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导学案
一、了解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熟读成诵,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者精巧的写作技法;
2、引导学生赏析写景的具体语段,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壮美的景色;
3、追溯名句,在比较中赏析文章的语言之美和结构之美。

二、发布学习任务
三峡博物馆准备开展一场“探寻三峡之美”研学活动,特邀请我们班的同学参加。

研学活动分为三个内容:
活动一:“三峡之美”音频录制
活动二:“三峡之美”景点推荐
活动三:“三峡之美”文章品鉴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三峡的山水之美”吧。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句读。

(1)读准字音
阙()处叠嶂()曦()月襄陵()
沿溯()素湍()绝()飞漱()
涧()长啸()属()引凄异裳()
(2)为文章划分正确的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结合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自.三峡:__________ ②略无阙
...处:__________ __________
③重岩叠嶂.:__________ ④自非
..亭午夜分:__________
⑤不见曦.月:__________ ⑥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
⑦沿溯
..阻绝.:__________ __________ ⑧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
⑨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 ⑩不以疾.也:__________
⑪素湍
..倒影:__________
..绿潭:__________ ⑫回清
⑬绝巘
..其间:__________
..多生怪柏:__________ ⑭飞漱
⑮清荣峻茂
....:__________ ⑯良.多趣味:__________
⑰林寒涧肃.:__________ ⑱属引凄异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⑲空谷传响.:__________ ⑳哀转久绝.:__________
(4)翻译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学习任务
1、博物馆主办方准备设置一个“朗读亭”,供参观者聆听和朗读有关三峡的作品。

请为《三峡》进行朗读设计,完成音频录制。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展现三峡的山水之美。

②可采取多样创意朗读的方式。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荐朗读喜欢的段落,其他组根据“朗读量化表”评价,最终每组评选出一名最佳朗读者参与音频录制。

朗读评价量表
3、博物馆主办方准备邀请几位同学作为推荐官,为参观者推荐三峡之美。

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为三峡设计一处景点:如景点名称、特点、适合旅游的季节、游览感受等。

请以“我推荐________________。

正如《三峡》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景点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选择______
(季节)去,你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格式回答。

示例:我推荐“一线天”。

正如《三峡》中写道“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它的意思是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这个景点的特点是山峰高峻,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季节去,你可以感受到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我的推荐:
4、再次朗读课文,试着用一个字概括三峡景物的特点。

(要求:不能重复)
三峡之景,山容水意,四季分明,各具情态: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其形可谓()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其身可谓()矣。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其势可谓()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行可谓()矣。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其景可谓()矣。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其境可谓()矣,高猿长啸,哀转久绝,其声可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其情可谓()矣。

5、博物馆展馆大厅里,悬挂着许多描写三峡的名篇佳作,其中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和郦道元的《三峡》引起了游客的争议,他们发现郦道元的《三峡》与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相似,有明显的的抄袭痕迹。

郦道元被质疑抄袭的主要原因是他作为北魏的官员从来没有到过三峡,而是照搬了前人的文字,稍加改动。

主办方邀请同学们对两版文章进行对比品鉴,为郦道元正名。

(温馨提示:可以从炼字、写作手法、行文、意象等角度切入进行对比品鉴)
①A: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我的品鉴:
②A: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我的品鉴:
③A: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B: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我的品鉴:
④其他句子的品鉴:
6、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之美,不仅美在流淌的文字,还美在文章的结构,美在作者流露的情感。

请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的想法:
五、课后作业布置
文笔小试:展现三峡风采,请根据郦道元的《三峡》,为三峡写一篇精彩四季山水导游词。

(不少于2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