1 .博弈 主体 力量 的非 对称 化 。互 联 网的协 同性 以及 低成 本 、高效 性 成 为 民众 参 与 博 弈 的有 效 工具 。任何社会成员都可 以通过互联 网表达述求 ,成 功的经验和策略往往被后来者效仿 和创新 ,
背景下 ,中国大步迈人了互联 网时代 .我们生活 的方方面面 ,包括传统政社关系都经历 了一次媒
介 变革 的 “ 洗礼” ,传统 “ 官 强 民弱 ” 的社会 格 局被 打破 ,“ 众 声 喧哗 ” 冲击 着 “ 听 官说 ” 的传 统 模 式 ,双方 之 间讨 价还 价 的行 为 得 以直观 地 展 现 。但 即便 如 此 ,定 论 这 种改 变 是 好 是坏 都 还 为 时 过 早 ,因为之 于二 者关 系而 言 ,无论 是 科 层 官僚 制 的受 伤 ,还 是 民 间话 语 潮 的退 却 ,都 不 是 社 会 之福 。在 这个 意义 上 ,探究 互联 网下政 府 与 民众关 系 的改 变成 为 一 种 必要 。当然 ,值 得 肯 定 的一 点是 ,互 联 网引导 了传 统政 社关 系 的断裂 与 重 构 ,在 这 种深 刻 的嬗 变 之下 ,政府 与 民众 之 间新 一 轮 的博弈 正在 以一 种全 新 的形式 生成 并铺 开 ,更重 要 的是 ,这场 博弈 互 动的 “ 拉锯 战 ” .极 有 可能 成为 引导 构建 政府 与 民众 问双赢 性 共 识 的 契机 。需 要 指 出 的是 ,本 文 的 目的不 在 于建 立 博 弈论 技 术层 面上 的分 析模 型 ,而是 将博 弈 的思维 作 为 一个 分 析 视 角 ,进 而 借 以探 究 这 场互 动 博 弈 有着 何 种新 的挑 战 和机 遇 ,而 最终 的 目的 ,是要 以此为基 础勾 勒 达成 双赢性 共识 的条件 和路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