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能识记朱自清的相关文学常识,会读、会写、会解释本课字词积累中的字词。
2、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能理清叙事线索中的明线,划分结构层次,学会从凡的生活中取意蕴丰富的素材。
3、感受浓浓的父子深情,努力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学习重点
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的明线。
难点预设能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自学内容自学提示知识聚能
(一) 我收集我整理:
作者籍贯文学地位
代表作品
(二)我用心我会查:
1.记住字的音形:
颓( )唐交卸( ) ( ) 差事( ) 妥帖( ) 举箸( )
奔丧( ) 琐屑( ) 狼藉( ) 踌( )躇( ) 蹒( )跚( )
2. 积累多音多义字:
帖差勾藉丧
3.词语释义:
差使:交卸:狼藉::光景:
惨淡:赋闲:踌躇:迂:蹒跚:
颓唐:琐屑:触目伤怀:情郁于衷:
(三)我会读我会:
1.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他们每次所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2. 通过哪几件小事来表达父亲对我的怜爱?
3.划分结构:
(四)我思考我感悟:(一)参照书下注释①并查阅相关资料,试从生平、文学地位、代表作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收集和整理朱自清的相关文学常识。
(二)初读课文,圈点勾画出遇到的生字词,并参照书下注释或使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按要求完成并整理到语文积累本。
(三)1.课文以“背影”为题,而且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速读课文,把他们找出来,理清线索,并分其作用。
2. 文中4、5段写父亲浦口送别时对儿子的处处关心,都是通过儿子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的,作者的述说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父亲年老颓唐、境遇不佳而对儿女却一片深情的特有表现。
3.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的部分。
(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
【助读材料】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
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
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
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拼一年春夏秋冬换一世无怨无悔
展示汇报
1.明确学习目标;(1′)
2.自主学习;(5′)
3.任务分工;(4′)
4.汇报展示;(25′)
5.训练检查;(7′)
6.梳理提升。
(3′) 精讲预设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的组织起来,所以说,“背影”是本文的明线;同时,作者在选材上达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高度。
因此,文章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使读者读着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眼前,让自己动心流泪。
训练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 )卸( ) 奔( )丧( ) 狼( )藉( ) ( )( ) 典( )质( )
赋( )闲( ) 颓( )唐( ) 琐( )屑( ) 差( )使( ) 亏( )空( )
勾( )留( ) 拣( ) 搀( ) 蹒( )跚( )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情郁于衷勾留锁屑颓唐
B、触目伤怀踌掂记蹒跚
C、满院狼藉橘子捡定历害
D、不能自已赋闲栅栏惨淡
3、根据所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2)凄惨暗淡,不景气。
(3)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
(4)感情积聚在心里不得发泄。
(5)细小而多(的事)。
(6)不幸的是接连发生。
4.选词填空:颓唐颓废
(1)没想到父亲的老境如此 ;
(2)他沉迷于网络游戏,逐渐变得。
反思提升
1.总结自己的课堂精彩
2.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
3.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一课时1 再三嘱咐茶坊陪我同去 2决定亲自送行 3照看行李 4和脚夫讲价钱 5拣座位 6嘱咐我 7嘱托茶坊
第一次:思念父亲,难忘背影
第二次:望父买桔,刻画背影
第三次:惜别寻父,难忘背影
第四次: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四次背影,四次流泪
第一次:因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
第二次:为父亲的爱而感动,是感动的泪
第三次:因父亲背影消失而流泪,是惜别的泪
第四次:因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