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新Bobath技术介入的价值及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发病率高、起病急,对患者危害大,进展快,多为突发性发作,预后很差[1]。
通常采用神经药物控制疾病,减少脑组织的水肿,减少脑组织的损伤,促使血肿吸收并一定程度保护神经功能,但无法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需要借助有效的康复锻炼方法[2]。
研究显示,脑卒
中后遗症的存在,如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等可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3]。
而加强早期康复训练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致残率的重要途径,其对于患者运动功能、自理能力的恢复十分关键,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分析了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技术介入的价值及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
常规康复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3~79岁,平均(63.11±4.77)岁;病程1~2个月,平均(1.52±0.21)个月;脑梗死30例,脑出血20例。
综合治疗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3~76岁,平均(63.24±4.72)岁;病程1~2个月,平均(1.55±0.24)个月;脑梗死29例,脑出血21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常规康复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并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开展肢体功能锻炼。
②综合治疗组采取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 技术治疗,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新Bobath 技术,先放松肩部肌肉,指导患者进行上下、左右放松患侧肩胛骨,循序渐进,然后指导患者进行前臂屈腕肌和旋前方肌放松,最后反复进行上述动作的康复锻炼,45min/次,每周5次,连续6个月。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可自行穿衣进食时间、上肢功能FUGL-MEYER、Barthel 测评结果以及后遗症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上肢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基本可自理;②有效:上肢功能改善,生活部分自理;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常规康复
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0%。
综合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0%。
综合治疗组疗效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FUGL-MEYER、Barthel 测评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上肢功能FUGL-MEYER、Barthel 测评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综合治疗组治疗后上肢功能FUGL-MEYER 、Barthel 测评结果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
可自行穿衣进食时间比较:综合治疗组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可自行穿衣进食时间分别为(25.11±2.24)d 和(36.91±2.68)d,常规康复组分别为(34.79±2.13)d 和(45.67±2.68)d。
综合治疗组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可自行穿衣进食时间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后遗症率比较:综合治疗组出现后遗症2例,常规康复组出现后遗症7例。
综合治疗组后遗症率低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讨论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28.124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 技术介入的价值及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评价。
方
法: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
综合治疗组采取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 技术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可自行穿
衣进食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上肢功能FUGL-MEYER、Barthel 测评结果以及后遗症情况。
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效
果、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可自行穿衣进食时间、上肢功能FUGL-MEYER 和Barthel 测评结果均优于常规康复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合治疗组后遗症率低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常规康
复联合新Bobath 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常规康复;新Bobath 技术介入;价值;上肢功能
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新Bobath
技术介入的价值及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评价
赵婷胡振江
410016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治疗科,湖南长沙
(下转第185页)
重,通过开展全面、专业的基础护理,可促使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但因患者多对疾病诊疗认知缺乏,故易产生错误的行为,进而对治疗依从性造成不良影响,使治疗进程受阻[3]。
健康教育为临床护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纠正,以促使患者健康意识提升,增强自我照护能力。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重视健康宣教的开展,通过病情评估,个体化制定宣教内容,可使患者获得更适用的认知,用于自身机体的恢复;给予心理宣教,可使负性情绪得以疏导,维持平和心
境;饮食及功能锻炼指导可在保障机体获
取充足营养的同时,促进体能康复;用药
指导可保障预后及临床安全[4]。
本次研究
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照护知识、疾病
基础知识、预防知识、合理用药知识掌
握率均高于对照组,遵医依从性评分高
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视
健康教育的实施,可提高健康知识掌握
程度,改善遵医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不
良事件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宋平.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
教育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4,2(14):151-152.
[2]刘伟,王霞.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
教育的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3
(4):178-179.
[3]陈芹,马景,蒋慧娟.优化急诊流程救治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
理杂志,2015,14(20):18-20.
[4]贾春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健康教育
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
育,2016,8(9):239-240.
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上肢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通常具有不可逆的运动神经元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5]。
通过简单的应用药物很难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6]。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早期新的Bobath技术干预,有助于改善上肢功能,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7]。
由于肌肉紧张引起的偏瘫患者中,难以将肩胛骨保持在上部回转位置,但是恢复上部回转位置对恢复上肢功能是非常重要的[8]。
在临床治疗中,新的Bobath技术强调了肩胛骨的稳定性,并加强了斜方肌和前锯肌的选择性训练,可有效减轻损伤和改善上肢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治疗组效
果、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可自行穿
衣进食时间、上肢功能FUGL-MEYER及
Barthel测评结果相比较常规康复组更
好,后遗症率低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技术
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理想,值得应用
推广。
参考文献
[1]付水生,龙耀斌,肖靖华.新Bobath技术介入
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
复,2018,33(6):462-464.
[2]胡寅虎,朱燕,厉坤鹏.新Bobath技术结合镜
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7):28-30.
[3]宋媛媛.观察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患
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J].双足与保健,
2018,27(1):60-61.
[4]辛艳秋,李林.基层医院早期脑卒中偏瘫患
者康复训练的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6,20(32):4490-4491.
[5]胡庆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
患者ADL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
究,2017,15(7):156-157.
[6]李迎光,李志君,李小军.早期部分减重步行
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
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版),2011,46(1):160-162.
[7]秦思,朱天民.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
中肢体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
医学杂志,2015,30(3):310-312.
[8]章晓峰,叶祥明.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
患者上肢康复的疗效研究[J].护理与康复,
2015,14(9):860-862.
再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患者认识到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服药依从性。
②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患者戒烟限酒、限盐,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面对疾病。
健康教育属于针对性极强的干预措施,主要针对患者的认知度为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让患者知晓自身病情和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掌握科学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的方法,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表明,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依从性、生活质量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因此,健康教育值得深入
推广[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
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能够提
升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改善生活质
量,值得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亚南.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
压患者的防治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
(11):195-196.
[2]孔祥林.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
压防治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
16(3):297-298.
[3]王丽.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
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
杂志,2017,2(13):196-198.
[4]李金也.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
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
药指南,2017,15(18):244-245.
[5]屈桂芳.原发性高血压实施社区护理及健
康教育的整体价值评估[J].中国继续医学
教育,2018,10(4):143-145.
(上接第182页)
(上接第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