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9第二十五中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29 第二十五中学
人物:
杜波男,40多岁。

新任校长。

宋丽红女,30岁。

分管思想教冇的副校长。

厲棋名男,近50岁,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徐小林男,30多岁。

数学教师。

张凡男,40多岁。

语文教师。

案情:
二十五中是某市一所教学质量落后的初级中学。

该校原任校长因无力改变学校的这种局而而被迫调离。

人们估计,新任校长要在宋副校长和唐副校长中产生。

两位副校长也为提升之事明争暗斗,各不相让。

宋丽红中师毕业,5年前分配到二十五中后,边教书边读电大,获大专文凭。

2年前提拔为副校长,并兼初三政治课。

她雄心勃勃,认为论年龄、论才干、论学历,都优于虜棋名,校长非她莫属。

唐则认为他当校长理所当然,他从大跃进时期这所学校创办起就与之共风雨,屈指算来已三十余年。

当校长是万事俱备就欠文凭不硬。

他也是中师毕业,后又读师院函授大学,最后半年遇文革而自行中断。

许多年后又时尚文凭,他去师院去教委跑了无数次,说是好歹读了三年半,希望能给个大专,却未能如愿,档案上的学历仍旧是相当于大专。

他想,年近50岁的老中师当校长大有人在。

小来当校长还太嫩了点。

然而,出乎人们的意料,教委却任命该校数学教师杜波出任校长。

这连杜波自己也始料不及。

20年前他渴望当校长,而现在早已步入不惑之年,对仕途看得非常淡薄。

教委找他谈话时,他当即用了一条最充分的理由抵挡,我只是一般群众,当校长不适合。

教委李主任说,你一直要求入党,让你当校长是组织的考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非党身份还是一种优势。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杜波属于老三届那拨人,1972年从农村回城就在这所中学教书,1977年考入大学。

当时大学里闹民主、闹竞选,他凑了一阵热闹,从而在档案里留了一笔污点,毕业时原本被发落到边远山区,是本中学由于师资缺乏将他要回。

杜波当校长,据说是前任校长调离前向教委推荐的,党委会一翻档案便有了争议。

最后李主任说,现在工厂搞承包投标实际上也是竞选。

当年他无非想当个学生会主席,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况且都十多年了,这些年他一直表现不错、我们要有不拘一格,放手用人的胆略和气魄,用错了,撤掉就是。

这些情况,杜波自然一无所知。

他大学毕业回校后,学校安排他专教差班,积累了一套治理差乱的经验,做学生工作得心应手。

现在当了校长,工作对象不仅有学生,也转向了自己的同事,他一时真不知怎样下手。

但有一点他心里很淸楚,要在这个位子上站稳,就必然将教学质量抓上去。

思来想去,杜波决左先从学校两个极有潜力的又和他平日关系不错的教师身上打开突破口。

第一个人物是数学组的徐小林。

在学校乃至许多知识型单位里,影响局势的有时不是权力而是一些圈子。

人们依拯各自的志趣、爱好、年龄、利益建立了许多圈子,诸如桥牌圈、旅游圈、文学圈等,一些出色的人物便成了这些圈子的头儿。

这些民间组织的头儿由于带有一种分庭抗礼的意味自然不为领导喜欢,因而在许多问题诸如住房、职评、晋升等必然难以顺畅。

于是,顺理成章地,他们的不满便化为铁锅下的火焰,使程身其上的领导坐卧不安。

徐小林就是这样的人物。

他半业于重点大学,因假期在外旅游铁路塌方受阻未能按时到教委报到被发落到这所初级中学当数学老师。

这个人精明能V、热情开朗、专业功底又好,平时从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工作也是三心二意。

而他周囤却总聚集着一拨追随者。

开始,他热衷于打桥牌,数学组的人都被他拉人桥牌队伍,一下课就切磋牌技。

因此,每次数学组学生成绩总评老比其他学校低几十分。

学校的吴书记曾批评过徐小林:''你大学门门功课都是优,又年轻聪明,精力旺盛,可教学效果却这么差,这是怎么回事?”
“我为人做事遵循着一个基本原则:向后看齐。


“这是为什么?”
“这么说吧,你当书记,下面的人处处显得比你髙明,处处超过你,你作何感想?” '‘这跟你搞好教学有什么关系?”
“你想啊,我把组长超过了会出现什么后果,除非与他换个位宜,才敢名正言顺地把成绩搞上去。

否则别人会认为我有野心。

所以,劲只能使在桥牌上,因为它真正体现着优胜劣汰能者上的竞赛原则,其他领域就得夹着尾巴做人。


吴书记一时无言以对。

数学组的组长跟他一块从民办学校调来,为人忠厚老实,一口川北土语,眼睛又高度近视,上课时学生从后门进进岀岀,如人无人之境。

杜波与徐小林的关系非同一般。

媒介便是桥牌。

他俩的搭档默契到了心有灵犀、出神入化的境界,两年就跃入市甲级队。

不过,现在徐小林的兴趣已转移到股票上。

这学期一开学, 他就在教研室装了一部电话,说是暑假下海炒股的成果。

他的一个朋友在交易厅附近的一所中学任教,到交易厅只有三两分钟的路程,课间就能溜出看当日行情,然后打电话告诉徐小林。

他坐在教研室就能炒股,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又出现一支炒股队伍。

杜波明白,要改变徐小林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又不能不管。

这天,他心情沉重地来到了数学教研室.除了组长.组里所有的老师都用在徐小林的周围,观看他从报上剪下的几个月来上海深圳股市行情、上涨下落的指数以及各上市公司的生产规模经营发展资料。

这时,大家发现了杜波,热烈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

好一会儿.
一位老师才说,在课本里泡累了换换脑筋。

再说物价一天〜涨,全都放开了,挣点小钱保持生活的中下水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杜波见大家都没有归位的意思,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岀了办公室。

他知道徐小林已成了左右数学组局势的实际上的组长。

他漫步在操场边,琢磨着该怎样下这一步棋。

第二个人物是语文组的张凡。

张凡是文革开始那年跨入中学门槛的。

第二年,13岁的张凡就当了红卫兵,开始大串联,之后上山下乡,1972年回城,集中读了 3个月的师训班,就跨进了这所学校任教。

当年,杜波与张凡同一寝室。

他发现,张凡这个连初中一年级都没有读完的人,有着很高的天赋和悟性,才华横溢,志髙气盛。

他教哪个班,哪个班的成绩就能上去,而且既不给学生补课也不增加作业量。

有一年年终评比先进,他当仁不让,闹到周书记那里,他说他班学生学习成绩、运动会、文艺演出项项都是第一,为什么先进不是他而是别人。

周书记咬着烟杆愣了一会,说,有像你这样伸手要剑要利的吗?你今天要先进明天也许就要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书记了。

时逢那阵市里造反派正紧锣密鼓冋当权派又干了起来,张凡便顺理成章在学校树起造反旗帜,四人帮倒台后,他便作为帮派分子挂了起来,一挂3年,挂脱了考大学的人生黄金机遇,老师们都认为张凡注泄一蹶难振了,没想到沉默多年之后,有一天晚上,张凡突然岀现在电视屏幕里,那是全市一次重大征文颁奖大会,市委副书记正笑容可掬地将大红证书递给张凡。

全校一下箴惊了,这些年他以笔需不断发表作品,真是卧崭尝胆,东山再起。

于是非议声鹊起,说他上课不积极却拿着学校的薪水干私活,但期末考试他班的成绩却不在他人之后。

不过,他班的成绩只略略高于英他班,他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写小说只是为了释放多余的能量。

这天,有一划学生家长来找杜波,将一封家长联名信交给了他。

联名信要求撤换张凡, 理由是上了初三,张凡仍按兵不动,既不补课又不增加作业量,哪个学校的毕业班一天24 小时不是排得满满的。

杜波说:“张老师不补课成绩并不低于补谍的班,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家长却说:“你能保证毕业会考不掉下来吗?”
杜波说:“当然不能保证。

这样吧,我去做做他的工作,补课、增加作业量子老师不是难事。


杜波心里十分淸楚,徐小林、张凡都不是平庸Z辈,也并非不求上进,只要工作做到家, 措施得力,他们的积极性是不难发挥出来的。

问题是,如果他们打出了好牌,该拿什么牌回应?
学校的行政会定在周四上午,研究学校近期远期工作。

杜波己下决心狠抓教学质量,所以在行政会上提出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定职称的雨要依据,话刚出口就逍到反对。

唐副校氏说,学生情况千变万化,把老师的命运系在学生的分数上有失公允。

职称是涉及•辈子的事,如果因为•些并非全是教师的因素所影响,那就不能说是公正的。

杜波又提出可否在奖金上打破大锅饭,奖金与所教的学生成绩挂钩?宋副校长又立即表示不赞同:“都去抓分数,思想教育工作还怎么伽思想教育还是第-位的,如果奖金要拉大差距,車心应向徳育先进班、学雷锋先进班倾斜,这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总之,两位副校长在不买他的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只要他提一个建议,对方就会搬出一套理由來反对。

两位副校长都是支委,真正的决策层。

事情明摆着,如果杜波干出r成绩,宋、唐上校长的路就遥遥无期,特别是厲副校长,己经迫近卜•校长的最后年限。

杜波叹了口气:“学校应以教学为卞,大家多出出卞总,怎样把质量搞上去。

唐副校长是内行,有没有一些设想和措施?”
唐副校长止在收拾茶杯,愣了 -下,旁敲侧击地说:“是啊,学校应该以教学为主,可课堂上学生不是背理想、前途演讲稿,就是准备歌舞节冃商量去残疾院学雷锋。


木副校长立即反击说:''唐副校长的意见是思想教育冲击教学?其他学校一样搞理想教育学雷锋活动,怎么就没见成绩被拉下?”
一旦矛头离开杜波,他们两位就立即开始争斗起来.这已是常事。

这时杜波不失时机地说:“我看两位不如各自分管-个年级,将教育教学融汇-体,也就没了扯皮的事。

很多学校都是这么做的。


宋说:“我赞成,各抓一个年级。


唐站了起来,收拾好茶具说:“看来只好应战了。

是该体会一下抓分数与将学生拉上街头学雷锋就难孰易了。


分工按杜波事先的设想:宋抓初三、唐抓初二,杜负责初一。

期中考试引发了一场地震。

徐小林放了•颗卫星。

他班上的数学总评超过其他班30多分。

这个分数还超过了重点校的分数线,于二十五中史无前例。

数学教研组长将徐小林班上的试卷反复查了好几遍,所有的小分和总分纹丝未动。

唐副校氏看到这个分数也大吃一惊。

当即将徐小林班上的学生叫到办公室。

学生们都说.徐老师出的复习题就是试卷上的题,仅仅改了几个数字。

舆论哗然, 唐副校长暗中组织调査,非要弄个水落石岀。

试卷是当场拆封的,这次又是全市统考,进修学校老帅出的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出题老师泄密漏题。

进修学校那个出题的老头儿气愤的对调查人说,真是无稽z 谈,我认识徐小林是谁?我为什么要向他泄题?岂有此理!
在宋副校长主持的初三年级总结会上,徐小林一脸的债然;
“过去不抓分数说我不尽职责,抓岀成绩又说弄虚作假,还给不给一条牛•路?”
张凡推波助澜:“我z所以不想动就是怕这个结局。

当年整我,是因为我目了尖伸手向党要名要利,而徐小林什么也不要,安分守己大大的良民,纯系报答家副校长的关怀之恩, 如今大张讨伐,公理何在!徐小林复刃题与试卷相同有什么大惊小怪,大纲要求教材重点难点明摆在那里,徐小林与岀题的那位老夫子英雄所见略同哭了。


宋副校长也对唐副校长憋了满肚子的火,终于在行政会上爆发了岀来。

“唐副校长调査结果怎样?能否公布于众?”宋向唐发难。

唐慢条斯理道:“徐小林班上成绩与平时差距甚大,其真实性不能不令人怀疑。


宋拍案而起:“你从来就只呆初二不上初三,你初二的髙分一到毕业会者就直线下降,什么原因才是值得深思的。


唐没有料到宋会真枪实弹与他干。

他们的争斗从来都是极有分寸的,所以半天没有回过神了。

这时,杜波说:“徐小林这次放卫星不是偶然的,宋副校长做了大疑的实际工作。

比如, 将他的小孩弄进幼儿园,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这说明老师们的潜力很大。

关键在于怎样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冒尖的老师怀疑调查什么的,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宋的气还没有消:“学校质量之所以长期上不去,就是因为有一股打击冒尖压制人才的势力,学校应该伸张正义,恢复徐小林的名誉,予以通报表扬。


杜波不动声色地说:“我看像徐小林这样的人才可以让他主持教研室的工作,原来的组长不动,一个抓政治学习,一个抓业务和教研。


宋马上说:“我赞同。


•吴书记四下环顾,问:''大家的意见呢?”
从来都保持中立的总务主任、人事干部、团队干部看到了力疑对比和今后格局的走向,都默默点了点头。

只有唐副校长愣着,事态的发展迅雷不及掩耳,杜波原本就不是等闲之辈。

在他与宋的相持中,杜波举足轻重,站在哪一边就会使力量的均衡对比发生变化,他后悔当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且杜波竟然不显山不露水地打破了教研组长由支部先行酝酿而后任命的先例。

由于杜波的努力,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奖金挂钩终于得以实行。

职代会通过的奖金条例是:质疑奖发放的起点线是区总评线下5分。

初三期末考试成绩由往年的倒数第二跃到正数第五,在全区18所中学排队上了十二级台阶。

初二年级总评分却低于区总评十多分,由上学期的第九位直落倒数第三,与初三比真可谓大起大落、按奖金发放条例,初二年级所有任课老师准拿不到学期质疑奖。

奖金分配方案一公开就岀现了骚动。

初二的老师极为不满,他们要求起码要发慰问奖, 并且奖金不能低于学校勤杂工的平均奖,不然怎么体现教师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但是初一的老师都表示反对,他们这一年级刚刚达到奖金发放的起点线,自然是最低的。

离平均奖还差一大截。

初二年级考得那么差,还拿平均奖,岂不是奖劣罚代本末倒置?最后,还是维持了职代会的决定。

这些天,吴书记被奖金的事弄得焦头烂额,奖金一兑现,过去的指令性人事安排将再难为继。

能力强的要求优化组合,老弱病残又要求平衡照顾,学校里的齐种圈子又刮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宜是难办啊,那种在各种圈子中周旋,软硬兼施各个击破,必要时略施阴谋的事只有杜波才干得了,他决定下学期就撒手不管。

学校最后一次行政会,研究下学期的人事调整。

厲副校长要求加强初二年级的师资力量。

这话在宋副校长听来便成了初三取得的成绩是因为师资强,于是反唇相讥:初三的老师大都是初级职称.而初二高中级群英姿革。

杜波想了一会说.人事不大动,只作局部调整,来一听就不髙兴了,说各抓一个年级,责任分明是你杜校长提出来的,不会是随心所欲吧。

唐副校长的手使劲揉着自己的腰部,他的腰痛病又犯了。

杜波说:“你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注意休息调整。

我看,下学期你还是负责学校的全而教学为好。

另提一个教导主任抓初二,你看怎么样?”
“提准?”唐副校长问。

“你的意见呢?”杜波间。

后将学校的老师一一排了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徐小林怎么样?”杜波问道。

唐这才恍然大悟:杜波这一着像逼它的卧槽马,徐小林进入行政会,力量格局将彻底改变,
他俩一联手,他不成了空架子测想反对,转而又一想,自己已过天命之年,今后的路还能通到那里?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对来提出挑战,她当了校长,英专横跋扈比之杜波有过之而无不及,杜波还有些绅七风度,他唐某与宋可是结怨多年啊!想来想去,他默认了。

宋副校长的脑子也迅速转动着。

她最近从上面听到了一些风声,这些日子,有老师不断向上面写信,反映杜波拉帮结派作风不正,杜波也多次说自己不过是一届过渡校长、如果杜波下,校长看来非她莫属,初三的成绩是她一手抓出来的,如果她上了校长,分管教学和接替抓初三的,还非徐小林不可。

徐虽然狂做,可在她而前还是温良恭俭言计必从。

主意拿立,她立即说:''关于徐小林上教导主任的事、既然大家都不反对,我也就少数服从多数了。


杜波说:“现在的干部是联任制,干不好撤换就是,就像我,随时等候下台。

我有自知之明,过渡而且。

前天已向教委交了辞呈。

干了这半年的工作,如有得罪冒犯各位之处,恳请海涵。


案例提示:
这是一个带有综合性的案例,同学们可以从激励、人际关系、
非正式群体等角度进行分析。

思考题:
1、二十五中存在着诸如桥牌图、旅游圈等多个非正式群体,与领导分庭抗礼,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做他们的工作?
2、徐小林的枳极性得以调动,井被委以重任,那么,对才能同样岀众的张凡,应该怎么办呢?
3、如果下学期杜波继续当校长,他与寓副校长、宋副校长的矛盾、冲突仍不可能消除。

那么,杜波应怎样处理他们之间十分微妙的关系呢?
案例52 巴恩期医院(组织)
io月的某一天,产科护士长黛安娜给巴恩斯医院的院长戴维斯博士打来电话,要求立即做出一项新的人事安排。

从黛安娜的急切声音中,院长感觉到一泄发生了什么事,因此要她立即到办公室来。

5分钟后,黛安娜递给了院长一封辞职信。

"戴维斯博士,我再也干不下去了,"她开始申述:"我在产科当护士长已经四个月了,我简直干不下去了。

我怎么能干得了这工作呢?我有两个上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都要求优先处理。

要知道,我只是一个凡人。

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适应这种工作,但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让我给举个例子吧。

请相信我,这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

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昨天早上7:45,我来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留了张纸条,是杰克逊(医院的主任护七)给我的。

她告诉我,她上午10点钟需要一份床位利用情况报告,供她下午在向董事会作汇报时用。

我知道,这样一份报告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写出来。

30分钟以后,乔伊斯(黛安娜的直接主管,基层护士监督员)走进来质问我为什么我的两位护士不在班上。

我告诉她雷诺兹医生(外科主任)从我这要龙了她们两位,说是急诊外科手术正缺人手,需要借用一下。

我告诉她,我也反对过,但雷诺兹坚持说只能这么办。

你猜,乔伊斯说什么?她叫我立即让这些护士回到产科部。

她还说,一个小时以后,她会回来检查我是否把这事办好了!我跟你说,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好几次的。

一家医院就只能这样运作吗?" 问题
1、这家医院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2、有人越权行事了吗?
3、这个案例中,我发现了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