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历史学案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一、学习目标
1、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2、了解日本遣唐使及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理解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概括唐朝与各民族关系的共同之处。
三、导学提纲
1、什么叫遣唐使?
2、新罗、日本向中国学习什么?
3、哪国留学生最多?
4、高僧鉴真对中日文化有何贡献?
5、介绍玄奘到天竺取经的故事
6、列举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盛唐时中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例子并分析原因。
四、基础训练
1、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出现这下盛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2、对‘市舶使’的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 )
A.唐朝开始设置的管理外贸的机构B.唐政府派驻广州管理外贸的使臣
C.北宋在辽、西夏边境设置酌贸易机构D.北宋派驻榷场的税务人员
3、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足以说明( )
A、广州的商业贸易超过了长安B.唐朝统治者仍然实行抑制商业的政策
C.广州的对外贸易繁荣兴盛D.对奶,贸易的收入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潭
4、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
D、千寻塔
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7、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鉴真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五、拓展延伸
1、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
一、学习目标: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唐本草》,孙思邈和《千金方》。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李春、孙思邈的成就,雕版印刷术。
难点:唐朝时期的医学。
三、导学提纲
1、介绍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
2、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3、什么叫雕版印刷术?《金刚金》的印刷有何特点?
4、介绍孙思邈和他的《千金方》
5、做P31页练习
6、介绍唐三彩
四、基础训练
⑴.隋朝工匠()设计和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⑵.我国早在()代就知道刻字技术,()时,刻石和印章开始出现。
雕版印刷大约在()时就出现了。
⑶.()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后来,雕版印刷术传到()、()等地。
⑷.孙思邈出生于()朝,死于()朝。
五、达标测评
1.以下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
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
D.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A.罗马
B.洛阳
C.长安
D.耶路撒冷
3、唐朝时,长安城内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A.大雁塔 B.含元殿 C.玄武门 D.大明宫
4、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位于河北赵县的,它是朝工匠设计并建造的。
____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大唐西域记》
B.《水经注》
C.《金刚经》
D.《神农本草经》
6、列举隋唐时期我国名列前茅的成就。
六、拓展延伸、知识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众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从这些科技成就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两个字—“创新”,古代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创新精神。
而当前,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构建和谐社会,更应该从古代劳动人民身上汲取精神营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归纳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2、隋唐时期,隋唐科技、文化方面的取得成就的原因?
答: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这些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解隋唐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
第7课隋唐的文化艺术
一、学习目标
1、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散文和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
李白、杜甫、白居易;2、了解并掌握唐朝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二、导学提纲
1、列举唐诗鼎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
2、介绍李白(诗的风格、三首代表作品):
3、介绍杜甫(诗的风格、三首代表作品):
4、介绍白居易(诗的风格、三首代表作品):
5、介绍颜真卿、柳公权及他们的代表作,何为“颜筋柳骨”?:
6、介绍吴道子:
7、P35页练习
8、介绍莫高窟:
三、基础练习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多位诗人的近万首诗歌。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和。
2、_____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隋唐书法,最著名的当推___和______。
_____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______ ”,是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还有,柳公权博采众出,别出新意,自成“”。
他们二人在书法史上被称为
3、隋唐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唐朝的_____ ,______等,阎立本擅长吴道
子画技高超,代表作有,后世称他为“”。
4、___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______西部的_________。
那里大部分洞窟,是_____时期开凿的。
_________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四、达标测评
1、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指(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直白如话,通俗易懂”是形容唐朝哪位著名诗人的诗()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3、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顔真卿
C.苏轼
D.柳公权
4、有关唐文化辉煌灿烂的原因,下列各项中最主要的一项是( )
A.南北统一,疆域辽阔B.政治稳定,经济发达
C.民族众多,关系融洽D.对外开放,广泛吸收
5、.如果你生活在“开元盛世”时期,那么你可以看到哪些艺术珍品?()
①柳公权方折峻丽的“柳体”;②吴道子落笔雄劲的壁画;③莫高窟内凌空起舞的飞天;④“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霓裳羽衣舞》。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6、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诗圣——李白
B.画圣—阎立本
C. 笔谏——吴道子
D.颜筋——颜真卿
8、连线题:
颜真卿《步辇图》
柳公权《多宝塔碑》
阎立本《霓裳羽衣舞》
吴道子《玄秘塔碑》
李隆基《送子天王图》
五、拓展延伸
(一) 隋朝李春赵州桥,世界现成最古老。
唐朝雕版《金刚经》,世界最早印刷品。
(二)唐朝诗歌有成就,唐诗艺术传千秋,可查诗人两千多,现存诗歌五万首,
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三杰”最优秀。
(三) 李白诗歌传千年,诗歌作品万万千,“朝发白帝彩云间”,“蜀道难于上青天”,豪放清逸意境奇,后人尊称为“诗仙”。
杜甫诗歌写实情,语言凝练讲分寸,
“三吏”“三别”是诗史,后人称他是“诗圣”。
唐朝中期白居易,诗歌艺术讲讽喻,《秦中吟》《新乐府》,直白如话最简易。
第8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五代、辽、宋、夏、金各政权的基本情况
二、学习重难点: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正确性评价澶渊之盟
三、导学提纲
1、介绍唐的灭亡和五代十国:
2、北宋时如何建立的?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措施:
3、契丹族介绍,他是如何建立辽国的?
4、介绍幽云十六州及当时政权分布图
5、何为“澶洲之盟”,有何意义?
6、介绍西夏的来历
7、P43页练习两题做书上
四、基础训练
1、960年,后周大将发动在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北宋政权。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的诗句,其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
3、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吗?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金灭北宋,此事发生在年。
4、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澶渊之盟反映了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
B、澶渊之盟使辽得到了大量岁币,可以说收入颇丰
C、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使其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D、澶渊之盟使宋辽对峙,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毫无积极意义
5、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
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划定双方的边界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
五、达标测评
阅读下列材料: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
回答:⑴文中的“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
⑵哪一事件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七、知识结构
民辽-----北宋澶州之战澶渊之盟总的关系(主流)族西夏-----北宋交战、议和
并
立金——南宋郾城之战宋金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