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现在,你一定理解了如何礼貌待人,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了吧?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吗?
五、内化迁移,拓宽应用
1.学了本篇说理文的收获是什么?
(1)说理文说理方法:(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事例论证,再总结观点。)
(2)写法上有收获:选择事例要全面、典型,要层层深入,可举正反事例。
(3)引用了一些古训、俗语等,这也是说理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
六、作业:
搜集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名言警句等。
七、板书设计
20.谈礼貌
问路典型事例
礼貌待人乘车层层递进
理发叙事——说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规定时间内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复习,听写,反馈,纠错。
2.复习《谈礼貌》一文的说理方法;叙事手法;选择事例的方法。
二、运用方法,拓展阅读
论失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纵观悠悠历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失败。如果害怕失败,那么只能什么事也不干。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谈诚信》写作提纲
观点: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事例一:;说明的道理。
事例二:;说明的道理。
事例三:;说明的道理。
结论: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关系会更加和谐,社会生活会更加美好。
写完后交流指导。(围绕本课所学的方法进行指导)
四、作业:
根据《谈诚信》的写作提纲,完成这篇说理文。
此处教师使用手写
失败与成功之间往往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人曾把这个过程比作桥梁。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这座桥梁,才走向成功的。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曾经被吴国打得大败,成了吴王的奴仆。面对这样惨重的失败,他不是从此消沉,而是卧薪尝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积聚力量,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他们却毫不气馁,信心十足,不断总结,坚持试验。他们终于成功了,发现了镭,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指导书写“傅”这个字的字形。师范写,生练习写字,反馈评价。再把本课中其它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练习写写。
5.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生齐读)
这句话是出自《礼记》中的一句古训,意思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二、温故知新,理清脉络
(2)这三个故事在叙述故事时的共同点:重点记述了人物的语言。
找出每一段中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用心读一读,体会这一记事
的手法。
2.集体交流:
(出示第一个故事中的语言描写:牛皋的话)
A指名读,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鲁莽、粗野、霸道、无礼)
B指名读、加动作读岳飞问路的话,看到怎样的岳飞?(有礼貌、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生读出岳飞问路时很有礼貌的语气)
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孙中山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念挫愈奋”,最终推翻了清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不怕失败,前赴后继,由弱至强,成长壮大。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
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那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B指名读: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出示第三个故事中周总理的话)
A指名读,从总理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宽容大度、文雅和气……)
B学生读道理: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师小结:(课件出示)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就很清楚的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三个观点。这与“《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的记述方式不同(出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概述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
A《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叙述故事时有什么特点?(《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中只是对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位名人的事例做了概括性地描述,课件出示)。
B而在这里作者为什么选择人物语言进行重点描写呢?(因为礼貌待人就要对别人使用礼貌语言)
可见,说理文在记述事例时所记述的重点是紧紧围绕本文的观点来写的,事例与观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2.不能去掉,顺序调换一下行不行?小组讨论。(提示:这三个段落分别告诉我们要在什么情况下讲礼貌?)
小结:这三件事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不能调换顺序。
3.师总结:说理文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全面,具有典型性,而且在安排材料时也注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清晰地向我们表达出这样的观点。
生齐读本文的观点。
●教学反思:
主备人:王政玉
使用人:
四、层层深入,领悟写法
1.如果把其中的事例去掉一个行不行?小组讨论,说出理由。
(1)生讨论交流。
(2)师总结:这三个事例告诉我们普通人要讲--,领导人要讲---,小孩子要讲--,大人也要讲---;古代人要讲--,现代人也要讲---。人人都要讲-----,可见作者选择的这三个事例是具有典型性!这样从不同层面选取典型材料有什么好处?(事例选得很全面,很典型,有说服力)
1.师谈话:这是一篇说理文,回忆以前学过两篇说理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它们的写法:作者在开头先提出观点,然后运用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再总结自己的观点。
2.今天要学习的《谈礼貌》也是同样的写法。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与之对应的对全文具有总结作用的是哪一句话?(指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划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小声读一读。(相机板书:礼貌待人)
课题:20.谈礼貌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检查预习;复习旧知,学习说理文的写法;从事例中明白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复习检查;运用方法,拓展阅读;运用写法,拓宽应用,完成说理文的习作。
教材简析:《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了我们: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课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4.作者又是如何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呢?
(1)生浏览课文,概括三个故事的内容。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问路乘车理发
三、聚焦故事,说事明理
1.作者是如何用这三个事例来证明观点的?请浏览课文2——4自然段,想一想:这三个段落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一是人物的语言,二是先记述故事再说道理)
(1)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先写故事,再写道理。这就是说理文“叙事+说理”的段落结构,也是说理文区别于一般叙事性文章的地方。(板书:叙事——说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理文《谈礼貌》。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检查字音。
了解岳飞和牛皋吗?(岳飞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牛皋是岳飞手下的一名性格直爽的大将。)
3.多音字学习:出示:“小校场”你会读吗?教给学生因随意定的方法。
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失败,别灰心,莫丧气,要振作,去奋斗。失败只是暂时的,鼓起勇气。去战胜新的困难,去迎接胜利的明天。笑在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者同样光荣。
问题: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2.你的收获是什么?
三、运用方法,拓宽应用
1.命题作文:《谈诚信》。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和名言警句,小组讨论一下:选择哪些事例才能把观点说清楚呢?讨论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写好提纲。
C岳飞和牛皋问路时的不同表现,结果怎样?
小结:这一正反事例清楚地告诉我们“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它的意思是什么?学生试着说说(有礼貌会让人感到温暖,没有礼貌会让人嫌弃)。
(出示第二个故事中的对话)
A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小结: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没关系”,就让一场潜在的纷争化之于无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五、内化迁移,拓宽应用
1.学了本篇说理文的收获是什么?
(1)说理文说理方法:(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事例论证,再总结观点。)
(2)写法上有收获:选择事例要全面、典型,要层层深入,可举正反事例。
(3)引用了一些古训、俗语等,这也是说理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
六、作业:
搜集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名言警句等。
七、板书设计
20.谈礼貌
问路典型事例
礼貌待人乘车层层递进
理发叙事——说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规定时间内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复习,听写,反馈,纠错。
2.复习《谈礼貌》一文的说理方法;叙事手法;选择事例的方法。
二、运用方法,拓展阅读
论失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纵观悠悠历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失败。如果害怕失败,那么只能什么事也不干。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谈诚信》写作提纲
观点: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事例一:;说明的道理。
事例二:;说明的道理。
事例三:;说明的道理。
结论: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关系会更加和谐,社会生活会更加美好。
写完后交流指导。(围绕本课所学的方法进行指导)
四、作业:
根据《谈诚信》的写作提纲,完成这篇说理文。
此处教师使用手写
失败与成功之间往往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人曾把这个过程比作桥梁。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这座桥梁,才走向成功的。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曾经被吴国打得大败,成了吴王的奴仆。面对这样惨重的失败,他不是从此消沉,而是卧薪尝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积聚力量,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他们却毫不气馁,信心十足,不断总结,坚持试验。他们终于成功了,发现了镭,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指导书写“傅”这个字的字形。师范写,生练习写字,反馈评价。再把本课中其它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练习写写。
5.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生齐读)
这句话是出自《礼记》中的一句古训,意思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二、温故知新,理清脉络
(2)这三个故事在叙述故事时的共同点:重点记述了人物的语言。
找出每一段中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用心读一读,体会这一记事
的手法。
2.集体交流:
(出示第一个故事中的语言描写:牛皋的话)
A指名读,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鲁莽、粗野、霸道、无礼)
B指名读、加动作读岳飞问路的话,看到怎样的岳飞?(有礼貌、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生读出岳飞问路时很有礼貌的语气)
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孙中山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念挫愈奋”,最终推翻了清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不怕失败,前赴后继,由弱至强,成长壮大。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
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那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B指名读: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出示第三个故事中周总理的话)
A指名读,从总理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宽容大度、文雅和气……)
B学生读道理: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师小结:(课件出示)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就很清楚的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三个观点。这与“《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的记述方式不同(出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概述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
A《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叙述故事时有什么特点?(《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中只是对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位名人的事例做了概括性地描述,课件出示)。
B而在这里作者为什么选择人物语言进行重点描写呢?(因为礼貌待人就要对别人使用礼貌语言)
可见,说理文在记述事例时所记述的重点是紧紧围绕本文的观点来写的,事例与观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2.不能去掉,顺序调换一下行不行?小组讨论。(提示:这三个段落分别告诉我们要在什么情况下讲礼貌?)
小结:这三件事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不能调换顺序。
3.师总结:说理文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全面,具有典型性,而且在安排材料时也注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清晰地向我们表达出这样的观点。
生齐读本文的观点。
●教学反思:
主备人:王政玉
使用人:
四、层层深入,领悟写法
1.如果把其中的事例去掉一个行不行?小组讨论,说出理由。
(1)生讨论交流。
(2)师总结:这三个事例告诉我们普通人要讲--,领导人要讲---,小孩子要讲--,大人也要讲---;古代人要讲--,现代人也要讲---。人人都要讲-----,可见作者选择的这三个事例是具有典型性!这样从不同层面选取典型材料有什么好处?(事例选得很全面,很典型,有说服力)
1.师谈话:这是一篇说理文,回忆以前学过两篇说理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它们的写法:作者在开头先提出观点,然后运用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再总结自己的观点。
2.今天要学习的《谈礼貌》也是同样的写法。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与之对应的对全文具有总结作用的是哪一句话?(指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划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小声读一读。(相机板书:礼貌待人)
课题:20.谈礼貌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检查预习;复习旧知,学习说理文的写法;从事例中明白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复习检查;运用方法,拓展阅读;运用写法,拓宽应用,完成说理文的习作。
教材简析:《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了我们: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课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4.作者又是如何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呢?
(1)生浏览课文,概括三个故事的内容。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问路乘车理发
三、聚焦故事,说事明理
1.作者是如何用这三个事例来证明观点的?请浏览课文2——4自然段,想一想:这三个段落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一是人物的语言,二是先记述故事再说道理)
(1)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先写故事,再写道理。这就是说理文“叙事+说理”的段落结构,也是说理文区别于一般叙事性文章的地方。(板书:叙事——说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理文《谈礼貌》。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检查字音。
了解岳飞和牛皋吗?(岳飞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牛皋是岳飞手下的一名性格直爽的大将。)
3.多音字学习:出示:“小校场”你会读吗?教给学生因随意定的方法。
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失败,别灰心,莫丧气,要振作,去奋斗。失败只是暂时的,鼓起勇气。去战胜新的困难,去迎接胜利的明天。笑在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者同样光荣。
问题: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2.你的收获是什么?
三、运用方法,拓宽应用
1.命题作文:《谈诚信》。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和名言警句,小组讨论一下:选择哪些事例才能把观点说清楚呢?讨论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写好提纲。
C岳飞和牛皋问路时的不同表现,结果怎样?
小结:这一正反事例清楚地告诉我们“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它的意思是什么?学生试着说说(有礼貌会让人感到温暖,没有礼貌会让人嫌弃)。
(出示第二个故事中的对话)
A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小结: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没关系”,就让一场潜在的纷争化之于无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